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9672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保温隔热涂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算的原料:40‑50份水性氟碳乳液、8‑12份隔热填料、10‑20份钛白粉、2‑4份润湿分散剂、0.1‑0.5份消泡剂、2‑4份成膜助剂、1‑3份增稠剂、1‑3份阻燃剂、5‑10份牡蛎壳,余量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使得保温隔热效果、附着力、耐候性得到增强,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除味作用。

A Thermal Insulation Coat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
,特别是一种保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保温节能性能越来越重视,建筑外墙的保温性能的设定不仅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措施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内部的舒适度。常规的建筑外墙的保温方式是在外墙设置保温板,但此种方式不仅操作繁杂后期易脱落造成危险,而且对成本较高,不利于大面积推广。据统计,各项建筑能源消耗占能源总耗的三分之一,因此,如何研发新型建筑材料使其能耗降低到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是建筑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和建筑节能的具体要求,隔热保温涂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人设计在外墙表面喷涂保温隔热涂料,不仅美观大方,而且方便施工。因此,研制一种保温隔热涂料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隔热涂料,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算的原料:40-50份水性氟碳乳液、8-12份隔热填料、10-20份钛白粉、2-4份润湿分散剂、0.1-0.5份消泡剂、2-4份成膜助剂、2-4份增稠剂、3-5份阻燃剂、5-10份牡蛎壳,余量为水。优选地,所述隔热填料为空心玻璃微球,平均粒径为30-50μm。优选地,所述润湿分散剂为琥珀酸酯磺酸钠、油酸三乙醇胺、椰子油二乙醇酰胺、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纤维素醚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聚合物型消泡剂。优选地,所述成膜助剂为质量比3:1的酮醇酯有机化合物和二亚烷基二醇苯基醚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阻燃剂为季戊四醇、聚磷酸铵、三聚氰胺、硼酸锌、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和硅系助燃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任何一种保温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将牡蛎壳清洗、干燥、粉碎至粒径10-20μm,得牡蛎壳粉;S1:在生产容器中加入配方中的水,先加入牡蛎壳粉,然后加入润湿分散剂、消泡剂搅拌10min;S2:继续加入钛白粉,在600r/min-8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5-2h;S3:降低转速至300-400r/min,加入空心玻璃微球,搅拌1-2h;S4:依次加入水性氟碳乳液、消泡剂、成膜助剂、阻燃剂,最后加入平流剂和/或增稠剂,继续搅拌1-2h,得到隔热涂料。优选地,所述步骤S1、S4中搅拌速率为500-600r/min,和/或所述步骤S4中的加料速率为5-10g/min。优选地,所述步骤S0-S4的环境温度为20-25℃。优选地,所述平流剂加入的质量份数为0.5-1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水性氟碳乳液作为乳液加入,同时通过控制加料速率,不易破乳,使制得的保温隔热产品的附着力、耐候性得到增强;(2)本专利技术添加牡蛎壳粉,一方面可以对废弃的牡蛎壳进行二次利用;另一方面牡蛎壳的多孔结构,不仅仅具有消音隔热作用;还能很好地吸附有毒气体,具有净味作用;(3)本专利技术采用聚合物型消泡剂,消泡速度快,分散性能优异,特别是在稀释后不易破乳漂油,抑泡时间长,效率高,用量低,而且无毒,由于在水中极易分散,能与液体产品很好的相溶,不易破乳漂油,有效提高保温隔热涂料的性能;(4)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搅拌速率保证空心玻璃微球不被破裂,有效保证了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5)本专利技术还通过添加阻燃剂,保证材料的阻燃性能,安全性提高。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一种保温隔热涂料,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算的原料:50份水性氟碳乳液、8份隔热填料、10份钛白粉、2份润湿分散剂、0.1份消泡剂、2份成膜助剂、2份增稠剂、3份阻燃剂、5份牡蛎壳,余量为水。所述隔热填料为空心玻璃微球,平均粒径为30μm。所述润湿分散剂为琥珀酸酯磺酸钠;所述消泡剂为聚合物型消泡剂;所述成膜助剂为质量比3:1的十二醇酯和二亚烷基二醇苯基醚的混合物。所述阻燃剂为季戊四醇。所述增稠剂采用羧甲基纤维素;上述保温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将牡蛎壳清洗、干燥、粉碎至粒径10μm,得牡蛎壳粉;S1:在生产容器中加入配方中的水,先加入牡蛎壳粉,然后加入润湿分散剂、消泡剂搅拌10min;S2:继续加入钛白粉,在6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5h;S3:降低转速至300r/min,加入空心玻璃微球,搅拌1h;S4:依次加入水性氟碳乳液、消泡剂、成膜助剂、阻燃剂,最后加入增稠剂,继续搅拌1h,得到隔热涂料。所述步骤S1、S4中搅拌速率为500r/min,所述步骤S4中的加料速率为5g/min。所述步骤S0-S4的环境温度为25℃。实施例2一种保温隔热涂料,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的原料:45份水性氟碳乳液、10份隔热填料、20份钛白粉、3份润湿分散剂、0.3份消泡剂、3份成膜助剂、2份增稠剂、2份阻燃剂、5.5份牡蛎壳,余量为水。所述隔热填料为空心玻璃微球,平均粒径为40μm。所述润湿分散剂为质量比2:1的油酸三乙醇胺、椰子油二乙醇酰胺混合物。所述消泡剂为聚合物型消泡剂。所述成膜助剂为质量比3:1的水性聚氨酯和二亚烷基二醇苯基醚的混合物。所述阻燃剂为质量比为3:1:1的聚磷酸铵、三聚氰胺、硼酸锌的混合物。所述增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上述一种保温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将牡蛎壳清洗、干燥、粉碎至粒径15μm,得牡蛎壳粉;S1:在生产容器中加入配方中的水,先加入牡蛎壳粉,然后加入润湿分散剂、消泡剂搅拌10min;S2:继续加入钛白粉,在700r/min的转速下搅拌2h;S3:降低转速至350r/min,加入空心玻璃微球,搅拌1.5h;S4:依次加入水性氟碳乳液、消泡剂、成膜助剂、阻燃剂,最后加入增稠剂,继续搅拌1.5h,得到隔热涂料。所述步骤S1、S4中搅拌速率为550r/min,所述步骤S4中的加料速率为7g/min。所述步骤S0-S4的环境温度为25℃。实施例3一种保温隔热涂料,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的原料:40份水性氟碳乳液、12份隔热填料、15份钛白粉、4份润湿分散剂、0.5份消泡剂、1份成膜助剂、1份增稠剂、1份阻燃剂、10份牡蛎壳,余量为水。所述隔热填料为空心玻璃微球,平均粒径为50μm。所述润湿分散剂为质量比为3:2:1的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纤维素醚的混合物。所述消泡剂为聚合物型消泡剂。所述成膜助剂为质量比3:1的苯甲醇和二亚烷基二醇苯基醚的混合物。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镁阻燃剂。所述增稠剂为聚丙烯酸钠;上述一种保温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将牡蛎壳清洗、干燥、粉碎至粒径20μm,得牡蛎壳粉;S1:在生产容器中加入配方中的水,先加入牡蛎壳粉,然后加入润湿分散剂、消泡剂搅拌10min;S2:继续加入钛白粉,在800r/min的转速下搅拌2h;S3:降低转速至400r/min,加入空心玻璃微球,搅拌2h;S4:依次加入水性氟碳乳液、消泡剂、成膜助剂、阻燃剂,最后加入增稠剂,继续搅拌2h,得到隔热涂料。所述步骤S1、S4中搅拌速率为600r/min,所述步骤S4中的加料速率为10g/min。所述步骤S0-S4的环境温度为25℃。实施例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作出的变化,具体是S4: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算的原料:40‑50份水性氟碳乳液、8‑12份隔热填料、10‑20份钛白粉、2‑4份润湿分散剂、0.1‑0.5份消泡剂、2‑4份成膜助剂、1‑3份增稠剂、1‑3份阻燃剂、5‑10份牡蛎壳,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算的原料:40-50份水性氟碳乳液、8-12份隔热填料、10-20份钛白粉、2-4份润湿分散剂、0.1-0.5份消泡剂、2-4份成膜助剂、1-3份增稠剂、1-3份阻燃剂、5-10份牡蛎壳,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填料为空心玻璃微球,平均粒径为30-50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分散剂为琥珀酸酯磺酸钠、油酸三乙醇胺、椰子油二乙醇酰胺、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纤维素醚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聚合物型消泡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助剂为质量比3:1的酮醇酯有机化合物和二亚烷基二醇苯基醚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季戊四醇、聚磷酸铵、三聚氰胺、硼酸锌、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和硅系助燃剂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宇谢德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颐冠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