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除大型循环水泵出口管应力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707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大型循环水泵出口管应力的安装结构,包括通用膨胀节,所述通用膨胀节安装在大型循环水泵泵口处,在所述通用膨胀节的两端部外周设置有连接支耳,在所述通用膨胀节两端的连接支耳之间设置有多根承力拉杆,所述承力拉杆两端与连接支耳滑动连接,并通过承力拉杆两端设置的限位螺母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通用型膨胀节上增加承力拉杆,使其成为一个防拉脱的膨胀节,这样安装在大型循环水泵出口,有利于泵口零应力对中,并消除管道内压推力的影响;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能吸收少量的管道及设备基础沉降,且有利于管道安装及检修。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Eliminating Stress in the Outlet Pipe of Large Circulating Water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消除大型循环水泵出口管应力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消除大型循环水泵出口管应力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化工装置离不开循环水装置,循环水泵出口管道走向简单,通常都是泵口处加一个止回阀,一个截止阀,然后就近接地下管网。由于泵出口管道短而直,且有多个管件,大型循环水泵出口管道在设计施工中存在以下问题:管道安装及泵口零应力对中困难;管道检修拆卸困难;管道及泵基础沉降影响泵的正常运行。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的设计方案是在泵口增加一个通用型膨胀节,该方案可以解决管道安装偏差问题,也可以解决管道沉降及以后的检修拆卸问题。但是随着化工装置的大型化后,在泵出口增加通用型膨胀节的方案在工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1、泵及泵固定的基础在泵口的反方向产生很大位移,影响泵的正常运转。2、泵的出口管道和地下管道一起沿管道方向产生很大位移,影响到泵的正常运行。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管道内压推力。如果设计中,泵口增加通用型膨胀节,管道内压推力就会作用到泵和管道上。管道的内压推力F=P·πD2/4,由于以前的装置规模小,所配套的循环水装置也小,泵出口管道尺寸通常小于DN500(D为波纹外径),对应的膨胀节有效面积为2411cm2,设计压力按1Mpa考虑,所以管道的内压推力为22.4吨。而在现在的大型化工装置中,所配套的循环水泵出口管道尺寸通常都是DN1000左右的管道,对应的膨胀节有效面积为11074cm2,设计压力按1Mpa考虑,所以管道的内压推力为110.74吨。泵端的内压推力作用到泵体上,该力间接作用到泵的基础上。泵的基础设计中经常会忽略膨胀节带来的内压推力或无法考虑这么大的推力,如果管道尺寸小,内压推力小,泵的基础没有问题;如果管道尺寸大,泵及基础就会在内压推力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位移,影响泵的正常运行或造成其他事故。同理,管道端的内压推力作用到弯头上,该力间接作用在埋地管上,如果管道尺寸小,不会对管系产生明显影响;如果管道尺寸大,管道(包括埋地管段)在内压推力的作用下会沿管道方向产生很大位移,影响到泵的正常运行或造成其他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利于泵口零应力对中,并能够消除管道内压推力影响的用于消除大型循环水泵出口管应力的安装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消除大型循环水泵出口管应力的安装结构,包括通用膨胀节,所述通用膨胀节安装在大型循环水泵泵口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用膨胀节的两端部外周设置有连接支耳,在所述通用膨胀节两端的连接支耳之间设置有多根承力拉杆,所述承力拉杆两端与连接支耳滑动连接,并通过承力拉杆两端设置的限位螺母进行限位。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消除大型循环水泵出口管应力的安装结构,其在所述连接支耳的边缘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承力拉杆两端分别由通孔处穿过并与限位螺母连接,所述承力拉杆与对应通孔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消除大型循环水泵出口管应力的安装结构,其在所述限位螺母与对应连接支耳之间设置有球形垫片。本技术通过在通用型膨胀节上增加承力拉杆,使其成为一个防拉脱的膨胀节,这样安装在大型循环水泵出口,有利于泵口零应力对中,并消除管道内压推力的影响;此外,本技术还能吸收少量的管道及设备基础沉降,有利于管道安装及检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通用膨胀节,2为连接支耳,3为承力拉杆,4为限位螺母,5为球形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消除大型循环水泵出口管应力的安装结构,包括通用膨胀节1,所述通用膨胀节1安装在大型循环水泵泵口处,在所述通用膨胀节1的两端部外周设置有连接支耳2,在所述通用膨胀节1两端的连接支耳2之间设置有多根承力拉杆3,所述多根承力拉杆平行布置,所述承力拉杆3两端与连接支耳2滑动连接,并通过承力拉杆3两端设置的限位螺母4进行限位,使其成为一个防拉脱的膨胀节,并能够承受内压推力,从而提高了循环水泵出口管道运行的稳定,并消除管道内压推力对泵体及出口管道的影响。其中,在所述连接支耳2的边缘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承力拉杆3两端分别由通孔处穿过并与限位螺母4连接,所述承力拉杆3与对应通孔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在所述限位螺母4与对应连接支耳2之间设置有球形垫片5,其利用承力拉杆与连接支耳的间隙配合,并通过球形垫片的设置,让膨胀节在横向上能够有少量(5mm左右)变形,以收少量的管道及设备基础沉降,有利于泵口零应力对中和管道的安装及检修,降低管道系统对循环水泵体的影响。目前装置大型化后,大型循环水泵是必不可少的,本技术在大型循环水泵出口管道采用结构优化的膨胀节,该方案不仅便于泵口零应力对中,有利于管道安装及检修,还能消除管道内压推力的影响,减轻管道及设备基础沉降带来的影响,在大型循环水泵的设计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消除大型循环水泵出口管应力的安装结构,包括通用膨胀节(1),所述通用膨胀节(1)安装在大型循环水泵泵口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用膨胀节(1)的两端部外周设置有连接支耳(2),在所述通用膨胀节(1)两端的连接支耳(2)之间设置有多根承力拉杆(3),所述承力拉杆(3)两端与连接支耳(2)滑动连接,并通过承力拉杆(3)两端设置的限位螺母(4)进行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消除大型循环水泵出口管应力的安装结构,包括通用膨胀节(1),所述通用膨胀节(1)安装在大型循环水泵泵口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用膨胀节(1)的两端部外周设置有连接支耳(2),在所述通用膨胀节(1)两端的连接支耳(2)之间设置有多根承力拉杆(3),所述承力拉杆(3)两端与连接支耳(2)滑动连接,并通过承力拉杆(3)两端设置的限位螺母(4)进行限位。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杰王晓页傅松刘勋泽刘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