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349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垫,包括上层垫板、橡胶夹层和隔离框,所述上层垫板的外表面设有加强筋,所述上层垫板的两端均设有梯形枕轨,所述上层垫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基板,且基板的下方设有阻尼部,所述橡胶阻尼层的内部设有通道,所述橡胶夹层的下端设有弹性垫层,且弹性垫层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下方设有陶瓷防爆网,所述隔离框的外表面设有防滑侧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垫,设有阻尼部、陶瓷防爆网和防滑侧纹,能够增大减震垫与轨道的接触面积,提高抗震效果,并能增强装置的机械强度以及耐热性,还能阻止减震垫位置的偏移,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Kind of Damping Pad for Rail Trans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垫
本技术涉及减震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垫。
技术介绍
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地铁和轻轨作为新型交通工具,在城市交通运输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地铁和轻轨铁路建设时必须解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问题,列车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将会影响轨道的使用寿命,并且容易出现故障,因此设有减震垫,应用于轨道交通中,具有极佳的阻尼减振效果。我国轨道减振研究起步较晚,早期修建北京和天津地铁时未考虑环境震动问题,为避免环境震动超标上海地铁1号线于1994年首次采用轨道减震设施,随着我国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陆续开展,各种类型的轨道减震产品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相继得到应用。现有的轨道交通减震垫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减震垫与轨道的接触面积小,导致减震效果不好,减震垫由于挤压容易打滑,位置发生偏移,减震垫的机械强度和耐冲击力都需提高,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垫,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垫,包括上层垫板、橡胶夹层和隔离框,所述上层垫板的外表面设有加强筋,且加强筋的一端设有受力部,所述上层垫板的两端均设有梯形枕轨,所述上层垫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基板,且基板的下方设有阻尼部,所述基板和橡胶夹层之间设有橡胶阻尼层,所述橡胶阻尼层的内部设有通道,所述橡胶夹层的下端设有弹性垫层,且弹性垫层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下方设有陶瓷防爆网,且陶瓷防爆网的下端设有下层垫板,所述隔离框的外表面设有防滑侧纹。优选的,所述橡胶夹层固定安装在上层垫板的下方。优选的,所述隔离框固定安装在橡胶夹层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和受力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下层垫板固定安装在陶瓷防爆网的下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轨道交通减震垫,通过设置阻尼部,由于其阻尼部具有独特的台状结构,使得其台状结构的圆形顶面能够更多的与轨道底面所接触,增大了轨道交通减震垫与轨道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高其阻尼部对轨道的冲击力的抵抗作用,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列车运行时对轨道的冲击能量,进而减少列车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和震动,通过设置陶瓷防爆网,也称作微晶玻璃,是经过高温融化、成型、热处理而制成的一类晶相与玻璃相结合的复合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耐热冲击、耐化学腐蚀和低介电损耗等优越性能,适用于减震设备,通过设置防滑侧纹,防震垫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外界影响,容易滑动,造成位置偏移,而防滑侧纹可以增强防震垫侧面与轨道的摩擦力,达到防滑的目的,通过设置梯形枕轨,用钢管和弹性材料制成,与轨道相契合,可以有效减轻传给道床的荷载,同时具有减少噪音的作用,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减震和防滑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垫的局部视图。图中:1、上层垫板;2、加强筋;3、受力部;4、梯形枕轨;5、基板;6、阻尼部;7、橡胶夹层;8、橡胶阻尼层;9、通道;10、弹性垫层;11、弹性组件;12、陶瓷防爆网;13、下层垫板;14、隔离框;15、防滑侧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垫,包括上层垫板1、橡胶夹层7和隔离框14,所述上层垫板1的外表面设有加强筋2,且加强筋2的一端设有受力部3,所述上层垫板1的两端均设有梯形枕轨4,所述上层垫板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基板5,且基板5的下方设有阻尼部6,所述基板5和橡胶夹层7之间设有橡胶阻尼层8,所述橡胶阻尼层8的内部设有通道9,所述橡胶夹层7的下端设有弹性垫层10,且弹性垫层1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弹性组件11,所述弹性组件11的下方设有陶瓷防爆网12,且陶瓷防爆网12的下端设有下层垫板13,所述隔离框14的外表面设有防滑侧纹15。其中,所述橡胶夹层7固定安装在上层垫板1的下方。其中,所述隔离框14固定安装在橡胶夹层7的一侧。其中,所述加强筋2和受力部3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下层垫板13固定安装在陶瓷防爆网12的下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垫,在使用时,通过设置上层垫板1配合下层垫板13,共同构成一个密闭的整体,保护内部的装置,通过设置加强筋2,当出现结构体悬出面过大,或跨度过大的情况时,可以利用加强筋2增加结合面的强度,提高减震垫的稳定度,通过设置受力部3,作为承受冲击力的主要受力面,通过设置梯形枕轨4,用钢管和弹性材料制成,与轨道相契合,可以有效减轻传给道床的荷载,同时具有减少噪音的作用,通过设置基板5,对下方的各层进行压实,保证均匀度,通过设置阻尼部6,位于橡胶阻尼层8中,由于其阻尼部6具有独特的台状结构,使得其台状结构的圆形顶面能够更多的与轨道底面所接触,增大了轨道交通减震垫与轨道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高其阻尼部6对轨道的冲击力的抵抗作用,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列车运行时对轨道的冲击能量,进而减少列车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和震动,通过设置橡胶夹层7,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可以随意拉伸,通过设置通道9,具有较大的缝隙,利于通风排水,保持橡胶垫的整洁,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弹性垫层10,内置弹性组件11,弹性组件11中的吸震弹簧,可以有效的吸收震动,将动能转化为内能,以达到减震的效果,通过设置陶瓷防爆网12,也称作微晶玻璃,是经过高温融化、成型和热处理而制成的一类晶相与玻璃相结合的复合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耐热冲击、耐化学腐蚀和低介电损耗等优越性能,适用于减震设备,通过设置隔离框14,形成防尘防水的初级隔离,防止水渍和灰尘泥浆进入减震垫中,通过设置防滑侧纹15,防震垫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外界影响,容易滑动,造成位置偏移,而防滑侧纹15可以增强防震垫侧面与轨道的摩擦力,达到防滑的目的,较为实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垫,设有阻尼部6、陶瓷防爆网12和防滑侧纹15,能够增大减震垫与轨道的接触面积,提高抗震效果,并能增强装置的机械强度以及耐热性,还能阻止减震垫位置的偏移,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垫,包括上层垫板(1)、橡胶夹层(7)和隔离框(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垫板(1)的外表面设有加强筋(2),且加强筋(2)的一端设有受力部(3);所述上层垫板(1)的两端均设有梯形枕轨(4),所述上层垫板(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基板(5),且基板(5)的下方设有阻尼部(6),所述基板(5)和橡胶夹层(7)之间设有橡胶阻尼层(8),所述橡胶阻尼层(8)的内部设有通道(9),所述橡胶夹层(7)的下端设有弹性垫层(10),且弹性垫层(1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弹性组件(11),所述弹性组件(11)的下方设有陶瓷防爆网(12),且陶瓷防爆网(12)的下端设有下层垫板(13),所述隔离框(14)的外表面设有防滑侧纹(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减震垫,包括上层垫板(1)、橡胶夹层(7)和隔离框(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垫板(1)的外表面设有加强筋(2),且加强筋(2)的一端设有受力部(3);所述上层垫板(1)的两端均设有梯形枕轨(4),所述上层垫板(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基板(5),且基板(5)的下方设有阻尼部(6),所述基板(5)和橡胶夹层(7)之间设有橡胶阻尼层(8),所述橡胶阻尼层(8)的内部设有通道(9),所述橡胶夹层(7)的下端设有弹性垫层(10),且弹性垫层(1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弹性组件(11),所述弹性组件(11)的下方设有陶瓷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凌杰陆铭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