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0989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9:46
一种显示装置。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低功耗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在显示区中的具有多晶半导体层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和在显示区中的具有氧化物半导体层的第二薄膜晶体管,由此实现了低功耗,其中,设置在弯曲区中的至少一个开口与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的多个接触孔中的一个接触孔具有相同的深度,由此通过同一工艺形成开口和接触孔,因此工艺得以简化。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能够实现低功耗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已经开发出作为信息和通信时代的核心技术并且用于将各种类型的信息显示在屏幕上的图像显示装置,使得图像显示装置更薄、更轻、便携并表现出高性能。结果,具有比阴极射线管(CRT)低的质量和体积的平板显示装置已经受到了极大关注。此平板显示装置的代表性示例可以包括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显示面板(PDP)装置、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和电泳显示(ED)装置。随着个人电子装置的积极发展,已经开发出便携式和/或可穿戴的平板显示装置。为了被应用于便携式和/或可穿戴的装置,需要能够实现低功耗的显示装置。然而,迄今为止开发的显示装置难以实现低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不足而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实现低功耗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额外优点、目的和特征将在随后的描述中部分阐述,并且对于阅读了下文后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部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得知。可以通过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本文中体现和广义描述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在显示区中的具有多晶半导体层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和在显示区中的具有氧化物半导体层的第二薄膜晶体管,由此实现了低功耗,其中,设置在弯曲区中的至少一个开口与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的多个接触孔中的一个接触孔具有相同的深度,由此通过同一工艺形成开口和接触孔,因此工艺得以简化。要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总体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二者都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旨在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其它说明。附图说明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被并入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了沿着图1的线“I-I’”截取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3A和图3B是示出了设置在图1中示出的显示区中的子像素的平面图;图4A和图4B是示出了设置在图1中示出的弯曲区中的信号链路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图5A和图5B是例示了图1中示出的显示装置的每个子像素的电路图;图6是示出了图5B中示出的子像素的平面图;图7是示出了沿着图6的线II-II’、III-III’、IV-IV’、V-V’和VI-VI’截取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8A和图8B是示出了图7中示出的弯曲区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截面图;以及图9A至图9M是例示了制造图7中示出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详细参照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例示了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和图2中示出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0、扫描驱动器202和数据驱动器204。显示面板200被划分成设置在基板101上的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设置的非显示区NA。基板101由表现出高柔性的塑料材料制成,借此基板101能够弯曲。例如,基板101可以由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碳酸酯(PC)、聚酯砜(PES)、聚丙烯酸酯(PAR)、聚砜(PSF)或环烯烃共聚物(COC)制成。显示区AA通过按矩阵形式排列的单位像素来显示图像。每个单位像素可以包括红色(R)、绿色(G)和蓝色(B)子像素PXL。另选地,每个单位像素可以包括红色(R)、绿色(G)、蓝色(B)和白色(W)子像素。例如,如图3A中所示,红色(R)、绿色(G)和蓝色(B)子像素可以沿着同一虚构水平线排列。另选地,如图3B中所示,红色(R)、绿色(G)和蓝色(B)子像素可以彼此间隔开,以便形成虚构的三角形结构。每个子像素都包括具有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薄膜晶体管或具有多晶半导体层的薄膜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薄膜晶体管和具有多晶半导体层的薄膜晶体管表现出比具有非晶半导体层的薄膜晶体管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因此,能够实现高分辨率和低功耗。数据驱动器204或扫描驱动器20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NA中。扫描驱动器202驱动显示面板200的扫描线。使用具有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薄膜晶体管或具有多晶半导体层的薄膜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来配置扫描驱动器202。扫描驱动器202的薄膜晶体管在与用于形成设置在显示区AA中的每个子像素处的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的工艺相同的工艺中同时形成。数据驱动器204驱动显示面板200的数据线。数据驱动器204以芯片形式安装在基板101上,或者以芯片形式安装在信号传输膜206上。数据驱动器204附接于显示面板200的非显示区NA。如图4A和图4B中所示,多个信号焊盘PAD在非显示区NA中被设置成与信号传输膜206电连接。从数据驱动器204、扫描驱动器202、供电单元(未例示)和定时控制器(未例示)生成的驱动信号经由信号焊盘PAD被供应到设置在显示区AA中的信号线。非显示区NA包括弯曲区BA,弯曲区BA使得显示面板200能够弯曲或折叠。弯曲区BA是被弯曲以便在显示区AA的后表面上放置诸如信号焊盘PAD、扫描驱动器202和数据驱动器204这样的非显示区的区域。如图1中所示,弯曲区BA设置在位于显示区AA和数据驱动器204之间的非显示区NA的上部中。另选地,弯曲区BA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NA的上部、下部、左部或右部中的至少一个中。结果,显示区AA与显示装置的整个屏幕的面积比被最大化,并且非显示区NA与显示装置的整个屏幕的面积比被最小化。设置在弯曲区BA中的信号链路LK将信号焊盘PAD与设置在显示区AA中的信号线连接。在信号链路LK在弯曲方向BD上形成为直线的情况下,最大的弯曲应力可以被施加到信号链路LK,由此信号链路LK会破裂或断开。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信号链路LK被配置为在与弯曲方向BD交叉的方向上具有宽的区域,以便使施加到信号链路LK的弯曲应力最小化。为此,如图4A中所示,信号链路LK可以形成为Z字形状或正弦波形状。另选地,如图4B中所示,信号连接LK可以形成为多个空心菱形连接成一条线的形状。另外,如图2中所示,至少一个开口212设置在弯曲区BA中,使得弯曲区BA能容易地弯曲。通过去除设置在弯曲区BA中并且形成弯曲区BA中的裂缝的多个无机介电层210来形成开口212。具体地,当基板101弯曲时,弯曲应力被连续施加到设置在弯曲区BA中的无机介电层210。由于无机介电层210表现出的弹性低于有机介电材料,因此在无机介电层210中可能容易形成裂缝。形成在无机介电层210中的裂缝沿着无机介电层210扩展到显示区AA,从而引起线路缺陷和器件驱动劣化。因此,在弯曲区BA中设置至少一个平整层208,该平整层208由表现出的弹性比无机介电层210高的有机介电材料制成。平整层208能够减小当基板101弯曲时产生的弯曲应力,由此能够防止形成裂缝。通过与用于形成设置在显示区AA中的多个接触孔中的至少一个的掩模工艺相同的掩模工艺来形成弯曲区BA中的开口212,由此能够简化结构和工艺。具有简化的结构和工艺的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基板,该基板具有显示区和弯曲区;第一薄膜晶体管,该第一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具有第一半导体层、第一源电极和第一漏电极;第二薄膜晶体管,该第二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具有第二半导体层、第二源电极和第二漏电极;第一源极接触孔和第一漏极接触孔,该第一源极接触孔和第一漏极接触孔是穿过在所述第一源电极和所述第一漏电极中的对应的那个电极和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之间设置的至少一层无机介电膜形成的;第二源极接触孔和第二漏极接触孔,该第二源极接触孔和所述第二漏极接触孔是穿过在所述第二源电极和所述第二漏电极中的对应的那个电极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之间设置的至少一层无机介电膜形成的;以及至少一个开口,该至少一个开口设置在所述弯曲区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与所述第一源极接触孔、所述第一漏极接触孔、所述第二源极接触孔和所述第二漏极接触孔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相同的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19 KR 10-2017-01750821.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基板,该基板具有显示区和弯曲区;第一薄膜晶体管,该第一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具有第一半导体层、第一源电极和第一漏电极;第二薄膜晶体管,该第二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具有第二半导体层、第二源电极和第二漏电极;第一源极接触孔和第一漏极接触孔,该第一源极接触孔和第一漏极接触孔是穿过在所述第一源电极和所述第一漏电极中的对应的那个电极和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之间设置的至少一层无机介电膜形成的;第二源极接触孔和第二漏极接触孔,该第二源极接触孔和所述第二漏极接触孔是穿过在所述第二源电极和所述第二漏电极中的对应的那个电极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之间设置的至少一层无机介电膜形成的;以及至少一个开口,该至少一个开口设置在所述弯曲区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与所述第一源极接触孔、所述第一漏极接触孔、所述第二源极接触孔和所述第二漏极接触孔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相同的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包括: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的深度与所述第二源极接触孔和所述第二漏极接触孔相同;以及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的深度比所述第一源极接触孔和所述第一漏极接触孔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上层间介电膜,该上层间介电膜设置在所述第二源电极和所述第二漏电极中的每一个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之间;以及下栅极介电膜、第一下层间介电膜、第二下层间介电膜以及上缓冲层,该下栅极介电膜、第一下层间介电膜、第二下层间介电膜以及上缓冲层依次层叠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源极接触孔和所述第一漏极接触孔是穿过所述下栅极介电膜、所述第一下层间介电膜、所述第二下层间介电膜、所述上缓冲层和所述上层间介电膜形成的,以便暴露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并且所述第二源极接触孔和所述第二漏极接触孔是穿过所述上层间介电膜形成的,以便暴露所述第二半导体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多缓冲层,该多缓冲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以及下缓冲层,该下缓冲层设置在所述多缓冲层上,其中,所述第一开口是穿过设置在所述弯曲区中的所述上层间介电膜形成的,所述第二开口是穿过设置在所述弯曲区中的所述多缓冲层、所述下缓冲层、所述下栅极介电膜、所述第一下层间介电膜、所述第二下层间介电膜和所述上缓冲层形成的,并且所述弯曲区中的所述基板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暴露。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源电极和所述第二源电极与所述第一漏电极和所述第二漏电极形成在同一平面中即形成在所述上层间介电膜上,并且由与所述第一漏电极和所述第二漏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存储下电极,该存储下电极设置在所述下栅极介电膜上;以及存储上电极,该存储上电极与所述存储下电极在其间设置有所述第一下层间介电膜的状态下交叠,其中,所述存储下电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栅电极形成在同一平面中,并且由与所述第一栅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有机发光器件,该有机发光器件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连接;低电位供给线,该低电位供给线与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阴极连接;以及高电位供给线,该高电位供给线与所述低电位供给线交叠地设置,其中,所述低电位供给线或所述高电位供给线中的至少一个被设置成网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平整层,该第一平整层设置在所述上层间介电膜上;像素连接电极,该像素连接电极在所述第一平整层上设置成与所述第二源电极接触;以及第二平整层,该第二平整层被设置成覆盖所述像素连接电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低电位供给线包括彼此交叉的第一低电位供给线和第二低电位供给线,并且所述高电位供给线包括第一高电位供给线和第二高电位供给线,所述第一高电位供给线与所述第一低电位供给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高电位供给线与所述第二低电位供给线在其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平整层的状态下交叠。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低电位供给线与所述像素连接电极形成在同一平面中,并且由与所述像素连接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所述第二高电位供给线与所述第二源电极和所述第二漏电极形成在同一平面中,并且由与所述第二源电极和所述第二漏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信号链路,该信号链路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开口暴露的所述弯曲区中的所述基板上被设置成接触所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京男郑裕澔金东瑛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