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港口自动化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094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港口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控制盒、测绘组件、底座和第三连接组件,所述控制盒包括前板、侧板、后板、上盖板、下盖板、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抵压组件,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各设置有一个,且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前后设置,所述侧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前板和后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控制盒组件的拼接和拆卸,结构简单,同时起到减震缓冲作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减震效果,对电器元件进行保护;有利于调节北斗测绘仪的高度;有利于调节两组测绘组件之间的距离,同时便于安装和连接多组测绘组件,提高测绘精度。

An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for Beidou 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北斗港口自动化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北斗港口自动化监测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北斗港口自动化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港口是位于海,江,河,湖,水库沿岸,具有水路联运设备以及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应用于港口的监测系统一般包括测绘装置等,但是现有的基于北斗港口自动化监测系统存在以下缺陷:控制盒组件不便于拼接和拆卸;不利于提高减震效果,对电器元件无法进行保护;不利于调节北斗测绘仪的高度;不利于调节两组测绘组件之间的距离,同时不便于安装和连接多组测绘组件,测绘精度低;针对这种缺陷,所以我们设计一种基于北斗港口自动化监测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港口自动化监测系统,控制盒组件的拼接和拆卸,结构简单,同时起到减震缓冲作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减震效果,对电器元件进行保护;有利于调节北斗测绘仪的高度;有利于调节两组测绘组件之间的距离,同时便于安装和连接多组测绘组件,提高测绘精度。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北斗港口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控制盒、测绘组件、底座和第三连接组件,所述控制盒包括前板、侧板、后板、上盖板、下盖板、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抵压组件,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各设置有一个,且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前后设置,所述侧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前板和后板的两侧,所述上盖板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侧板连接,所述下盖板通过卡扣与前板和后板连接,所述上盖板的底部安装有抵压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两组测绘组件,且两组所述测绘组件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卡块a、第一螺栓孔a、卡槽a、第二螺栓孔a、卡槽b、第二螺栓孔b、第一螺栓、卡块b和第一螺栓孔b,所述侧板的一端对应两侧均安装有卡块a,且卡块a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栓孔a,所述第一螺栓孔a贯穿至卡块a另一侧,所述侧板的另一端对应两侧均安装有卡块b,且卡块b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栓孔b,所述第一螺栓孔b贯穿至卡块b另一侧;其中,所述卡块a和卡块b尺寸相同;所述后板的对应两侧两端对称开设有卡槽a,且卡槽a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栓孔a,所述卡槽a与卡块a为配合结构,所述前板的对应两侧两端对称开设有卡槽b,且卡槽b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栓孔b,所述侧板通过卡块a与卡槽a卡接,所述侧板通过卡块b与卡槽b卡接,所述第一螺栓设置有四个,且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一螺栓孔a与第二螺栓孔a螺纹连接,且另外两个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一螺栓孔b与第二螺栓孔b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螺栓、滑槽、减震弹簧、第三螺栓孔a、滑块和第三螺栓孔b,所述侧板的内侧中间位置处一端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螺栓孔a,所述滑槽的底部垂直固定有减震弹簧;其中,所述减震弹簧的内径比第三螺栓孔a的内径大1cm;所述上盖板的对应两侧中间位置处顶端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螺栓孔b,且第三螺栓孔b贯穿至滑块另一侧,所述上盖板通过滑块卡接在滑槽内部,且滑块的底部与减震弹簧顶部接触,所述第二螺栓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三螺栓孔b与第三螺栓孔a螺纹连接;所述抵压组件包括上固定板、限位杆、下固定板、缓冲垫、连接杆、限位孔和复位弹簧a,所述上盖板的内侧两端对称安装有上固定板,且上固定板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限位杆,所述下固定板设置有两个,所述下固定板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贯穿至下固定板底部,两个所述下固定板通过限位孔套接在两个所述限位杆外侧,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通过复位弹簧a连接,且复位弹簧a套接在限位杆的外侧,所述下固定板的底部两端对称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之间通过缓冲垫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板包括安装孔、把手、显示屏安装槽和按钮槽,所述前板的一侧两端对称开设有安装孔,且前板的一侧两端对称安装有把手,所述前板的一侧中心处开设有显示屏安装槽,所述前板的一侧开设有四个按钮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盖板的对应两端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挂钩,且挂钩通过扭力弹簧与下盖板连接,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的内侧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卡接槽,所述下盖板通过挂钩与卡接槽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测绘组件包括卡座、升降组件和顶板,所述底座的顶部与卡座滑动连接,所述卡座的顶部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伺服电机、螺纹杆、固定杆和螺纹孔,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卡座顶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螺纹杆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底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端通过轴承与顶板底部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呈工字形形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板的顶部安装有北斗测绘仪,所述北斗测绘仪的内部安装有无线网络模块,所述控制盒的内部安装有存储器,所述北斗测绘仪通过无线网络模块与存储器信号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矩形套管、第二矩形套管、套孔、卡纽和复位弹簧b,所述顶板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矩形套管,所述第一矩形套管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套孔,所述第二矩形套管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第二矩形套管的底部内壁等距离安装有若干个复位弹簧b,所述复位弹簧b的另一端安装有卡纽,且所述卡纽穿过通孔与外部空气接触,所述第二矩形套管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测绘组件所属的顶板一端第一矩形套管插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孔等距离开设的距离值等于通孔等距离开设的距离值。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将侧板上的卡块a和卡块b对应的卡接在卡槽a和卡槽b的内部,其中两个第一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一螺栓孔a与第二螺栓孔a螺纹连接,其中另外两个第一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一螺栓孔b与第二螺栓孔b螺纹连接,再将上盖板上的滑块卡接在滑槽的内部,将第二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三螺栓孔b与第三螺栓孔a螺纹连接,且滑块的底部与减震弹簧顶部接触,上盖板受到挤压时,滑块对减震弹簧进行挤压,减震弹簧起到缓冲作用,该过程,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拧动,实现组件的拼接和拆卸,结构简单,同时起到减震缓冲作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2.上盖板受到挤压时,通过上固定板带动限位杆向下移动,同时使缓冲垫抵压到电器元件,起到缓冲作用,同时通过连接杆带动下固定板向上移动,使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的复位弹簧a受力压缩,起到减震作用,该过程,有利于提高减震效果,对电器元件进行保护;3.通过卡座在底座上滑动,从而带动测绘组件移动,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由于螺纹杆与固定杆上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带动固定杆升降,带动顶板升降,该过程,有利于调节北斗测绘仪的高度;4.第二矩形套管的两端插接在两组升降组件所属顶板一端的第一矩形套管插接,同时通过按压卡纽,使卡纽对复位弹簧b进行压缩,再将第二矩形套管再第一矩形套管内移动,由于套孔等距离开设的距离值等于通孔等距离开设的距离值,便于卡纽与套孔配合使用,当套孔与通孔对应时,复位弹簧b的弹力作用,使卡纽依次穿过通孔和套孔,该过程,有利于调节两组测绘组件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北斗港口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盒、测绘组件(9)、底座(10)和第三连接组件(11),所述控制盒包括前板(1)、侧板(2)、后板(3)、上盖板(4)、下盖板(5)、第一连接组件(6)、第二连接组件(7)和抵压组件(8),所述前板(1)和所述后板(3)各设置有一个,且所述前板(1)和所述后板(3)前后设置,所述侧板(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2)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组件(6)连接前板(1)和后板(3)的两侧,所述上盖板(4)通过第二连接组件(7)与侧板(2)连接,所述下盖板(5)通过卡扣与前板(1)和后板(3)连接,所述上盖板(4)的底部安装有抵压组件(8),所述底座(10)的顶部安装有两组测绘组件(9),且两组所述测绘组件(9)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组件(1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6)包括卡块a(61)、第一螺栓孔a(62)、卡槽a(63)、第二螺栓孔a(64)、卡槽b(65)、第二螺栓孔b(66)、第一螺栓(67)、卡块b(68)和第一螺栓孔b(69),所述侧板(2)的一端对应两侧均安装有卡块a(61),且卡块a(6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栓孔a(62),所述第一螺栓孔a(62)贯穿至卡块a(61)另一侧,所述侧板(2)的另一端对应两侧均安装有卡块b(68),且卡块b(6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栓孔b(69),所述第一螺栓孔b(69)贯穿至卡块b(68)另一侧;其中,所述卡块a(61)和卡块b(68)尺寸相同;所述后板(3)的对应两侧两端对称开设有卡槽a(63),且卡槽a(6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栓孔a(64),所述卡槽a(63)与卡块a(61)为配合结构,所述前板(1)的对应两侧两端对称开设有卡槽b(65),且卡槽b(65)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栓孔b(66),所述侧板(2)通过卡块a(61)与卡槽a(63)卡接,所述侧板(2)通过卡块b(68)与卡槽b(65)卡接,所述第一螺栓(67)设置有四个,且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螺栓(67)的一端穿过第一螺栓孔a(62)与第二螺栓孔a(64)螺纹连接,且另外两个所述第一螺栓(67)的一端穿过第一螺栓孔b(69)与第二螺栓孔b(66)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包括第二螺栓(71)、滑槽(72)、减震弹簧(73)、第三螺栓孔a(74)、滑块(75)和第三螺栓孔b(76),所述侧板(2)的内侧中间位置处一端开设有滑槽(72),且滑槽(72)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螺栓孔a(74),所述滑槽(72)的底部垂直固定有减震弹簧(73);其中,所述减震弹簧(73)的内径比第三螺栓孔a(74)的内径大1cm;所述上盖板(4)的对应两侧中间位置处顶端安装有滑块(75),所述滑块(75)的一侧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螺栓孔b(76),且第三螺栓孔b(76)贯穿至滑块(75)另一侧,所述上盖板(4)通过滑块(75)卡接在滑槽(72)内部,且滑块(75)的底部与减震弹簧(73)顶部接触,所述第二螺栓(71)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螺栓(71)的一端穿过第三螺栓孔b(76)与第三螺栓孔a(74)螺纹连接;所述抵压组件(8)包括上固定板(81)、限位杆(82)、下固定板(83)、缓冲垫(84)、连接杆(85)、限位孔(86)和复位弹簧a(87),所述上盖板(4)的内侧两端对称安装有上固定板(81),且上固定板(8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限位杆(82),所述下固定板(83)设置有两个,所述下固定板(83)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孔(86),且限位孔(86)贯穿至下固定板(83)底部,两个所述下固定板(83)通过限位孔(86)套接在两个所述限位杆(82)外侧,所述上固定板(81)与下固定板(83)之间通过复位弹簧a(87)连接,且复位弹簧a(87)套接在限位杆(82)的外侧,所述下固定板(83)的底部两端对称安装有连接杆(85),所述连接杆(85)的底端之间通过缓冲垫(8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港口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盒、测绘组件(9)、底座(10)和第三连接组件(11),所述控制盒包括前板(1)、侧板(2)、后板(3)、上盖板(4)、下盖板(5)、第一连接组件(6)、第二连接组件(7)和抵压组件(8),所述前板(1)和所述后板(3)各设置有一个,且所述前板(1)和所述后板(3)前后设置,所述侧板(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2)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组件(6)连接前板(1)和后板(3)的两侧,所述上盖板(4)通过第二连接组件(7)与侧板(2)连接,所述下盖板(5)通过卡扣与前板(1)和后板(3)连接,所述上盖板(4)的底部安装有抵压组件(8),所述底座(10)的顶部安装有两组测绘组件(9),且两组所述测绘组件(9)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组件(1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6)包括卡块a(61)、第一螺栓孔a(62)、卡槽a(63)、第二螺栓孔a(64)、卡槽b(65)、第二螺栓孔b(66)、第一螺栓(67)、卡块b(68)和第一螺栓孔b(69),所述侧板(2)的一端对应两侧均安装有卡块a(61),且卡块a(6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栓孔a(62),所述第一螺栓孔a(62)贯穿至卡块a(61)另一侧,所述侧板(2)的另一端对应两侧均安装有卡块b(68),且卡块b(6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栓孔b(69),所述第一螺栓孔b(69)贯穿至卡块b(68)另一侧;其中,所述卡块a(61)和卡块b(68)尺寸相同;所述后板(3)的对应两侧两端对称开设有卡槽a(63),且卡槽a(6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栓孔a(64),所述卡槽a(63)与卡块a(61)为配合结构,所述前板(1)的对应两侧两端对称开设有卡槽b(65),且卡槽b(65)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栓孔b(66),所述侧板(2)通过卡块a(61)与卡槽a(63)卡接,所述侧板(2)通过卡块b(68)与卡槽b(65)卡接,所述第一螺栓(67)设置有四个,且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螺栓(67)的一端穿过第一螺栓孔a(62)与第二螺栓孔a(64)螺纹连接,且另外两个所述第一螺栓(67)的一端穿过第一螺栓孔b(69)与第二螺栓孔b(66)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包括第二螺栓(71)、滑槽(72)、减震弹簧(73)、第三螺栓孔a(74)、滑块(75)和第三螺栓孔b(76),所述侧板(2)的内侧中间位置处一端开设有滑槽(72),且滑槽(72)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螺栓孔a(74),所述滑槽(72)的底部垂直固定有减震弹簧(73);其中,所述减震弹簧(73)的内径比第三螺栓孔a(74)的内径大1cm;所述上盖板(4)的对应两侧中间位置处顶端安装有滑块(75),所述滑块(75)的一侧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螺栓孔b(76),且第三螺栓孔b(76)贯穿至滑块(75)另一侧,所述上盖板(4)通过滑块(75)卡接在滑槽(72)内部,且滑块(75)的底部与减震弹簧(73)顶部接触,所述第二螺栓(71)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螺栓(71)的一端穿过第三螺栓孔b(76)与第三螺栓孔a(74)螺纹连接;所述抵压组件(8)包括上固定板(81)、限位杆(82)、下固定板(83)、缓冲垫(84)、连接杆(85)、限位孔(86)和复位弹簧a(87),所述上盖板(4)的内侧两端对称安装有上固定板(81),且上固定板(81)的底部中间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晨光柯福阳任牧星汪娇周益江青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星宇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