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195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由电动汽车、若干充电点、若干移动充电桩和租赁子系统组成;所述电动汽车与移动充电桩在一定距离内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移动充电桩与租赁子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电动汽车尾部后侧面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所述电动汽车尾部底面设置有一抽拉卡座;每一所述充电点均设置有若干移动充电桩。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系统无需在整条线路铺设无线电能发射装置,仅需对现有各个加油站或服务站进行改进,配置若干个移动充电桩即可实现边行驶遍充电,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易于实现,真正的实现了电动汽车自由充电。

A Mobile Charg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Wireless Char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发展电动汽车,是世界公认的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策略,对于我国来说,又显得至关重要。以我国的石油消耗为例,2009年石油净进口量约2.04亿吨,进口依存度达52%,远超过国际警戒线标准35%。其中车用燃油消耗占总石油消耗的1/3强。因此,开发并推广电动汽车,降低燃料消耗,对缓解我国环境污染、保障能源安全和供给以及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目前制约电动汽车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无线充电的问题,受制于充电效率、充电电池的存储能力,现有的电动汽车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现有的电动汽车,一般的充电方法是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与充电网络等基础设施。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中,采用无线充电方式的电动汽车充电时,需要将布置于车底部无线接收板与布置于地面的无线发射板对准,才能保证充电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说,现有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时,只能停放于某一固定位置进行充电,当电动汽车电池充满时才能移动或行驶。而无线充电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自由,因此,由现有技术可知,目前的充电方法基本无法实现自由充电。为此,一篇申请号为201320840488.X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行驶中充电系统,包括设置于电动汽车中的充电接入端以及铺设于车道中或架设于车道边沿的充电发射源,充电接入端与电动汽车中的动力电池连接,该充电接入端与充电发射源之间为采用电磁感应原理的无线充电方式。该技术设计的充电系统可在电动汽车行驶中进行充电,充电的同时不影响汽车的行驶,解决了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及充电时间长需要等候等问题。但是上述专利的方案,需要为电动汽车设置一条专用的车道,该车道的全线路的底部均铺设有无线电能发射装置,为行驶中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该种方式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以下缺陷:1、整条线路铺设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具有技术上的实现难度;2、成本过高,只能小范围实施,难以普及;3、整条线路铺设无线电能发射装置,电动汽车在该条车道上行驶过程中,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势必要一直处于发射能量状态,不仅导致能量大大损耗,而且如果人或动物或者其他车辆误闯其中时,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4、电动汽车仅能在该条车道上边行驶边充电,在其它车道无法实现,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自由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不仅对目前的无线充电的功率、距离等问题做出另辟蹊径的探索,更重要的是,能够为电动汽车提供一种自由的、可行的、安全的充电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充电系统,包括:电动汽车、若干充电点、若干移动充电桩和租赁子系统;所述电动汽车与移动充电桩在一定距离内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移动充电桩与租赁子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电动汽车尾部后侧面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所述电动汽车尾部底面设置有一抽拉卡座;每一所述充电点均设置有若干移动充电桩。具体地,作为一个可执行方案,所述移动充电桩包括长方形壳体,所述长方形壳体上还设置有提手,所述长方形壳体内设置有电源模块、电池和无线充电发射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和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均与电池电性连接。具体地,作为一个可执行方案,所述移动充电桩可拆卸地设置于电动汽车尾部后侧面。具体地,作为一个可执行方案,所述移动充电桩所携带的电量范围为10~18度电。具体地,作为一个可执行方案,所述充电点为长途服务站点或城市加油站。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移动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租赁时,用户的电动汽车在城市内或高速路行驶,行驶到任一充电点,通过终端APP与租赁子系统建立通讯连接,并提交用户信息和租赁信息到租赁子系统;步骤S2:租赁子系统存储用户信息和租赁信息,并将满足用户需求的移动充电桩信息反馈给终端APP;步骤S3:用户根据反馈的移动充电桩信息到充电点内移动充电桩的存储位置提取移动充电桩;步骤S4:用户将移动充电桩通过抽拉卡座固定在电动汽车尾部后侧面,使得移动充电桩的无线充电发射模块与电动汽车尾部后侧面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匹配对准,进行无线充电;步骤S5:归还时,用户将电动汽车行驶到任一充电点,通过终端APP与租赁子系统建立连接,并上报充电信息;步骤S6:租赁子系统根据存储的用户信息、租赁信息和充电信息,计算充电费用,并将充电费用反馈给终端APP;步骤S7:用户根据反馈的充电费用在终端APP上操作付费,完成充电。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由电动汽车、若干充电点、若干移动充电桩和租赁子系统组成;所述电动汽车与移动充电桩在一定距离内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移动充电桩与租赁子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电动汽车尾部后侧面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所述电动汽车尾部底面设置有一抽拉卡座;每一所述充电点均设置有若干移动充电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系统无需在整条线路铺设无线电能发射装置,仅需对现有各个加油站或服务站进行改进,配置若干个移动充电桩即可实现边行驶遍充电,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易于实现,真正的实现了电动汽车自由充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充电系统,如图1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电动汽车11、若干充电点、若干移动充电桩12和租赁子系统13;所述电动汽车11与移动充电桩12在一定距离内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移动充电桩12与租赁子系统13通信连接;所述电动汽车11尾部后侧面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4,所述电动汽车11尾部底面设置有一抽拉卡座15;每一所述充电点均设置有若干移动充电桩12。具体地,作为一个可执行方案,所述移动充电桩12包括长方形壳体,所述长方形壳体上还设置有提手16,所述长方形壳体内设置有电源模块、电池和无线充电发射模块17,所述电源模块和无线充电发射模块17均与电池电性连接。具体地,作为一个可执行方案,所述移动充电桩可拆卸地设置于电动汽车尾部后侧面。具体地,作为一个可执行方案,所述移动充电桩所携带的电量范围为10~18度电。以一度电可行驶5~6公里来算,该移动充电桩所携带的电量也可支持电动汽车行驶50~60公里,充分的解决了电动汽车受距离限制的问题。具体地,作为一个可执行方案,所述充电点为长途服务站点或城市加油站。本专利技术仅需对现有长途服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汽车、若干充电点、若干移动充电桩和租赁子系统;所述电动汽车与移动充电桩在一定距离内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移动充电桩与租赁子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电动汽车尾部后侧面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所述电动汽车尾部底面设置有一抽拉卡座;每一所述充电点均设置有若干移动充电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汽车、若干充电点、若干移动充电桩和租赁子系统;所述电动汽车与移动充电桩在一定距离内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移动充电桩与租赁子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电动汽车尾部后侧面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所述电动汽车尾部底面设置有一抽拉卡座;每一所述充电点均设置有若干移动充电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充电桩包括长方形壳体,所述长方形壳体上还设置有提手,所述长方形壳体内设置有电源模块、电池和无线充电发射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和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均与电池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充电桩可拆卸地设置于电动汽车尾部后侧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充电桩所携带的电量范围为10~18度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点为长途服务站点或城市加油站。6.基于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充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丹林桂江卢贵宗杨凤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新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