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208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需设置专用去除边角料的驱动装置就能够从基板去除边角料的拾取装置。拾取装置(1)具备皮带输送机装置(3)、推杆(11)、吸附输送装置(5)以及垫板(21)。皮带输送机装置(3)输送在主体(106)与边角料(107)之间形成有划线(S)的基板(101)。推杆(11)被配置于皮带输送机装置(3)的上方,并通过以下降的方式碰撞到基板(101)来截断划线(S)。吸附输送装置(5)吸附基板(101)的主体(106)进行输送。通过垫板(21)在与基板(101)的边角料(107)对应的位置抵接或接近皮带输送机装置(3)的上侧输送部(3a)的下表面配置,从而在上侧输送部(3a)的下方确保有间隙(21b)。

Pickup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拾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拾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从皮带输送机拾取基板的拾取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在液晶面板的制造工序中,首先制造出作为制造单位的多个单位显示面板(单位基板)被图案化后的大面积的贴合玻璃基板(母基板),然后将该贴合玻璃基板按每个单位显示面板进行分割。具体而言,使用上下一对的刀轮,从上下方向两面同时对母基板进行划刻,然后通过两面同时分离,从而按每个单位显示面板进行分割。单位显示面板彼此之间设有多余的部分,这些在截断后成为边角料。作为边角料的处理,已知以下方法:通过卡盘构件把持边角料,并使卡盘向拉开方向移动,使边角料下落至设于下方的边角料收集容器(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现有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2/057192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近年来,一直在皮带输送机之上对基板进行分割。但是,如果在截断边角料时截断杆碰撞到基板,则会导致基板与皮带一同弯曲,因此认为划线的截断精度会降低。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并未提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精度良好地进行皮带输送机之上的基板的边角料的截断。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下面,对作为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的多种方式进行说明。这些方式能够根据需要任意组合。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的拾取装置具备:皮带输送机装置、推杆、吸附输送装置以及垫板。皮带输送机装置输送在主体与边角料之间形成有划线的基板。推杆配置于皮带输送机装置的上方,通过以下降的方式碰撞到基板来截断划线。吸附输送装置吸附基板的主体进行输送。垫板通过在与基板的边角料对应的位置抵接或接近皮带输送机装置的上侧输送部的下表面配置,从而在上侧输送部的下方确保有间隙。在该装置中,由于利用垫板在皮带输送机装置的上侧输送部的下方确保有间隙,因此如果推杆以下降的方式碰撞到配置于皮带输送机装置上的基板,则在划线周边会产生较大应力,其结果是划线被精度良好地截断。另外,在截断边角料之后吸附输送装置能够吸附主体向其他装置输送。如此一来,无需设置专用去除边角料的驱动装置,就能够从基板去除边角料。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与本专利技术不同而没有垫板,则即使推杆以下降的方式按压边角料,也不会在划线周边产生足够大的弯曲应力,因此存在划线没有被精度良好地截断的可能性。垫板可以具有与划线平行的直线状端面。在该装置中,如果推杆按压边角料,则弯曲应力会均衡地作用到划线整体。吸附输送装置与推杆可以以沿上下方向能够一体动作的方式连结,并且推杆对划线的截断动作与吸附输送装置对主体的吸附动作同时或者连续地进行。在该装置中,由于划线的截断与基板的主体的吸附同时或者连续地进行,因此加工效率良好。在推杆截断划线之后抵接于边角料的状态下,吸附输送装置可以从皮带输送机装置提起主体。在该装置中,基板的主体可靠地从边角料分离。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拾取装置中,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皮带输送机之上的基板的边角料的截断。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拾取装置的一个状态的侧面图。图2是示出拾取装置的控制结构的框图。图3是示出拾取装置的动作的一个状态的侧面图。图4是示出拾取装置的动作的一个状态的侧面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示出拾取装置的动作的一个状态的侧面图。图7是示出拾取装置的动作的一个状态的侧面图。图8是示出拾取装置的动作的一个状态的侧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拾取装置;3:皮带输送机装置;3a:上侧输送部;5:吸附输送装置;7:吸附部主体;9:吸盘;11:推杆;13:升降装置;21:垫板;21a:直线状端面;21b:间隙;25:负压产生装置;27:移动装置;50:控制器;101:基板;106:主体;107:边角料;S:划线。具体实施方式1.第一实施方式(1)拾取装置的构造使用图1,对拾取装置1的构造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拾取装置的一个状态的侧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纸面正交方向是第一水平方向,箭头Y是与第一水平方向正交的第二水平方向。拾取装置1是执行基板截断动作和基板吸附输送动作的装置。拾取装置1具有皮带输送机装置3。皮带输送机装置3是用于输送基板101的装置。具体而言,皮带输送机装置3沿第二水平方向输送基板101。基板101是由两块基板构成的贴合玻璃,基板101具有:主体106以及边角料107。主体106与边角料107之间形成有划线S。边角料107具有钻入到主体106的下侧的部分。拾取装置1具有吸附输送装置5(吸附输送装置的一例)。吸附输送装置5是吸附基板101的主体106进行输送的装置。吸附输送装置5具有:吸附部主体7以及设于其下部的多个吸盘9。吸附部主体7与未图示的真空泵等负压产生装置25(图2)连接。吸附输送装置5具有移动装置27(图2)。移动装置27能够使吸附输送装置5升降、向侧方移动。拾取装置1具有推杆11。推杆11以沿上下方向能够一体动作的方式被连结于吸附部主体7。推杆11被配置于皮带输送机装置3的上方,并通过以下降的方式碰撞到基板101来截断划线。在图1中,示出了一对推杆11。一对推杆11在纸面正交方向上较长地延伸。拾取装置1具有升降装置13。升降装置13是使推杆11相对于吸附部主体7升降的装置。拾取装置1具有垫板21。在皮带输送机装置3的上侧输送部3a的下方,被配置于支承构件22的上表面之上。垫板21具有在与基板101的边角料107对应的位置抵接或接近皮带输送机装置3的上侧输送部3a的下表面的端面21a配置。因此,在上侧输送部3a的下方确保有间隙21b。端面21a呈与基板101的划线S平行的直线状。也就是说,端面21a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端面21a被配置于在第二水平方向上与边角料107对应的位置。更具体而言,端面21a的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与划线S的上侧部分一致或者接近。拾取装置1可以具有使垫板21在图1的位置与其他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机构。(2)拾取装置的控制结构使用图2,对拾取装置1的控制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拾取装置的控制结构的框图。拾取装置1具有控制器50。控制器50是具有处理器(例如,CPU)、存储装置(例如,ROM、RAM、HDD、SSD等)以及各种接口(例如,A/D转换器、D/A转换器、通信接口等)的计算机系统。控制器50通过执行保存在存储部(与存储装置的存储区域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对应)的程序,从而进行各种控制动作。控制器50可以由单个处理器构成,也可以由为了各个控制而独立的多个处理器构成。控制器50的各要素的功能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作为利用构成控制器50的计算机系统能够执行的程序来实现。另外,控制器50的各要素的一部分功能可以由定制IC构成。控制器50配置有皮带输送机装置3、负压产生装置25、移动装置27以及升降装置13。虽然未图示,但检测基板的大小、形状及位置的传感器、用于检测各装置的状态的传感器及开关、和信息输入装置连接于控制器50。(3)拾取装置的拾取以及基板截断动作使用图3~图8,对拾取装置的拾取以及基板截断动作进行说明。图3~图4、图6~图8是示出拾取装置的动作的一个状态的侧面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控制动作通过控制器50向各种装置的指令来实现。在图3中,利用移动装置27,使吸附输送装置5的吸附部主体7下降,从而多个吸盘9抵接于基板101的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拾取装置,具备:皮带输送机装置,其输送在主体与边角料之间形成有划线的基板;推杆,其配置于所述皮带输送机装置的上方,用于通过以下降的方式碰撞到所述基板来截断所述划线;吸附输送装置,其吸附所述基板的所述主体进行输送;以及垫板,其通过在与所述基板的所述边角料对应的位置抵接或接近所述皮带输送机装置的上侧输送部的下表面配置,从而在所述上侧输送部的下方确保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15 JP 2017-2407601.一种拾取装置,具备:皮带输送机装置,其输送在主体与边角料之间形成有划线的基板;推杆,其配置于所述皮带输送机装置的上方,用于通过以下降的方式碰撞到所述基板来截断所述划线;吸附输送装置,其吸附所述基板的所述主体进行输送;以及垫板,其通过在与所述基板的所述边角料对应的位置抵接或接近所述皮带输送机装置的上侧输送部的下表面配置,从而在所述上侧输送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田胜喜谷垣内平道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