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文友专利>正文

高效耐蚀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76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耐蚀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橡胶密封圈是双层结构,并有两个隔板;滚轮的表面呈花鼓形,泵体与其相应的滚道位置制成向内凹的圆弧形;转轴上有四个滚轮轴和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橡胶密封圈使用寿命长,可以采用一种橡胶密封圈来输送各种酸、碱、盐溶液和食用液体,并可以防止液体倒流提高泵的容积效率,增大泵的流量,提高吸程和扬程,减小振动和噪声,开发20米+[3]/小时以上的大流量的橡胶密封圈式耐蚀转子泵。(*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用来输送酸、碱、盐和其它液体的橡胶密封圈式耐腐蚀转子泵。现有的橡胶密封圈式耐蚀转子泵虽然已长期使用,但仍存在着几个突出的缺点一、单层的橡胶密封圈易于破裂,使用寿命低(约200~400小时),这是因为液体的负压吸入和增压排出是依靠滚轮挤压橡胶密封圈的变形来实现的,橡胶密封圈的变形次数约1500~2800次/分钟。由于滚轮的长期滚压和摩擦,所以橡胶密封圈容易产生裂纹而漏液;二、输送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液体要选择不同材质的橡胶密封圈,使生产厂家和用户均感到不方便;三、参见附图说明图1、图2,滚轮的表面为直线型,而橡胶密封圈横向切面形成的液腔表面为曲线形,滚轮在滚压橡胶密封圈时橡胶密封圈横向切面比泵体横向切面线性长度的多余部分,在泵体两侧便形成了空腔,液体必然在空腔内由排出口(正压力)向吸入口(负压力)倒流,在泵体内部形成不合理的容积损失,工作效率低,效率仅在13~20%之间,节能效果差;四、参见图3、图4,现有的耐蚀泵采用两滚轮或三滚轮的结构形式,泵的吸入压力和排出压力都处在同一平面内,为不对称式,合力偏向负压腔,因而造成泵的振动和噪声大,这也是造成橡胶密封圈寿命低的原因之一。由于振动和噪声大,现有的结构形式不可能制造20米3/小时以上大流量的橡胶密封圈式转子泵;五、单层橡胶密封圈为纯橡胶制成,弹性变形大,抗涨强度小,再因为液体在泵内倒流的容积损失,使泵的吸程和扬程小。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高效耐蚀泵。它可以实现橡胶密封圈不易破裂漏液,使用寿命长;可以采用一种橡胶密封圈来输送不同种类的液体;并可以防止液体倒流提高容积效率,以及减小振动和噪声,增大泵的吸程和扬程,并可以开发20米3/小时以上的大流量的耐蚀转子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前压盖(2),转轴(3),轴承(4),滚轮定位盘(5),滚轮(6),滚轮轴(7),滚轮轴承(8),压圈(9),固定螺栓(10),水口(11),泵体(12),橡胶密封圈(13),后压盖(14),联轴器(15)。而本技术的特征是橡胶密封圈(13)由原来的单层结构改成双层结构,即内胶圈(18)套装在外胶圈(19)上,外胶圈上有两个隔板(20),装配时,两胶圈之间涂上一些滑石粉以防止粘连;滚轮(6)的表面制做成花鼓形,而泵体(12)与其相应的滚道位置制成向内凹的圆弧形;转轴(3)上有四个滚轮轴(7)和滚轮(6),每个相互间隔90°。为了增强橡胶密封圈(13)的强度,保护内胶圈(18),又能提高泵的吸程和扬程,外胶圈(19)的内部含有网状维涤纶纤维层。为了避免输送不同种类的酸、碱、盐等液体,而要选择不同材质的橡胶密封圈(13)所带来的麻烦,内胶圈(18)和泵体(12)内腔与液体的接触面上贴覆一层聚四氟乙烯薄膜。为了消除偏心力,减小振动和噪声,泵体(12)上每半个圆内各有一个进、排水口,四个水口在泵体(12)内腔的圆周上对称布置,并有两个放置胶圈隔板(20)的槽。胶圈(13)上也相应设置有两个隔板(20),以便隔离进、排水口。这样滚轮(6)旋转一周可实现液体双进双排,正负水压在泵腔内形成的径向推力相互抵消。同时,双进双排形式又可以减少空行程,增大流量,提高泵的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尽地描述。图1、图2是现有耐蚀转子泵直线性滚轮工作示意图。图3、图4是现有耐蚀转子泵工作示意图。图5是高效耐蚀泵总装图。图6、图7是高效耐蚀泵工作状态示意图。图8是高效耐蚀泵花鼓形滚轮工作示意图。图9是高效耐蚀泵橡胶密封圈主剖视图。图10是高效耐蚀泵橡胶密封圈A-A剖视图。图11是高效耐蚀泵橡胶密封圈左视图。其中(1)是底座;(2)是前压盖;(3)是转轴;(4)是轴承;(5)是滚轮定位盘;(6)是滚轮;(7)是滚轮轴;(8)是滚轮轴承;(9)是压圈;(10)是固定螺栓;(11)是水口;(12)是泵体;(13)是橡胶密封圈;(14)是后压盖;(15)是联轴器;(16)是电机;(17)是报警器;(18)是内胶圈;(19)是外胶圈;(20)是隔板;(21)是聚四氟乙烯薄膜。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下参见图5、图6、图7,前后压盖(2)、(14),压圈(9)通过固定螺栓(10)与泵体(12)固定,在泵体(12)内部装有橡胶密封圈(13),转轴(3),滚轮定位盘(5),转轴(3)上装有四个滚轮轴(7)和滚轮(6)。泵体(12)的材质为聚丙烯工程塑料,它与橡胶密封圈(13)构成了密闭的液腔,液体只在液腔中流动,而与其它部件不接触。当启动电机(16)时,转轴(3)转动,滚轮(6)也随之转动,其转动时迫使橡胶密封圈(13)变形,当橡胶密封圈(13)变形使得液腔容积逐渐增大时,液腔内产生负压而将液体从入水口吸进;当橡胶密封圈变形使得液腔的容积逐渐减小时,就将液体增压从出水口排出。泵体(12)每半个圆内各有一个进、排水口,转轴(3)上有四个滚轮轴(7)和滚轮(6),这样转轴(3)旋转一周可以实现双进双排,减少空行程,增大了泵的流量。由于两个正压腔和两个负压腔各自相互对称,消除了不平衡力,因而减小了振动和噪声。参见图8,滚轮(6)制成花鼓形,泵体(12)与其相应的滚道位置制成向内凹的圆弧形,这样可以使橡胶密封圈(13)在工作时紧密地(有合理的间隙)贴合在泵体(12)内腔滚道表面上,防止了液体倒流。参见图9、图10、图11,橡胶密封圈(13)是双层结构,外胶圈(19)内部含有一层网状维涤纶纤维层,内胶圈(18)和外胶圈(19)均采用氯丁橡胶制成,具有较高的弹性和抗涨强度,内胶圈(18)套装在外胶圈(19)上,由于外胶圈(19)含有网状维涤纶纤维层,因此在长时间工作中不易破裂,即是出现裂纹,由于是双层结构,裂纹不会向内胶圈(18)扩展。内胶圈(18)因为受到外胶圈(19)的保护,不直接接触滚轮(6)的滚压、摩擦、甚至扭曲(安装不当时),所以在工作中不会产生裂纹。橡胶密封圈(13)有两个用来隔绝进、排水口的隔板(20),两个隔板(20)的作用是为了实现双进双排。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橡胶密封圈(13)不易破裂,使用寿命长,可以采用一种橡胶密封圈(13)来输送不同种类的液体,并可以防止液体倒流提高容积效率,增大泵的流量,提高吸程和扬程,减小噪声和振动,开发20米3/小时以上大流量的橡胶密封圈式耐蚀转子泵。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耐蚀泵,它包括前压盖(2),转轴(3),轴承(4),滚轮定位盘(5),滚轮轴(7),滚轮轴承(8),压圈(9),水口(10),泵体(12),后压盖(14),联轴器(15),其特征是a、密封圈(13)是双层结构,即内胶圈(18)套装在外胶圈(19)上,密封圈(13)上有两个隔板(20);b、滚轮(6)表面呈花鼓形,而泵体(12)与其相应的滚道位置制成向内凹的圆弧形;c、转轴(3)上有四个滚轮轴(7)和滚轮(6),每个间隔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耐蚀泵,其特征在于外胶圈(19)的内部含有网状维涤纶纤维层,内胶圈(18)与液体的接触面上有一层聚四氟乙烯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耐蚀泵,其特征在于泵体(12)每半个圆内各有一个进、排水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耐蚀泵,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橡胶密封圈是双层结构,并有两个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耐蚀泵,它包括前压盖(2),转轴(3),轴承(4),滚轮定位盘(5),滚轮轴(7),滚轮轴承(8),压圈(9),水口(10),泵体(12),后压盖(14),联轴器(15),其特征是:a、密封圈(13)是双层结构,即内胶圈(18) 套装在外胶圈(19)上,密封圈(13)上有两个隔板(20);b、滚轮(6)表面呈花鼓形,而泵体(12)与其相应的滚道位置制成向内凹的圆弧形;c、转轴(3)上有四个滚轮轴(7)和滚轮(6),每个间隔9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友
申请(专利权)人:徐文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