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架桥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新型高架桥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为有效应对城市内涝的高发态势,逐步削减城市雨洪风险,国务院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和财政部等部门自2010年开始,逐步通过顶层政策设计,要求地方政府加强城市雨洪管理、改善城市排水能力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体,而高架桥在实现海绵城市构建当中所占的地位也愈发重要。许多城市的高架桥采用传统的重力排水系统直接将雨水排出,由于高架桥的修建采用混凝土铺设,地面硬化面积增加,随着暴雨频繁的增加,重力排水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重力排水管道系统长时间的使用往往就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堵塞,一旦暴雨来袭,桥面积水过深,也是造成城市内涝的一种因数。此外,若同时伴随有寒冷气候,路面积水结冰,还会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高架桥雨水综合利用系统,以提高排水效率,在暴雨来袭时避免积水过深引发的交通事故,通过调蓄作用缓解积水过深造成的城市内涝问题,通过雨水回收利用方式节约水资源。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架桥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包括设于高架桥雨水排出口位置的多个雨水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斗(1)与设于高架桥底部的悬吊管(2)连接,所述悬吊管(2)末端与立管(3)顶部连接,所述立管(3)底部与埋设于地下的排出管(4)一端连接,所述排出管(4)依次穿过消能井(5)、弃流溢流井(6)和雨水过滤装置(7),所述排出管(4)另一端伸入到雨水收集池(8)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架桥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包括设于高架桥雨水排出口位置的多个雨水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斗(1)与设于高架桥底部的悬吊管(2)连接,所述悬吊管(2)末端与立管(3)顶部连接,所述立管(3)底部与埋设于地下的排出管(4)一端连接,所述排出管(4)依次穿过消能井(5)、弃流溢流井(6)和雨水过滤装置(7),所述排出管(4)另一端伸入到雨水收集池(8)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架桥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管(2)表面套设有管卡(9),所述管卡(9)与方钢(10)底部连接,所述方钢(10)顶部通过丝杆(11)与高架桥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架桥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池(8)底部污泥段与排污管(12)一端连接,所述排污管(12)上设有排污泵(13),所述排污管(12)另一端与市政污水管网连接,所述雨水收集池(8)上部清水段与抽水管(14)一端连接,所述抽水管(14)另一端伸入到雨水清水池(15)内,所述抽水管(14)上依次设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彪,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星时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