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泵蓄水过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14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泵蓄水过滤设备,包括自吸式蓄水罐、处理框、进水管道、单片机和对射感应器,所述自吸式蓄水罐顶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处理框,处理框的内部固定有单片机,所述自吸式蓄水罐内部的底端设有相互对称的圆形沉腔,圆形沉腔内部的中心位置处皆安装有对射感应器,所述自吸式蓄水罐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出水管道,且出水管道的一端延伸至自吸式蓄水罐的内部,所述自吸式蓄水罐顶端的一侧设有检测筒,检测筒的底端固定有过滤器,且过滤器的底端延伸至自吸式蓄水罐的内部,所述检测筒一侧的外壁上设有进水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增加了设备连接时的稳定性,实现了设备的排污报警功能,而且避免了设备启动时的耗时。

A Water Pump Storage and Filtr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泵蓄水过滤设备
本技术涉及过滤设备
,具体为一种水泵蓄水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离心泵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带动水转动,将水甩出,从而达到抽水的目的,依靠叶轮高速旋转,迫使叶轮中心的液体以很高的速度被抛开,从而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低位槽中的液体因此被源源不断地吸上,如果离心泵在启动前壳内充满的是气体,则启动后叶轮中心气体被抛时不能在该处形成足够大的真空度,这样槽内液体便不能被吸上,所以离心泵启动前要用外来的液体将泵壳内空间灌满,为防止灌入泵壳内的液体因重力流入低位槽内,在泵吸入管路的入口处装有止逆阀(底阀),如果泵的位置低于槽内液面,则启动时无需灌泵,同时为减少水中杂质进入后部转动设备需在管路上增加过滤器,但因此存在以下几点使用中的问题,第一设备启动前需要灌水,启动耗时长;第二在水质恶劣环境中,泵吸入口的止逆阀(底阀)容易堵塞,清理检修繁琐,而且设备在连接时不够稳定,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泵蓄水过滤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泵蓄水过滤设备,包括自吸式蓄水罐、处理框、进水管道、单片机和对射感应器,所述自吸式蓄水罐顶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处理框,处理框的内部固定有单片机,所述自吸式蓄水罐内部的底端设有相互对称的圆形沉腔,圆形沉腔内部的中心位置处皆安装有对射感应器,且对射感应器的输出端与报警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吸式蓄水罐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出水管道,且出水管道的一端延伸至自吸式蓄水罐的内部,所述自吸式蓄水罐顶端的一侧设有检测筒,检测筒的底端固定有过滤器,且过滤器的底端延伸至自吸式蓄水罐的内部,所述检测筒一侧的外壁上设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外侧壁的边缘位置处固定有三组立柱,且相邻立柱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度,所述立柱的顶端铰接有防脱螺杆,防脱螺杆远离立柱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帽。优选的,所述自吸式蓄水罐远离检测筒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排气阀优选的,所述自吸式蓄水罐底部的一侧设有排污阀,且排污阀的中轴线与圆形沉腔的中轴线重合。优选的,所述检测筒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透明观察窗。优选的,所述检测筒的顶端固定有法兰盘。优选的,所述单片机下方的自吸式蓄水罐外侧壁上固定有报警器,且报警器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法兰盘顶端的边缘位置处设有等间距的固定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泵蓄水过滤设备不仅增加了设备连接时的稳定性,实现了设备的排污报警功能,而且避免了设备启动时的耗时;1、通过在自吸式蓄水罐一侧的外壁上设出水管道,自吸式蓄水罐顶端的一侧设检测筒,并通过在检测筒的底端固定过滤器,检测筒一侧的外壁上设进水管道,减少了设备启动灌水时的劳动强度,从而避免了设备启动时的耗时;2、通过在圆形沉腔内部的中心位置处皆安装对射感应器,单片机下方的自吸式蓄水罐外侧壁上固定报警器,并通过在自吸式蓄水罐底部的一侧设排污阀,实现了设备的排污报警功能,从而避免了设备使用时发生堵塞;3、通过在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外侧壁的边缘位置处固定立柱,立柱的顶端铰接防脱螺杆,并通过在防脱螺杆远离立柱的一端螺纹连接紧固螺帽,增加了设备连接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自吸式蓄水罐;2、处理框;3、进水管道;4、检测筒;5、法兰盘;6、透明观察窗;7、排气阀;8、单片机;9、防脱螺杆;10、报警器;11、排污阀;12、过滤器;13、出水管道;14、圆形沉腔;15、对射感应器;16、立柱;17、紧固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泵蓄水过滤设备,包括自吸式蓄水罐1、处理框2、进水管道3、单片机8和对射感应器15,自吸式蓄水罐1顶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处理框2,处理框2的内部固定有单片机8,该单片机8的型号可为SH69P25,单片机8下方的自吸式蓄水罐1外侧壁上固定有报警器10,该报警器10的型号可为FU-JS001,且报警器10的输入端与单片机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报警工作,自吸式蓄水罐1内部的底端设有相互对称的圆形沉腔14,圆形沉腔14内部的中心位置处皆安装有对射感应器15,该对射感应器15的型号可为sdp8406,且对射感应器15的输出端与报警器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自吸式蓄水罐1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出水管道13,且出水管道13的一端延伸至自吸式蓄水罐1的内部,自吸式蓄水罐1底部的一侧设有排污阀11,且排污阀11的中轴线与圆形沉腔14的中轴线重合,用于排污工作,自吸式蓄水罐1顶端的一侧设有检测筒4,检测筒4的顶端固定有法兰盘5,用于固定工作,法兰盘5顶端的边缘位置处设有等间距的固定螺栓,用于法兰盘5的固定,检测筒4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透明观察窗6,用于观察工作,自吸式蓄水罐1远离检测筒4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排气阀7,用于排气工作,检测筒4的底端固定有过滤器12,且过滤器12的底端延伸至自吸式蓄水罐1的内部,检测筒4一侧的外壁上设有进水管道3,进水管道3与出水管道13外侧壁的边缘位置处固定有三组立柱16,且相邻立柱16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度,立柱16的顶端铰接有防脱螺杆9,防脱螺杆9远离立柱1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帽17。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旋转立柱16顶端的防脱螺杆9,使其与进水管道3与出水管道13的中轴线相平行,在通过旋转防脱螺杆9远离立柱16一端的紧固螺帽17进行固定,之后水池中的液体从进水管道3通过过滤器12净化处理后,进入自吸式蓄水罐1内部,当达到蓄水深度后通过出水管道13连接后端离心水泵,设备检修时可通过自吸式蓄水罐1内部底端圆形沉腔14内部的对射感应器15进行检测,并输送至单片机8内部,在由单片机8下方自吸式蓄水罐1外侧壁上的报警器10进行报警,再打开排污阀11基层排水,首次蓄水时打开排气阀排气7,检测筒4表面的透明观察窗6可定期检查水流状况,若水流不畅则打开透明观察窗6,用其清洗过滤器12,完成过滤设备的使用工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泵蓄水过滤设备,包括自吸式蓄水罐(1)、处理框(2)、进水管道(3)、单片机(8)和对射感应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式蓄水罐(1)顶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处理框(2),处理框(2)的内部固定有单片机(8),所述自吸式蓄水罐(1)内部的底端设有相互对称的圆形沉腔(14),圆形沉腔(14)内部的中心位置处皆安装有对射感应器(15),且对射感应器(15)的输出端与报警器(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吸式蓄水罐(1)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出水管道(13),且出水管道(13)的一端延伸至自吸式蓄水罐(1)的内部,所述自吸式蓄水罐(1)顶端的一侧设有检测筒(4),检测筒(4)的底端固定有过滤器(12),且过滤器(12)的底端延伸至自吸式蓄水罐(1)的内部,所述检测筒(4)一侧的外壁上设有进水管道(3),进水管道(3)与出水管道(13)外侧壁的边缘位置处固定有三组立柱(16),且相邻立柱(16)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度,所述立柱(16)的顶端铰接有防脱螺杆(9),防脱螺杆(9)远离立柱(1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帽(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泵蓄水过滤设备,包括自吸式蓄水罐(1)、处理框(2)、进水管道(3)、单片机(8)和对射感应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式蓄水罐(1)顶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处理框(2),处理框(2)的内部固定有单片机(8),所述自吸式蓄水罐(1)内部的底端设有相互对称的圆形沉腔(14),圆形沉腔(14)内部的中心位置处皆安装有对射感应器(15),且对射感应器(15)的输出端与报警器(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吸式蓄水罐(1)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出水管道(13),且出水管道(13)的一端延伸至自吸式蓄水罐(1)的内部,所述自吸式蓄水罐(1)顶端的一侧设有检测筒(4),检测筒(4)的底端固定有过滤器(12),且过滤器(12)的底端延伸至自吸式蓄水罐(1)的内部,所述检测筒(4)一侧的外壁上设有进水管道(3),进水管道(3)与出水管道(13)外侧壁的边缘位置处固定有三组立柱(16),且相邻立柱(16)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度,所述立柱(16)的顶端铰接有防脱螺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雄胡继成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格林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