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打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1529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打捆机,属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集料机构、输送机构、打捆机构和送绳机构,集料机构包括集料组件、切断组件和压实组件,切断组件位于集料组件的上方,压实组件位于切断组件的后部,打捆机构包括限料组件、打捆组件和张力检测组件,限料组件与输送机构连接,打捆组件安装在限料组件的旁侧,张力检测组件与打捆组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摄像头、张力传感器、光栅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能够方便使用者及时掌握设备工作状态,集料机构和输送机构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物料卡死的情况发生。

A Straw Bund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打捆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秸秆打捆机。
技术介绍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但是,秸秆较为松散且堆叠后较为蓬松,不利于运输,因此,秸秆在运输前,需要先用打捆机打捆,但是现有的秸秆打捆机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有的秸秆打捆机的在使用时,其前端的喂料机构没有自动检测和缓冲装置,容易导致前端喂料机构卡死和损坏,从而导致打捆机无法使用;第二,现有的秸秆打捆机在各个工作步骤中没有设置相应的监测设备,导致使用者在驾驶设备工作时还需要不断的查看其内部设备是否在正常工作,从而影响使用者的注意力;第三,现有的秸秆打捆机在使用时,当完成一个秸秆垛打捆后,喂料机构要停止向打捆机构继续喂料,同时,打捆机构打开,将完成打捆的秸秆堆卸下,在该过程中会影响打捆工作的持续进行,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打捆机,以解决现有技术打捆机的喂料机构容易卡死以及需要人工检查设备工作状态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秸秆打捆机,包括机架、集料机构、输送机构、打捆机构和送绳机构,所述集料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前端,所述输送机构安装在机架内且输送机构位于集料机构的后端,所述打捆机构安装在机架内且打捆机构位于输送机构的后部,所述送绳机构安装在机架内,所述集料机构包括集料组件、切断组件和压实组件,所述切断组件位于集料组件的上方,所述压实组件位于切断组件的后部,所述打捆机构包括限料组件、打捆组件和张力检测组件,所述限料组件与输送机构连接,所述打捆组件安装在限料组件的旁侧,所述张力检测组件与打捆组件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集料组件包括集料板、两个凸块、两个压力传感器和若干个集料齿,所述集料板呈水平设置在机架的下端,两个所述凸块分别安装在集料板的两端,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与凸块滑动配合,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机架的两侧且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与两个凸块连接,若干个所述集料齿呈等间距安装在集料板的一侧。进一步,所述切断组件包括切断轴、若干个切刀和若干个挡料齿,所述切断轴呈水平设置且切断轴的两端均与机架转动连接,若干个所述切刀呈螺旋分布在切断轴的侧壁上且每个切刀均与切断轴铰接,每两个相邻的切刀之间均设有若干个呈螺旋分布的推料杆,所有切刀和所有推料杆均与集料齿交错设置,所述若干个挡料齿均与机架固定连接,且若干个挡料齿呈等间距设置,所有切刀和所有推料杆均与挡料齿交错设置。进一步,所述压实组件包括压实辊和压实电机,所述压实辊呈水平设置在集料板的上方且压实辊的两端均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压实辊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推料块,所述压实电机安装在机架的一侧且压实电机的输出端与压实辊的一端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槽、绞龙、送料风机和输送通道,所述输送槽位于压实辊的后方,所述绞龙呈水平安装在输送槽内,所述送料风机安装在输送槽一端的下方,所述输送通道的下端与送料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输送通道的另一端与机架的顶部连接。进一步,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一传动轮和两个第二传动轮,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分别安装在切断轴和压实辊的一端,两个第二传动轮分别安装在压实辊和绞龙的一端,两个第一传动轮之间和两个第二传动轮之间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进一步,所述限料组件包括限料槽、限料电机、两个限料辊和两个限料齿轮,所述限料槽位于机架内且限料槽与输送通道连通,所述限料槽的槽底呈倾斜设置且限料槽槽底的中部均高于两侧,所述限料槽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两个限料辊分别安装在出料口的上方和下方,两个限料齿轮分别安装在两个限料辊的一端,且两个限料齿轮相啮合,所述限料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且限料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限料辊的一端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张力检测组件包括张力辊、两个滑动槽、两个限位块和两个张力传感器,所述机架的后部设有打捆腔,所述张力辊呈水平设置在打捆腔内,两个滑动槽分别位于机架的两侧,两个限位块分别与张力辊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张力传感器分别安装在两个滑动槽的旁侧且两个张力传感器均与限位块连接。进一步,所述机架的下端设有两个移动轮和两个支撑轮,两个支撑轮分别安装在集料组件的两侧,所述集料组件的上方设有摄像头,所述打捆腔内设有若干个呈线性分布的光栅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技术中设置了集料组件,在工作中,通过压实辊转动将压实辊和集料板之间的秸秆压实并将秸秆向后输送,当集料组件处秸秆过多时,通过凸块和滑槽的滑动配合能够使得集料板向下移动,从而增大集料板与压实辊之间的空间,能够有效的防止集料组件发生卡死的情况,其次,通过两个压力传感器的设置能够检测到集料板受到的压力,当集料组件处的秸秆过多,会使得集料板受到的压力增大,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能够及时的提醒使用者集料组件处的工作状况,若压力值过大,及时停机处理能够有效的避免集料机构出现卡死或者损坏的情况发生。其二,本技术中设置了输送机构,通过绞龙转动将秸秆向输送通道输送,再通过送料风机提供动力输送,使得秸秆沿输送通道进入限料槽内,通过限料槽能够暂时储存秸秆,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完成秸秆打捆后,能够暂时将秸秆储存在限料槽内,从而使得在卸下完成打捆的秸秆时,集料机构与输送机构能够继续工作,从而能够提高秸秆打捆机的工作效率。其三,本技术中设置了切断组件,其中,所有切刀均与切断轴铰接,且两者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能够保证切刀对秸秆的切断作用,螺栓的轴线与切断轴相平行,使得当集料机构处秸秆较多或发生卡死时,阻力较大时使得切刀能够转动,从而能够避免切刀断裂,防止设备损坏。其四,本技术中在集料组件的上方设置了摄像头,能够通过摄像头拍摄集料机构的工作状况供使用者观看,同时,打捆腔内设置了若干个光栅传感器,通过光栅传感器能够及时检测到打捆腔内秸秆捆的直径,从而供使用者及时知道秸秆打捆的状况,其中,在打捆组件上还设置了张力检测组件,通过张力传感器能够及时检测到打捆组件的工作状况,若张力传感器检测到张力过大,则说明秸秆捆的直径过大或者打捆组件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提醒使用者进行检修,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便于使用者掌握设备工作状况,出现故障能够及时提醒使用者进行检修,能够防止设备过度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中限料组件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正视图;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机架1,集料机构2,集料组件2a,集料板2a1,凸块2a2,压力传感器2a3,集料齿2a4,切断组件2b,切断轴2b1,切刀2b2,挡料齿2b3,推料杆2b4,压实组件2c,压实辊2c1,压实电机2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打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集料机构(2)、输送机构(3)、打捆机构(4)和送绳机构,所述集料机构(2)设置在机架(1)的前端,所述输送机构(3)安装在机架(1)内且输送机构(3)位于集料机构(2)的后端,所述打捆机构(4)安装在机架(1)内且打捆机构(4)位于输送机构(3)的后部,所述送绳机构安装在机架(1)内,所述集料机构(2)包括集料组件(2a)、切断组件(2b)和压实组件(2c),所述切断组件(2b)位于集料组件(2a)的上方,所述压实组件(2c)位于切断组件(2b)的后部,所述打捆机构(4)包括限料组件(4a)、打捆组件(4b)和张力检测组件(4c),所述限料组件(4a)与输送机构(3)连接,所述打捆组件(4b)安装在限料组件(4a)的旁侧,所述张力检测组件(4c)与打捆组件(4b)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打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集料机构(2)、输送机构(3)、打捆机构(4)和送绳机构,所述集料机构(2)设置在机架(1)的前端,所述输送机构(3)安装在机架(1)内且输送机构(3)位于集料机构(2)的后端,所述打捆机构(4)安装在机架(1)内且打捆机构(4)位于输送机构(3)的后部,所述送绳机构安装在机架(1)内,所述集料机构(2)包括集料组件(2a)、切断组件(2b)和压实组件(2c),所述切断组件(2b)位于集料组件(2a)的上方,所述压实组件(2c)位于切断组件(2b)的后部,所述打捆机构(4)包括限料组件(4a)、打捆组件(4b)和张力检测组件(4c),所述限料组件(4a)与输送机构(3)连接,所述打捆组件(4b)安装在限料组件(4a)的旁侧,所述张力检测组件(4c)与打捆组件(4b)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组件(2a)包括集料板(2a1)、两个凸块(2a2)、两个压力传感器(2a3)和若干个集料齿(2a4),所述集料板(2a1)呈水平设置在机架(1)的下端,两个所述凸块(2a2)分别安装在集料板(2a1)的两端,所述机架(1)上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与凸块(2a2)滑动配合,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2a3)分别安装在机架(1)的两侧且两个压力传感器(2a3)分别与两个凸块(2a2)连接,若干个所述集料齿(2a4)呈等间距安装在集料板(2a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秸秆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组件(2b)包括切断轴(2b1)、若干个切刀(2b2)和若干个挡料齿(2b3),所述切断轴(2b1)呈水平设置且切断轴(2b1)的两端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若干个所述切刀(2b2)呈螺旋分布在切断轴(2b1)的侧壁上且每个切刀(2b2)均与切断轴(2b1)铰接,每两个相邻的切刀(2b2)之间均设有若干个呈螺旋分布的推料杆(2b4),所有切刀(2b2)和所有推料杆(2b4)均与集料齿(2a4)交错设置,所述若干个挡料齿(2b3)均与机架(1)固定连接,且若干个挡料齿(2b3)呈等间距设置,所有切刀(2b2)和所有推料杆(2b4)均与挡料齿(2b3)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秸秆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组件(2c)包括压实辊(2c1)和压实电机(2c2),所述压实辊(2c1)呈水平设置在集料板(2a1)的上方且压实辊(2c1)的两端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压实辊(2c1)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推料块(2c3),所述压实电机(2c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官培郑凤菊张春雨张静波乔印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