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轮椅脚踏升降与角度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196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脚踏位置调节以提高使用舒适性的电动轮椅脚踏升降与角度调节机构。一种电动轮椅脚踏升降与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上固定块、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上固定块固定于轮椅车架前端,所述第一推杆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二推杆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端和第一壳体均与上固定块铰接固定,所述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前侧,所述第一推杆的第一顶管与第二壳体偏离上端的部位铰接固定,所述第二推杆的第二顶管上固定有脚踏,所述第一推杆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壳体与上固定块的铰接处位于第一顶管与第二壳体铰接处的后侧。

Pedal Lifting and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of Electric Wheel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轮椅脚踏升降与角度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轮椅脚踏升降与角度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电动轮椅前端均固定有用于对脚进行支撑的脚踏,但现有电动轮椅的脚踏多为固定不可活动的,难以为使用者提供更为舒适的坐姿或卧姿。且人腿长不一,脚踏为固定不可活动的电动轮椅使用适用范围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脚踏位置调节以提高使用舒适性的电动轮椅脚踏升降与角度调节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轮椅脚踏升降与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上固定块、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上固定块固定于轮椅车架前端,所述第一推杆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二推杆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端和第一壳体均与上固定块铰接固定,所述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前侧,所述第一推杆的第一顶管与第二壳体偏离上端的部位铰接固定,所述第二推杆的第二顶管上固定有脚踏,所述第一推杆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壳体与上固定块的铰接处位于第一顶管与第二壳体铰接处的后侧,所述第一推杆的第一顶管伸缩以使第二推杆带动脚踏以第二壳体上端为中心上下翻转,所述第二推杆的第二顶管伸缩以使脚踏与上固定块间的距离变长或缩短。进行本技术轮椅的使用时,通过第一推杆使脚踏前后上下翻转,通过第二推杆使脚踏与轮椅车架间的距离可调节,以使轮椅以满足使用者的多种坐姿甚至卧姿,以提高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性。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驱动电机、丝杆、螺母和导管,所述第二顶管的一端与螺母固定,第二顶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壳体外,所述第二推杆外设有保护罩,所述导管管壁上形成有若干沿导管轴线设置的第一导槽,所述螺母包括套设在丝杆上的螺母本体、位于导管外的螺母固定块、连接螺母固定块与螺母本体的螺母连接块,所述螺母连接块配合在所述第一导槽内,所述螺母固定块与所述保护罩相固定,所述螺母沿丝杆移动以带动所述保护罩沿丝杆移动。为防止使用者的裤子卷到第二推杆里,本技术设置了保护罩,通过保护罩对第二推杆进行遮挡,同时保护罩能随脚踏的移动而移动,本技术安全性更高。作为优选,所述保护罩包括面罩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柱,所述螺母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螺母固定块,所述导管左右侧壁均设有所述第一导槽,所述面罩固定在两个固定柱之间。上述设置保护罩左右晃动,以提高本技术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螺母连接块上设有螺母定位块,所述导管管壁被限制在螺母定位块与螺母固定块之间。上述设置以进一步避免保护罩晃动,以使本技术结构更为稳定。作为优选,所述螺母固定块内壁与导管外壁之间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导向凸起和第二导向槽。本技术通过在导管外壁上设置导向凸起或第二导向槽,以使导管更易加工,同时使本技术的螺母的导向移动更为方便。作为优选,所述螺母固定块内壁上设有若干内凸起,所述内凸起外缘沿丝杆径向截面呈弧形设置,所述内凸起的弧形面与所述导管外壁相接触。上述设置以减小螺母与导管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螺母与导管间的摩擦力,以使导管与螺母的装配更为方便。作为优选,所述螺母连接块与导管内壁之间设有若干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件壳体、钢珠和弹簧,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件壳体与所述螺母连接块固定,所述弹性件的钢珠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导管内壁相抵。上述设置以使螺母更为稳定,以避免螺母晃动。其中,弹性件固定在螺母上,螺母可以直接注塑成本,便于加工,并降低生产成本。作为优选,所述导管由前半管和后半管构成,所述导管轴向两端分别设有上固定座和下盖板,所述前半管和后半管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上固定座和下盖板之间,且前半管与后半管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导槽。上述设置以使本技术导管的制造更为方便,并使导管与螺母的装配更为方便,以降低本技术轮椅的生产成本。作为优选,所述螺母固定块包括位于导管左侧的左螺母固定块、位于导管右侧的右螺母固定块、位于导管前侧的前螺母固定块,所述左螺母固定块、右螺母固定块和前螺母固定块相连以构成U形结构,所述左螺母固定块和右螺母固定块分别与一个固定柱固定,所述面罩固定于前螺母固定块前侧。上述设置以使本技术螺母和保护罩的移动更为稳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上端与上固定块铰接固定以形成有第一铰接处,第二壳体上端与上固定块铰接固定以形成有第二铰接处,所述第二铰接处高于第一铰接处的高度位置,所述第一推杆的第一顶管下端与第二壳体的铰接固定以形成有第三铰接处,所述第一推杆的最大行程长度为La,第一铰接处与第二铰接处间的前后距离为Lb,第一铰接处与第二铰接处间的高度距离为Lc,当第二推杆的第二顶管垂直时,所述第三铰接处与第二铰接处的前后距离为Ld,第二铰接处与第三铰接处的高度距离为Le,(Lb-Ld)²+(Lc+Le)²=La²。上述设置以使本技术的第二推杆能向前向上翻转至水平,以增加本技术轮椅的适用范围。本技术具有脚踏位置能调节、能使轮椅适用于更广范围的优点,同时本技术结构更为安全、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再一种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推杆水平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螺母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导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由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轮椅脚踏升降与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上固定块1、第一推杆2和第二推杆3,上固定块1固定于轮椅车架前端,第一推杆2包括第一壳体21,第二推杆3包括第二壳体31,第二壳体31上端和第一壳体21上端均与上固定块1铰接固定,第二壳体31位于第一壳体21前侧,第一推杆2的第一顶管22与第二壳体31下端铰接固定,第二推杆3的第二顶管32上固定有脚踏4,第一推杆2倾斜设置,第一壳体21与上固定块1的铰接处位于第一顶管22与第二壳体31铰接处的后侧,第一推杆2的第一顶管22伸缩以使第二推杆3带动脚踏4以第二壳体31上端为中心上下翻转,第二推杆31的第二顶管32伸缩以使脚踏4与上固定块1间的距离变长或缩短。第一壳体21上端与上固定块1铰接固定以形成有第一铰接处11,第二壳体31上端与上固定块1铰接固定以形成有第二铰接处12,第二铰接处12高于第一铰接处11的高度位置,第一推杆2的第一顶管22下端与第二壳体31的铰接固定以形成有第三铰接13处,第一推杆2的最大行程长度为La,第一铰接处11与第二铰接处12间的前后距离为Lb,第一铰接处11与第二铰接处12间的高度距离为Lc,当第二推杆3的第二顶管32垂直时,第三铰接处13与第二铰接处11的前后距离为Ld,第二铰接处12与第三铰接处13的高度距离为Le,则(Lb-Ld)²+(Lc+Le)²=La²。由图5到图8所示,第二壳体31内设有驱动电机、丝杆5、螺母6和导管7,第二顶管32的一端与螺母6固定,第二顶管32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壳体31外,第二推杆3外设有保护罩8,导管7管壁上形成有若干沿导管7轴线设置的第一导槽70,螺母6包括套设在丝杆5上的螺母本体61、位于导管7外的螺母固定块62、连接螺母固定块62与螺母本体61的螺母连接块63,螺母连接块63配合在所述第一导槽70内,螺母固定块62与保护罩8相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轮椅脚踏升降与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块、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上固定块固定于轮椅车架前端,所述第一推杆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二推杆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端和第一壳体均与上固定块铰接固定,所述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前侧,所述第一推杆的第一顶管与第二壳体偏离上端的部位铰接固定,所述第二推杆的第二顶管上固定有脚踏,所述第一推杆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壳体与上固定块的铰接处位于第一顶管与第二壳体铰接处的后侧,所述第一推杆的第一顶管伸缩以使第二推杆带动脚踏以第二壳体上端为中心上下翻转,所述第二推杆的第二顶管伸缩以使脚踏与上固定块间的距离变长或缩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轮椅脚踏升降与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块、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上固定块固定于轮椅车架前端,所述第一推杆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二推杆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端和第一壳体均与上固定块铰接固定,所述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前侧,所述第一推杆的第一顶管与第二壳体偏离上端的部位铰接固定,所述第二推杆的第二顶管上固定有脚踏,所述第一推杆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壳体与上固定块的铰接处位于第一顶管与第二壳体铰接处的后侧,所述第一推杆的第一顶管伸缩以使第二推杆带动脚踏以第二壳体上端为中心上下翻转,所述第二推杆的第二顶管伸缩以使脚踏与上固定块间的距离变长或缩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椅脚踏升降与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驱动电机、丝杆、螺母和导管,所述第二顶管的一端与螺母固定,第二顶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壳体外,所述第二推杆外设有保护罩,所述导管管壁上形成有若干沿导管轴线设置的第一导槽,所述螺母包括套设在丝杆上的螺母本体、位于导管外的螺母固定块、连接螺母固定块与螺母本体的螺母连接块,所述螺母连接块配合在所述第一导槽内,所述螺母固定块与所述保护罩相固定,所述螺母沿丝杆移动以带动所述保护罩沿丝杆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轮椅脚踏升降与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包括面罩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柱,所述螺母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螺母固定块,所述导管左右侧壁均设有所述第一导槽,所述面罩固定在两个固定柱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轮椅脚踏升降与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连接块上设有螺母定位块,所述导管管壁被限制在螺母定位块与螺母固定块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轮椅脚踏升降与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固定块内壁与导管外壁之间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导向凸起和第二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开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