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9951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屋面防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原免维护建筑屋面防水系统及方法,设置有加固密实防水层;加固密实防水层上面设置有第二道蠕动修复防水层,第二道蠕动修复防水层上端设置有第三道连续加强防水层。第一道加固密实防水层为加固密实层,防水材料渗透进混凝土屋面结构层,加固密实屋面结构板一定厚度。第二道蠕动修复防水层可以随时自适应及时修补各防水层出现的任何裂缝与孔隙。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证高原建筑屋面在使用过程的任何工况下,第一道防水层都能完全发挥防水效能,从而实现高原屋面防水终身免维护。

A Maintenance-free Roof Waterproofing System and Method on Platea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原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屋面防水
,尤其涉及一种高原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高原地区的几个省(区)都未编制考虑高原自然气候特点和使用环境的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设计、施工、验收均按照国家《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执行,依据该规范,95%以上的高原民用建筑屋面防水都只设计为一层防水层。由于高原的强紫外线使屋面防水材料快速老化变脆、高温度差使防水层反复开裂、超低温环境使屋面构造层易受破坏,所以,任何单一层次的屋面防水使用寿命都很短。建筑物屋面渗漏已成为当前全国最严重的质量通病之一,据相关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全国平均渗漏率达73%,个别地区达到98%。主要原因是,包括高原在内的全国建筑屋面防水,除少数重要建筑采用一道以上防水层外,基本上都是采用一道防水层,按照国内一般地区的使用环境,10年左右就需要翻修或重做防水层。高原地区由于强紫外线辐射、高温差变形、超低温脆裂的复合作用,屋面防水寿命不足内地1/3,基本上是常漏常修。由于高原地区的温差大,冬春季温度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特殊的自然环境,不仅建筑屋面施工的难度大,降低了屋面防水工程的使用年限,而且建筑屋面的渗漏,又造成建筑结构的损伤和使用功能的降低,从而对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产生影响。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国家现行的《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规定一般建筑工程屋面采用一道防水,只有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采用二道防水,这对一般地区来讲,综合考虑使用环境、社会依托、维修成本具有合理性。但高原地区环境恶劣、影响屋面防水完好率与使用寿命的因素众多,技术依托差,维修成本高,单层的屋面防水层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破坏,不能解决高原屋面防水问题,必然造成高原屋面渗漏率高、维修周期短、使用成本高,因屋面防水问题造成高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也由设计的正常使用50年降低至20~30年,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解决高原建筑屋面防水常修常漏的问题,必须从防水材料的选择、防水层构造的设计、施工过程的管理以及使用维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充分认识到高原环境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维修维护的困难性和使用成本高的特点,防水材料选择考虑性能互补,构造层次设计考虑功能组合,工程造价控制考虑全生命最低。本专利技术就是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和要求,在全面调查统计,实验室对比研究,工程现场反复试点的基础上,系统设计的一种全新复合屋面防水体系,不仅解决了高原建筑屋面常住、常漏、常修的问题,保证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免维修维护,而且综合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高,环境适应面广,技术易掌握,质量易控制。能够解决高原地区建筑屋面防水的问题,对我国其他高寒地区的屋面防水工程也有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原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及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原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所述高原建筑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设置有:加固密实防水层;加固密实防水层上面设置有蠕动修复防水层,蠕动修复防水层上端设置有连续加强防水层。进一步,所述加固密实防水层的下面为屋面结构层。进一步,所述连续加强防水层的上面依次为找坡层、保温层、保护层。进一步,所述加固密实防水层为加固密实层混凝土,由防水材料渗透进混凝土屋面板,通过加固密实设计厚度屋面板混凝土作为永久性防水层。进一步,所述蠕动修复防水层为蠕动修复层,填充任何裂缝与孔洞,自动修复与紧密结合的加固密实防水层和连续加强防水层。进一步,所述连续加强防水层为连续加强防水层,采用胎基复合防水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所述高原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的高原免维护屋面防水方法,所述高原免维护屋面防水方法包括:第一道加固密实防水层,使用寿命能达到建筑物同等寿命;第二道防水为蠕动修复层,用于修复第一道防水层和第三道防水层在全寿命周期内受各种因素影响可能出现的开裂或破坏;而第三道防水加强整个防水系统,保护第一、第二道防水层使用中各类环境因素的影响;三道防水层组成的屋面防水系统,保证高原建筑屋面在使用过程的任何工况下,第一道防水层始终保持设计的防水技术性能,实现高原屋面防水终身免维护。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第一道防水为混凝土加固密实防水层,使用寿命能够达到建筑物同等寿命;第二道防水为蠕动修复层,用于修复第一道防水层与第三道防水层在使用工程中出现的开裂或破坏;而第三道防水层保护加强第一、第二道防水层,使防水体系更完善,使用寿命进一步得到保证,从而实现屋面防水终身免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高原建筑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护层;2、保温层;3、找坡层;4、第三防水层;5、第二防水层;6、第一防水层;7、屋面结构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各类建筑物的高原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包括:保护层1、保温层2、找坡层3、第三防水层4、第二防水层5、第一防水层6、屋面结构层7。各类建筑物的高原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自上往下依次为保护层1、保温层2、找坡层3、第三防水层4、第二防水层5、第一防水层6、屋面结构层7。第三防水层4为连续加强防水层;第二防水层5为蠕动修复防水层;第一防水层6为加固密实防水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第一防水层6,为加固密实层混凝土,由防水材料渗透进混凝土屋面板一定深度,通过加固密实设计厚度屋面板混凝土作为永久性防水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第二防水层5,为蠕动修复层,防水材料在全寿命周期内不固化,一直保持蠕变性能,可以随时填充任何裂缝与孔洞,自动修复与其紧密结合的第一防水层4和第三防水层6因变形导致的开裂或因安装打孔等工程活动导致的破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第三防水层6,为连续加强防水层,采用胎基复合防水材料,直接做在第二防水层5上,既是一道单独的防水层,又对第一、第二道防水起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第一防水层为加固密实防水层,保证使用寿命能达到建筑物同等寿命;第二道防水为蠕动修复层,用于修复第一道防水出现的开裂或破坏,保证第一道防水层始终保持有效防水状态;而第三防水层加强防水,保护第一、第二防水层使用中免受各类环境因素破坏。第三防水层构成一个防水系统,从而实现屋面防水终身免维护。以上所述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原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原建筑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设置有:加固密实防水层;加固密实防水层上面设置有蠕动修复防水层,蠕动修复防水层上端设置有连续加强防水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原建筑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设置有:加固密实防水层;加固密实防水层上面设置有蠕动修复防水层,蠕动修复防水层上端设置有连续加强防水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密实防水层的下面为屋面结构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加强防水层的上面依次为找坡层、保温层、保护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密实防水层为加固密实层混凝土,由防水材料渗透进混凝土屋面板,通过加固密实设计厚度屋面板混凝土作为永久性防水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免维护屋面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修复防水层为蠕动修复层,填充任何裂缝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杰吴用贵何韵何世彬张宇方祥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保障部工程代建管理办公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