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型圈套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50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O型圈套装机构,包括底部支撑架和O型圈上料台,底部支撑架上设置有机械手安装板,机械手安装板靠近O型圈上料台的一面上固定有沿z轴方向设置有抬升滑轨,抬升滑轨上设置有中转连接板,抬升气缸驱动中转连接板沿抬升滑轨滑动,中转连接板下部固定连接有平板,所述平板远离中转连接板的一面上固定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直线滑轨,直线滑轨连接有将O型圈撑开的三爪气缸外撑机构,平移气缸驱动三爪气缸外撑机构沿直线滑轨在y轴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O型圈套装精确性高、生产效率高、不损伤O型圈的O型圈套装机构。

An O-r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型圈套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O型圈套装机构,特别是在预应力锚具O型圈自动生产线上的O型圈套装机构及其操作方法,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在预应力锚具O型圈生产过程中,合并的锚具经过平动搬运机构搬运至流道与O型圈上料台向相应的工位后,还需要对锚具进行O型圈套装操作加工,这就需要O型圈套装机构。但是现有技术O型圈的套装大多为手工装配,一般根据橡胶具有弹性的性质,将O型密封圈拉伸发生形变,再将O型密封圈套入到密封槽中,但手工装配的装配速度较慢且工作人员的手易受到损伤,不适于大批量的生产,效率低下,重复劳动强度高,对生产企业而言,不仅面临人力成本急剧升高,人员流动性大,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难题,更为严重的是现今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种劳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效率高、不损伤O型圈的的O型圈套装机构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O型圈套装精确性高、生产效率高、不损伤O型圈的O型圈套装机构及其操作方法。本技术提供一种O型圈套装机构,包括底部支撑架和O型圈上料台,底部支撑架上设置有机械手安装板,所述机械手安装板靠近O型圈上料台的一面上固定有沿z轴方向设置有抬升滑轨,抬升滑轨上设置有中转连接板,抬升气缸驱动中转连接板沿抬升滑轨滑动,中转连接板下部固定连接有平板,所述平板远离中转连接板的一面上固定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直线滑轨,直线滑轨连接有将O型圈撑开的三爪气缸外撑机构,平移气缸驱动三爪气缸外撑机构沿直线滑轨在y轴滑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三爪气缸外撑机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固定板、三爪气缸和抓手,固定板与直线滑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三爪气缸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抓手与三爪气缸的运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三爪气缸外撑机构还包括将O型圈压离抓手的推压机构,所述推压机构包括固定在固定板上的推压气缸,推压气缸的伸出端连接有垂直于推压气缸伸出方向的压板,压板上设置有圆孔,抓手贯穿圆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抓手设置为三瓣手指,每瓣手指的形状为圆弧形,三瓣手指与锚具接触的接触面围成圆台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抓手的外表面围成圆台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O型圈上料台的导向道与振动盘供料装置的直振道的出料口相连,所述O型圈上料台设置有弹簧机构,弹簧机构包括中间圆柱和三向阻尼限位块,中间圆柱下连接有弹簧,所述三向阻尼限位块为O型圈入料道两侧阻尼限位块和阻挡O型圈向入料方向运动的阻尼限位块构成,所述阻尼限位块包括限位块、连杆和弹簧,连杆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弹簧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抓手套装O型圈时的自由端端部距离锚具凹槽的距离为1-1.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O型圈上料台设置有弹簧机构,弹簧机构包括中间圆柱和三向阻尼限位块,中间圆柱下连接有弹簧,抓手能够向下挤压圆柱,顺利将抓手伸入O型圈中再将O型圈撑开,三向阻尼限位块能在O型圈上料时,对O型圈进行导向和限位;在O型圈被撑开时,三向限位块适应抓手的张开动作向背离圆心的方向运动,三向阻尼限位块与O型圈相接触,能辅助O型圈平稳拉伸,一定程度地减少O型圈在轴向方向移动,提高套装O型圈的稳定性。2、本技术O型圈的抓手抓取锚具时抓手自由端的端部高于锚具的环形凹槽-.mm,能提高压板向下运动将O型圈推下抓手时,O型圈落入凹槽处的准确性和操作稳定性。3、本技术的抓手外表面设置为圆弧形,能保证O型圈在被撑大时能均匀受力,并且抓手设置有起着限位作用的圆孔,保证O型圈在被撑大时不会被过于拉长,出现断裂的情况,延长O型圈的使用寿命。4、本技术结构简单,三爪气缸外撑机构通过固定在机械手安装板上的z轴方向和抬升机构上y轴方向两方向上的滑轨实现多自由度地移动,滑轨滑动阻力小,搬运的精确性高,为后续要求精度高的自动化工序提供保障。5、本技术三爪气缸外撑机构的抓手开闭由三爪气缸控制,动作流畅,自动控制程度较高,适合产业化生产。6、本技术还包括有O型圈套装机构的操作方法,方法运动轨迹精确可控,容易实现,自动化程度高,工业化前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锚具O型圈自动组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振动盘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的振动盘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技术的振动盘供料装置在A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锚具合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是本技术的锚具合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是本技术的夹取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是本技术的夹取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9是本技术的O型圈套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0是本技术的O型圈套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1是本技术的平动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2是本技术的平动搬运机构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底部框架1,工作台2,振动盘供料装置3,输送机构31,振动盘32,输送带33,料斗34,直振器35,锚具直振器36,O型圈直振器37,主动轴38,从动轴39,往复气缸310,凸轮311,轴承312,锚具振动盘313,O型圈振动盘314,直振道315,红外激光感应器316,阻挡气缸317,挡块318,安装板319,锚具合并机构4,支撑架41,中间隔板42,推块43,合并齿轮齿条机构44,主动推块45,从动推块46,齿轮47,主动齿条48,从动齿条49,主动导向条410,从动导向条411,连接块412,伸缩气缸413,通孔414,凸块415,升降气缸416,顶板417,挡板418,感应传感器419,夹取搬运机构5,底部支撑架51,机械手安装板52,平移滑轨53,搬运机械手54,驱动气缸55,缓冲机构56,无杆气缸57,夹取气缸58,卡爪59,连接板510,气缸连接块511,长滑槽512,缓冲块513,限位杆514,复位气缸515,限位切换机构516,连接架517,阻挡气缸518,中间阻挡块519,通槽520,底部工作台521,第一工位522,第二工位523,磁铁524,O型圈套装机构6,抬升滑轨61,中转连接板62,抬升气缸63,平板64,直线滑轨65,三爪气缸外撑机构66,平移气缸67,固定板68,三爪气缸69,抓手610,推压机构611,推压气缸612,压板613,圆孔614,导向道615,弹簧机构616,中间圆柱617,三向阻尼限位块618,阻尼限位块619,限位块620,连杆621,弹簧622,平动搬运机构7,底部安装板71,平动滑轨72,平动滑座73,平动气缸74,垂直滑轨75,垂直滑座76,气缸二77,平动搬运机械手78,平动机械手安装板79,搬运手指710,平动齿轮齿条机构711,主动搬运手指712,从动搬运手指713,平动齿轮714,平动主动齿条715,平动从动齿条716,平动主动导向条717,平动从动导向条718,开闭气缸719,平动缓冲器720,第三工位721,第四工位722,皮带出料机构8,皮带81,退磁箱82,O型圈上料台9,流道1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型圈套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架和O型圈上料台,底部支撑架上设置有机械手安装板,所述机械手安装板靠近O型圈上料台的一面上固定有沿z轴方向设置有抬升滑轨,抬升滑轨上设置有中转连接板,抬升气缸驱动中转连接板沿抬升滑轨滑动,中转连接板下部固定连接有平板,所述平板远离中转连接板的一面上固定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直线滑轨,直线滑轨连接有将O型圈撑开的三爪气缸外撑机构,平移气缸驱动三爪气缸外撑机构沿直线滑轨在y轴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型圈套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架和O型圈上料台,底部支撑架上设置有机械手安装板,所述机械手安装板靠近O型圈上料台的一面上固定有沿z轴方向设置有抬升滑轨,抬升滑轨上设置有中转连接板,抬升气缸驱动中转连接板沿抬升滑轨滑动,中转连接板下部固定连接有平板,所述平板远离中转连接板的一面上固定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直线滑轨,直线滑轨连接有将O型圈撑开的三爪气缸外撑机构,平移气缸驱动三爪气缸外撑机构沿直线滑轨在y轴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圈套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爪气缸外撑机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固定板、三爪气缸和抓手,固定板与直线滑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三爪气缸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抓手与三爪气缸的运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三爪气缸外撑机构还包括将O型圈压离抓手的推压机构,所述推压机构包括固定在固定板上的推压气缸,推压气缸的伸出端连接有垂直于推压气缸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旭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火爆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