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9911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护桩以及第二支护桩,第一支护桩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二支护桩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卡合部,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卡合部,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配合以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卡接固定。上述支护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剪、抗压能力,进而避免了需在支护结构上施工多道内支撑或多个锚索结构来增加支护结构强度问题,降低了施工难度与成本。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基坑虽然大多属于临时性工程,但多处于房屋或生命线密集区域。为了保证地下施工人员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需要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取支挡、加固等保护措施。拉森钢板桩具有高耐久,高环保等特点,因此拉森钢板桩被广泛应用于基坑防护结构中。但拉森钢板桩刚度小,在深基坑应用时需施工多层内支撑或多个锚索结构来进行加固,导致施工难度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基坑支护结构的强度问题,提供一种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一种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护桩以及第二支护桩,所述第一支护桩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支护桩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接固定。上述支护结构通过在第一支护桩与第二支护桩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并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卡接固定,从而使得第一支护桩与第二支护桩支护桩相互连接形成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护桩以及第二支护桩,所述第一支护桩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支护桩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护桩以及第二支护桩,所述第一支护桩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支护桩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为凹槽,所述第二卡合部为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或者,所述第一卡合部为凸起,所述第二卡合部为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沿所述第一支护桩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且自所述第一支护桩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护桩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卡合部沿所述第二支护桩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且自所述第二支护桩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护桩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桩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并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以所述第一支护桩的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支护桩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以所述第二支护桩的中心轴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桩的两侧以及所述第二支护桩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护桩的高度方向垂直或近似垂直设置的连接梁,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一支护桩以及所述第二支护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基坑内并且与所述连接梁抵接。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力刘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