一种控制系统前托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282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系统前托架,包括第一安装梁、中间安装梁和侧边安装梁,两根第一安装梁和两根侧边安装梁相互焊接并形成一个矩形状的框架结构,且两根第一安装梁相互平行设置,若干根中间安装梁相互平行地焊接于两第一安装梁之间,且中间安装梁与第一安装梁相垂直;在每根中间安装梁的两端焊接有连接螺母,在每根中间安装梁上且位于两所述连接螺母之间设有连接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托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该车型的机舱中,这样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空间,而且使机舱中电器部件的布置各加有序,方便接线方向和管线路的布置,同时用一个控制系统前托架,取代了N个单独的支架,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A Control System Front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系统前托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前托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公司生产的纯电动物流车车型,发动机三电组件布置较为凌乱,充电机、电子水泵、电控和高配盒等分别由两个部门负责,且每个件单独使用自己的固定方式,显得机舱布置杂乱无章,致使各个部件很占用空间,无法让有限的空间合理充分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控制系统前托架。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控制系统前托架,包括第一安装梁、中间安装梁和侧边安装梁,两根第一安装梁和两根侧边安装梁相互焊接并形成一个矩形状的框架结构,且两根第一安装梁相互平行设置,若干根中间安装梁相互平行地焊接于两第一安装梁之间,且中间安装梁与第一安装梁相垂直;在每根中间安装梁的两端焊接有连接螺母,在每根中间安装梁上且位于两所述连接螺母之间设有连接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梁的两端均向一侧折弯并形成第一折弯边,第一折弯边的末端向外折弯并形成平行于第一安装梁的第二折弯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梁的侧壁上以及第一折弯边上均焊接有连接螺柱,且第一折弯边上连接螺柱沿着第一安装梁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一安装梁的侧壁上连接螺柱沿着中间安装梁的长度方向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弯边上设有腰型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弯边与第一安装梁之间的夹角为11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托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该车型的机舱中,这样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空间,而且使机舱中电器部件的布置各加有序,方便接线方向和管线路的布置,同时用一个控制系统前托架,取代了N个单独的支架,有效的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三维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本技术一种控制系统前托架,包括第一安装梁1、中间安装梁2和侧边安装梁3,两根第一安装梁1和两根侧边安装梁3相互焊接并形成一个矩形状的框架结构,且两根第一安装梁1相互平行设置,若干根中间安装梁2相互平行地焊接于两第一安装梁1之间,且中间安装梁2与第一安装梁1相垂直。在每根中间安装梁2的两端焊接有连接螺母21,在每根中间安装梁2上且位于两连接螺母21之间设有连接通孔22。第一安装梁1的两端均向一侧折弯并形成第一折弯边11,且第一折弯边11与第一安装梁1之间的夹角为110°。第一折弯边11的末端向外折弯并形成平行于第一安装梁1的第二折弯边12,在第二折弯边12上设有腰型孔15。第一安装梁1的侧壁上以及第一折弯边11上均焊接有连接螺柱13,且第一折弯边11上连接螺柱13沿着第一安装梁1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一安装梁1的侧壁上连接螺柱13沿着中间安装梁2的长度方向布置。将机舱中电控、高配盒、充电机和电子水泵用此托架布置,利用支架合理的位置分区,将三电控制系统分上下两层,电控和高配盒放置上层,充电机和DCDC放置下层,并且将各电控部件的接线口方向朝向支架组件的前后两端,方便线束管路的合理布置。这样布置机舱中的各电器部件,不仅满足了使用,节省了空间,而且还缩短了连接管路节省了整车成本,大大提高了汽车的使用性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系统前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梁(1)、中间安装梁(2)和侧边安装梁(3),两根第一安装梁(1)和两根侧边安装梁(3)相互焊接并形成一个矩形状的框架结构,且两根第一安装梁(1)相互平行设置,若干根中间安装梁(2)相互平行地焊接于两第一安装梁(1)之间,且中间安装梁(2)与第一安装梁(1)相垂直;在每根中间安装梁(2)的两端焊接有连接螺母(21),在每根中间安装梁(2)上且位于两所述连接螺母(21)之间设有连接通孔(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系统前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梁(1)、中间安装梁(2)和侧边安装梁(3),两根第一安装梁(1)和两根侧边安装梁(3)相互焊接并形成一个矩形状的框架结构,且两根第一安装梁(1)相互平行设置,若干根中间安装梁(2)相互平行地焊接于两第一安装梁(1)之间,且中间安装梁(2)与第一安装梁(1)相垂直;在每根中间安装梁(2)的两端焊接有连接螺母(21),在每根中间安装梁(2)上且位于两所述连接螺母(21)之间设有连接通孔(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前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梁(1)的两端均向一侧折弯并形成第一折弯边(11),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龙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