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080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避免旋转角度有限影响其进风量的最大值有限。该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包括对应炉头引射管的引风口的风门片,其中,所述风门片为上下式风门片,所述上下式风门片包括片体、设置在所述片体上的阀口以及沿风门片上下方向设置的长滑槽,所述长滑槽与所述引射管的燃气喷嘴配合,以容许所述上下式风门片上下滑动遮挡引风口,调节引风口的大小。

Gas stove air intake regul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家用燃气灶多用左右式风门片来控制一次进风量的多少,以影响火焰的大小,但是左右式风门片由于是左右同向调整,主副进风口的两片风门片之间容易发生碰撞、干涉,且由于旋转角度有限影响其进风量的最大值有限。申请公布号为CN104019473A、公布号为CN106152186A、公告号为CN2869625Y的专利文献分别涉及左右式风门片。公告号为CN2869625Y的专利文献公布一种调节燃气灶风门的装置,其包括设置在燃气灶的引射管入风口处的风门片,所述风门片的周边至少有一段以风门片的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圆弧边,圆弧边沿周向开有间隔均匀的锯形齿,该圆弧边通过其上的锯形齿与一蜗杆啮合,蜗杆通过蜗杆固定机构安装在燃气灶内,且其下端伸出燃气灶底壳外。其同样存在前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避免旋转角度有限影响其进风量的最大值有限。一种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包括对应炉头引射管的引风口的两风门片,其中,所述风门片为上下式风门片,所述上下式风门片包括片体、设置在所述片体上的阀口以及沿风门片上下方向设置的长滑槽,所述长滑槽与所述引射管的燃气喷嘴配合,以容许所述上下式风门片上下滑动遮挡引风口,调节引风口的大小。在所述的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风门片均为上下式风门片。在所述的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风门片分别对应炉头的大火引射管、小火引射管的引风口彼此可独立调节地设置。在所述的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门片与所述燃气喷嘴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施加弹力于所述风门片,以保持所述风门片的位置。在所述的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长滑槽与所述燃气喷嘴的配合容许所述上下式风门片进行转动调节。在所述的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引风口为设置在所述引射管的端头的端面引风口,所述引射管还具有设置在其端头的外周侧引风口;所述上下式风门片在其一端还具有折弯部;在所述上下式风门片的一个调节位置,所述折弯部遮挡所述外周侧引风口,并且所述阀口与所述端面引风口完全错开,所述端面引风口由所述片体遮挡。在所述的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弯部设置在所述上下式风门片的顶端。在所述的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下式风门片的下端延伸出手柄。在所述的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阀口与所述引风口的形状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前述方案采用上下式风门片,进风口的两片风门片上下调节,上下式可形成更大的进风口,增加二次进风量。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的调节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所述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元件和排列的具体实例,当然,这些仅仅为例子而已,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例如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或者上面形成,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直接联系的方式形成的实施方式,也可包括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从而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可以不直接联系。另外,这些公开内容中可能会在不同的例子中重复附图标记和/或字母。该重复是为了简要和清楚,其本身不表示要讨论的各实施方式和/或结构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当第一元件是用与第二元件相连或结合的方式描述的,该说明包括第一和第二元件直接相连或彼此结合的实施方式,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元件加入使第一和第二元件间接地相连或彼此结合。如图1所示,炉头1包括炉头腔体10以及连接炉头腔体10的两引射管12、11,引射管12为大火引射管,引射管11为小火引射管。两引射管12、11的端部均包括喷嘴6、5,并且在两引射管12、11的端头121、111分别设置有引风口。在图中示出了端头121的端面上的引风口123。可选的一种设置是在端头121的外周侧设置有外周侧引风口122。燃气灶在被打开进气阀门后,燃气在一定压力下,以一定流速从喷嘴6、5流出,进入各个引射管12、11,在引射管12、11的引风口同时吸入一次空气。在引射管12、11内,燃气与一次空气混合,然后经炉头1的炉头腔体10分配经图中未示出的火头流出,遇到点火火花着火燃烧,形成火焰,燃烧过程再从火焰周围吸引空气助燃,这部分称为二次空气。图1中示出的炉头1的结构仅为示例性的,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不限于此类炉头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包括对应炉头引射管12、11的引风口的两风门片3、4,两风门片3、4为上下式风门片,即可以上下移动调节其位置,而不是在左右方向调节其位置。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仅一个风门片为上下式风门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进风面积,并减少左右调节产生的干涉。以风门片3为例,上下式风门片包括片体32、设置在片体32上的阀口33以及长滑槽35,长滑槽35与引射管12配合,以容许上下式风门片上下滑动调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长滑槽35与引射管12配合是长滑槽35与从引射管12的端面连接延伸出的喷嘴6配合,以此起到简化结构的作用。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长滑槽不限于是如图所示的避让喷嘴的槽,还可以是片体32上的细长槽,其与引射管12的端面上的凸筋配合,也可以起到移动导向的作用。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长滑槽35的形状不限于为如图所示的跑道型形状,例如还可以为U型。同样,风门片4包括片体42、设置在片体42上的阀口43以及长滑槽45,长滑槽45与引射管11配合,以容许上下式风门片沿长滑槽11上下滑动调节。如图2所示,两风门片3、4分别对应炉头的大火引射管、小火引射管的引风口彼此可独立调节地设置,即主、副进风口的风门片单独存在,即便如此,由于两风门片3、4上下移动进行调节,因此更不会存在相互干涉的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风门片3下端的手柄34对风门片3进行上下调节图2中阴影部分大致对应引射管12的引风口123。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风门片3的阀口33与引风口123完全对齐,即完全打开引风口123,此时引射管21得到最大的引射量。当需要减小引射量时,可以向下拉动风门片3,片体32将遮挡部分引风口123。同样地,也可以对风门片4采取类似操作。在一个状态下,将风门片4下拉到最下方的位置,此时,阀口43与其对应的引风口(图中被遮挡没有显示出来)完全错开,关闭引射管11,由引射管12单独提供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风门片的手柄进行上下拉伸调节,可以获得操作方便,工艺简单的效果。风门片3或4的位置保持方式有多种。在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风门片3、4与燃气喷嘴6、5之间设置有弹性件61、51,弹性件51、61施加弹力于风门片3、4,以保持风门片3、4的位置。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风门片3、4通过磁力保持在调节前后的位置上,例如引射管的端头为永磁体,而风门片3、4为磁性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长滑槽35、45与其对应的燃气喷嘴6、5的配合容许风门片3、4进行转动调节,通过转动调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阀口和引气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包括对应炉头引射管的引风口的风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片为上下式风门片,所述上下式风门片包括片体、设置在所述片体上的阀口以及沿风门片上下方向设置的长滑槽,所述长滑槽与所述引射管的燃气喷嘴配合,以容许所述上下式风门片上下滑动遮挡引风口,调节引风口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包括对应炉头引射管的引风口的风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片为上下式风门片,所述上下式风门片包括片体、设置在所述片体上的阀口以及沿风门片上下方向设置的长滑槽,所述长滑槽与所述引射管的燃气喷嘴配合,以容许所述上下式风门片上下滑动遮挡引风口,调节引风口的大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燃气灶的大火引射管和小火引射管的两风门片均为上下式风门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风门片分别对应炉头的大火引射管、小火引射管的引风口彼此可独立调节地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片与所述燃气喷嘴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施加弹力于所述风门片,以保持所述风门片的位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孟君楼国进江昌磊郑烨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