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位置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073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属于物流配送领域,其包括货物分类、打包处理、陆运路径确认、空运路径确认、运输时间计算、A类路径确认、B类路径确认、C类路径确认和D类路径确认九步,在接收到订单后对货物的路径进行自动规划,生成运输成本最低、同时能够保证运输质量的最终路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将不同需求的货物进行分别规划路径,保证所有最终路径均为最短路径并且运输成本最低,在用户发货种类较多时能够高效地进行路径规划,降低运输成本的效果。

Logistics Distribution Route Planning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Geographical Lo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地理位置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配送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交通越来越发达,物流配送的方式也逐渐变得多种多样,可以选择的路径也逐渐变多。由于网络销售的普及,现在物流的起点和终点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为了使货物能够以最快、最经济的方式送达,物流配送路径规划系统应运而生。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5184412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方法,包括:获取配送中心和各需求点的地理位置、配送中心和各需求点之间以及任意两个需求点之间的最短实际距离;根据各需求点的地理位置将各需求点划分进不同分区;根据节约里程数确定每一分区内的以配送中心为起止点,各需求点为目标点的配送路径;节约里程数为节约的最短实际距离。还公开了一种系统。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不同的货物进行运输时的要求有时会不同,而且由于配送的目的地通常相距较远,在配送时需要建立中转站进行配送,难以以最短距离直接规划路径,在需要将一批货物分开向多个目的地运输时,上述问题难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方法,能够将不同需求的货物进行分别规划路径,保证所有最终路径均为最短路径并且运输成本最低,在用户发货种类较多时能够高效地进行路径规划,降低运输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货物分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小于x并且总重量小于y的货物分为A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小于x并且总重量大于y的货物分为B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大于x并且总重量小于y的货物分为C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大于x并且总重量大于y的货物分为D类;二、打包处理:选取同批次的A类货物和C类货物,将目的地在同一个地区的A类货物与B类货物分别进行打包装车;三、陆运路径确认:B类货物和D类货物选择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最短行车路径作为陆运路径,A类货物和C类货物首先选择到达距离目的地最近的中转站的行车路径,再添加中转站到目的地的行车路径作为陆运路径;四、空运路径确认:B类货物和D类货物首先选择距离目的地最近的航线,再添加航线终点至目的地最短的行车路径作为空运路径;A类货物和C类货物首先选择到达距离目的地最近的中转站的航线,再添加中转站至目的地的陆运路径作为第一空运路径;A类货物和C类货物再将中转站至最靠近目的地地区的航线和该航线终点至目的地的行车路径,将从出发地到中转站的航线、中转站到最靠近目的地地区的航线和行车路径相加得到第二空运路径;五、运输时间计算:计算不同路径所花费的总体时间;六、A类路径确认:从A类货物的陆运路径、第一空运路径和第二空运路径中选取所需时间在x以内的路径,当三条路径的所需时间均在x以内时选择陆运路径作为A类货物的最终路径,当第一空运路径和第二空运路径的所需时间均在x以内时选择第一空运路径作为A类货物的最终路径,若只有第二空运路径的所需时间在x以内则选择第二空运路径作为A类货物的最终路径;七、B类路径确认:从B类货物的陆运路径和空运路径中选择所需时间在x以内的路径,当陆运路径和空运路径的所需时间均在x以内时选择陆运路径作为B类货物的最终路径,若只有空运路径的所需时间在x以内;八、C类路径确认:从C类货物的陆运路径、第一空运路径和第二空运路径中选择陆运路径作为最终路径,第一空运路径和第二空运路径作为备用路径;九、D类路径确认:从D类货物的陆运路径和空运路径中选择陆运路径作为最终路径,空运路径作为备用路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用户接收到订单后,首先将订单中的货物根据需求配送时长和能否单独发货进行分类,对分类后的货物进行自动路径规划,在货物能够正常送达的前提下,使得用户能够快速了解距离最短且运输成本最低的路径,同时提供备用路径,在出现交通意外情况下提供额外选择,在用户发货种类比较多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二具体设置为:二a、将在发往同一中转站的A类货物进行打包装车,若运输车仍有空间,则添加同一中转站的C类货物,剩余的发往同一中转站的C类货物进行单独打包装车;二b、将与A类货物一同打包装车的C类货物的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最终路径修改为与同行的A类货物相同的最终路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常A类货物的配送时间要短于C类货物,将C类货物放入装A类货物的运输车内能够在节省运输成本的同时使一部分C类货物提高送达速度,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三和步骤四具体设置为:三a、通过地图软件平台获得B类货物和D类货物的最短行车路径,通过地图软件平台获得A类货物和C类货物到达距离目的地最近的中转站的行车路径和中转站到目的地的行车路径,取路程最短的行车路径作为陆运路径;四a、通过地图软件平台获得B类货物和D类货物首先选择距离目的地最近的航线,通过地图软件平台获得A类货物和C类货物到达距离目的地最近的中转站的航线和中转站到最靠近目的地地区的航线。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目前地图软件平台大都开放了免费路线查询功能,通过地图软件平台查询行车路径和航线不需要额外成本。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一具体设置为:一a、x值取订单上的需求时间或设定值;y值取运输车最大载货量的二分之一或设定值。通过采用上述方案,x值和y值可以由用户设定,也可以自动根据实际订单信息和运输车载货量设定,设定方式更加科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十、将所有路径与交通局提供的路况信息进行对比,将实际需要时间显示给用户;十一、将所有实际需要时间超过计算的需要时间的百分之z的路径标记,z为设定值,当被标记的路径作为最终路径时向用户发出警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最终路径决定好后,如果出发时出现路况问题,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用户更改路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系统,能够将不同需求的货物进行分别规划路径,保证所有最终路径均为最短路径并且运输成本最低,在用户发货种类较多时能够高效地进行路径规划,降低运输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系统,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接收的信息;订单接收模块,所述订单接收模块接收订单信息并订单信息传输给存储模块进行存储;货物分类模块,所述货物分类模块调用存储模块存储的设定值x和设定值y和订单信息并提取订单信息中的带有货物名称、目的地等信息的货物信息,将需求送达时间小于x并且总重量小于y的货物分为A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小于x并且总重量大于y的货物分为B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大于x并且总重量小于y的货物分为C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大于x并且总重量大于y的货物分为D类,货物分类模块输出分类信息和货物信息;散件划区模块,所述散件划区模块接收货物分类模块输出的分类信息和货物信息,打包装车模块将A类货物与B类货物按照目的地确认中转站,并按照中转站分别进行划区,并输出划区信息;陆运规划模块,所述陆运规划模块接收货物分类模块输出的分类信息和货物信息,陆运规划模块接收散件划区模块输出的划区信息,陆运规划模块根据B类货物和D类货物的目的地规划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行车路径作为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货物分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小于x并且总重量小于y的货物分为A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小于x并且总重量大于y的货物分为B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大于x并且总重量小于y的货物分为C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大于x并且总重量大于y的货物分为D类;二、打包处理:选取同批次的A类货物和C类货物,将目的地在同一个地区的A类货物与B类货物分别进行打包装车;三、陆运路径确认:B类货物和D类货物选择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最短行车路径作为陆运路径,A类货物和C类货物首先选择到达距离目的地最近的中转站的行车路径,再添加中转站到目的地的行车路径作为陆运路径;四、空运路径确认:B类货物和D类货物首先选择距离目的地最近的航线,再添加航线终点至目的地最短的行车路径作为空运路径;A类货物和C类货物首先选择到达距离目的地最近的中转站的航线,再添加中转站至目的地的陆运路径作为第一空运路径;A类货物和C类货物再将中转站至最靠近目的地地区的航线和该航线终点至目的地的行车路径,将从出发地到中转站的航线、中转站到最靠近目的地地区的航线和行车路径相加得到第二空运路径;五、运输时间计算:计算不同路径所花费的总体时间;六、A类路径确认:从A类货物的陆运路径、第一空运路径和第二空运路径中选取所需时间在x以内的路径,当三条路径的所需时间均在x以内时选择陆运路径作为A类货物的最终路径,当第一空运路径和第二空运路径的所需时间均在x以内时选择第一空运路径作为A类货物的最终路径,若只有第二空运路径的所需时间在x以内则选择第二空运路径作为A类货物的最终路径;七、B类路径确认:从B类货物的陆运路径和空运路径中选择所需时间在x以内的路径,当陆运路径和空运路径的所需时间均在x以内时选择陆运路径作为B类货物的最终路径,若只有空运路径的所需时间在x以内;八、C类路径确认:从C类货物的陆运路径、第一空运路径和第二空运路径中选择陆运路径作为最终路径,第一空运路径和第二空运路径作为备用路径;九、D类路径确认:从D类货物的陆运路径和空运路径中选择陆运路径作为最终路径,空运路径作为备用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货物分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小于x并且总重量小于y的货物分为A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小于x并且总重量大于y的货物分为B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大于x并且总重量小于y的货物分为C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大于x并且总重量大于y的货物分为D类;二、打包处理:选取同批次的A类货物和C类货物,将目的地在同一个地区的A类货物与B类货物分别进行打包装车;三、陆运路径确认:B类货物和D类货物选择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最短行车路径作为陆运路径,A类货物和C类货物首先选择到达距离目的地最近的中转站的行车路径,再添加中转站到目的地的行车路径作为陆运路径;四、空运路径确认:B类货物和D类货物首先选择距离目的地最近的航线,再添加航线终点至目的地最短的行车路径作为空运路径;A类货物和C类货物首先选择到达距离目的地最近的中转站的航线,再添加中转站至目的地的陆运路径作为第一空运路径;A类货物和C类货物再将中转站至最靠近目的地地区的航线和该航线终点至目的地的行车路径,将从出发地到中转站的航线、中转站到最靠近目的地地区的航线和行车路径相加得到第二空运路径;五、运输时间计算:计算不同路径所花费的总体时间;六、A类路径确认:从A类货物的陆运路径、第一空运路径和第二空运路径中选取所需时间在x以内的路径,当三条路径的所需时间均在x以内时选择陆运路径作为A类货物的最终路径,当第一空运路径和第二空运路径的所需时间均在x以内时选择第一空运路径作为A类货物的最终路径,若只有第二空运路径的所需时间在x以内则选择第二空运路径作为A类货物的最终路径;七、B类路径确认:从B类货物的陆运路径和空运路径中选择所需时间在x以内的路径,当陆运路径和空运路径的所需时间均在x以内时选择陆运路径作为B类货物的最终路径,若只有空运路径的所需时间在x以内;八、C类路径确认:从C类货物的陆运路径、第一空运路径和第二空运路径中选择陆运路径作为最终路径,第一空运路径和第二空运路径作为备用路径;九、D类路径确认:从D类货物的陆运路径和空运路径中选择陆运路径作为最终路径,空运路径作为备用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理位置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二a、将在发往同一中转站的A类货物进行打包装车,若运输车仍有空间,则添加同一中转站的C类货物,剩余的发往同一中转站的C类货物进行单独打包装车;二b、将与A类货物一同打包装车的C类货物的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最终路径修改为与同行的A类货物相同的最终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理位置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和步骤四具体设置为:三a、通过地图软件平台获得B类货物和D类货物的最短行车路径,通过地图软件平台获得A类货物和C类货物到达距离目的地最近的中转站的行车路径和中转站到目的地的行车路径,取路程最短的行车路径作为陆运路径;四a、通过地图软件平台获得B类货物和D类货物首先选择距离目的地最近的航线,通过地图软件平台获得A类货物和C类货物到达距离目的地最近的中转站的航线和中转站到最靠近目的地地区的航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理位置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具体设置为:一a、x值取订单上的需求时间或设定值;y值取运输车最大载货量的二分之一或设定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理位置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十、将所有路径与交通局提供的路况信息进行对比,将实际需要时间显示给用户;十一、将所有实际需要时间超过计算的需要时间的百分之z的路径标记,z为设定值,当被标记的路径作为最终路径时向用户发出警报。6.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模块(1),所述存储模块(1)用于存储接收的信息;订单接收模块(11),所述订单接收模块(11)接收订单信息并订单信息传输给存储模块(1)进行存储;货物分类模块(2),所述货物分类模块(2)调用存储模块(1)存储的设定值x和设定值y和订单信息并提取订单信息中的带有货物名称、目的地等信息的货物信息,将需求送达时间小于x并且总重量小于y的货物分为A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小于x并且总重量大于y的货物分为B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大于x并且总重量小于y的货物分为C类、将需求送达时间大于x并且总重量大于y的货物分为D类,货物分类模块(2)输出分类信息和货物信息;散件划区模块(3),所述散件划区模块(3)接收货物分类模块(2)输出的分类信息和货物信息,打包装车模块(31)将A类货物与B类货物按照目的地确认中转站,并按照中转站分别进行划区,并输出划区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延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大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