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焊接钢管灌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250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主体暗配焊接钢管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焊接钢管灌油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架,钢管支架的上倾斜面构成焊接钢管的支撑面,支架的支撑面上沿宽度方向设有若干排滚动轴承,支架的斜上顶端连接有水平支撑平台,水平支撑平台上安装有灌油筒、分油器和漏油槽,灌油筒位置高于漏油槽,漏油槽平行于支架宽度方向设置,分油器一端与灌油筒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焊接钢管连接,分油器位于漏油槽正上方,支架的斜下尾端处单独设有回收槽,回收槽平行于支架宽度方向设置。该装置在焊接钢管内壁灌油过程中,具有灌油速度快、内壁油面均匀、操作便捷、安全可靠、观感质量好等优势,可实现多根焊管同时进行灌油工作。

An assembled oil filling device for welded steel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焊接钢管灌油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主体暗配焊接钢管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焊接钢管灌油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绿色施工的逐渐推广,建筑业利润率的逐渐降低,传统的技术有必要进一步的改进,向着绿色、环保、省工、省料的方向发展。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焊接钢管灌油是重要的工序,且规范要求钢管的内壁、外壁均应作防腐处理,当埋设于混凝土内时,钢管外壁可不作防腐处理。传统防腐灌油方式为搭设一个简易支架,采用漏斗一根一根灌油,一天2人2分钟灌一根,1小时30根,一天(9小时)才可灌油270根,工作效率差且对地面的污染比较严重。为此,我们必须对这种方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有效解决焊接钢管内壁防腐灌油速度慢劳效低、油漆回收困难极易产生浪费且内壁防腐不均匀等问题,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生产质量,进而提供了一种组装式焊接钢管灌油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式焊接钢管灌油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架,支架为侧面为直角梯形的钢管支架,钢管支架的上倾斜面构成焊接钢管的支撑面,支架的支撑面上沿宽度方向设有若干排滚动轴承,支架的斜上顶端连接有水平支撑平台,水平支撑平台上安装有灌油筒、分油器和漏油槽,灌油筒位置高于漏油槽,漏油槽平行于支架宽度方向设置,分油器一端与灌油筒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焊接钢管连接,分油器位于漏油槽正上方,支架的斜下尾端处单独设有回收槽,回收槽平行于支架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滚动轴承至少设置三排,支架的斜上顶端和斜下尾端分别设置一排,其余均布设于支架中段。所述支架的斜面角度不小于20°。本技术装置是针对电气工程主体暗配管过程中焊接钢管内壁防腐灌油的组装式辅助支撑架,该器具在焊接钢管内壁灌油过程中,具有灌油速度快、内壁油面均匀、操作便捷、安全可靠、观感质量好等优势,可实现多根焊管同时进行灌油工作,节省人力,提高效率且节材环保,适用于管径DN15mm~DN50mm范围内需内壁防腐的各种管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灌油桶、2-分油器、3-漏油槽、4-滚动轴承、5-支架、6-回收槽、7-焊接钢管。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组装式焊接钢管灌油装置,是由灌油桶1、分油器2、漏油槽3、滚动轴承4、支架5、回收槽6六部分组成。支架用于支撑焊接钢管,为直角梯形架结构,各部件均由4#方钢制成,通过螺栓组装连接,首先制作(长×宽)4400mm×910mm的矩形底座,距地150mm,再分别制作三处垂直支撑架,均匀排布于底座,高度依次为1220mm、920mm、450mm,支撑架上组装滚动轴承,最后组装两根长度为4600mm的方钢位于上表面。支架顶部(即斜上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平台,该支撑平台用于支撑油桶和漏油槽,支撑平台分两层布置,上层尺寸为(长×宽×高)590mm×340mm×445mm,油桶高度位于200mm处;下层尺寸为(长×宽)980mm×590mm,长度为990mm的斜支撑焊接在5#角钢与支撑架底部,角钢高度为890mm。与钢管支撑架采用螺栓连接。灌油桶放置于支撑平台最高处,油桶底部开洞连接DN40钢管,出口处设置球阀,起通断作用,下翻100mm处连接分油器。滚动轴承采用6#槽钢制作,沿宽度方向焊接于支架上,内部均匀排布焊接10个8#螺栓,利用大一号螺母套入方便转动,分油器为阀门之后通过三通两侧各连接长23cm的DN40钢管,管端加上堵帽,在钢管上加短管均匀分布接入9个小阀门,接口可与钢管对接,实现9个以内钢管同时灌油工作。在阀门的底部加装(长×宽×高)590mm×200mm×80mm的漏油槽,以免漏油污染地面。回收槽单独设置于灌油架末端,采用槽钢及方钢制作成(长×宽×高)800mm×200mm×300mm的托架,放置长方体油盒,顶面与一侧面采用合页连接,另一侧开一半矩形孔使管道末端正好伸入,多余油料沿管路回收至回收槽中,节能环保,同时起支撑管道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及使用方法:1)先使用专用工具将焊管口的毛刺去除,将管道平铺于支架滚动轴承之间,上侧管口对准分油器阀门,下侧管口伸入回收槽中。2)按比例调好油漆,把调好的油漆倒入灌油支架最上方的油桶内打开总阀,并打开每根管子上方的阀门使其油漆流出。3)两人配合平铺转管3次,使油漆均匀附于管内壁。4)灌完油漆后将焊管放置没有转轴的地方,晾干后至于管架上待用。5)按批量完成灌油工作后,对回收槽中油漆进行保存。本装置简单易操作,制作组装快速便捷,可周转重复使用,一天2人进行灌油,一次灌油支架能灌9根,5分钟灌一次,1小时12次108根,一天(9小时)可灌油972根。灌油支架上3小时的工作量可相当于传统工艺灌油一天,无论从质量、环境方面,还是进度、成本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式焊接钢管灌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架(5),支架(5)为侧面为直角梯形的钢管支架,钢管支架的上倾斜面构成焊接钢管(7)的支撑面,支架(5)的支撑面上沿宽度方向设有若干排滚动轴承(4),支架(5)的斜上顶端连接有水平支撑平台,水平支撑平台上安装有灌油筒(1)、分油器(2)和漏油槽(3),灌油筒(1)位置高于漏油槽(3),漏油槽(3)平行于支架(5)宽度方向设置,分油器(2)一端与灌油筒(1)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焊接钢管(7)连接,分油器(2)位于漏油槽(3)正上方,支架(5)的斜下尾端处单独设有回收槽(6),回收槽(6)平行于支架(5)宽度方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焊接钢管灌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架(5),支架(5)为侧面为直角梯形的钢管支架,钢管支架的上倾斜面构成焊接钢管(7)的支撑面,支架(5)的支撑面上沿宽度方向设有若干排滚动轴承(4),支架(5)的斜上顶端连接有水平支撑平台,水平支撑平台上安装有灌油筒(1)、分油器(2)和漏油槽(3),灌油筒(1)位置高于漏油槽(3),漏油槽(3)平行于支架(5)宽度方向设置,分油器(2)一端与灌油筒(1)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林李春生张志远魏含青卫聪孙晓健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