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946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包括步骤一,地形勘探;步骤二,清理地形;步骤三,格栅池构建;步骤四:沉砂池构建;步骤五,过滤池构建;步骤六,人工湿地构建;步骤七,排水池构建;步骤八,人工湿地处理;步骤九,后期管护;该防堵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格栅井去除污水中的生活垃圾和大颗粒物质后流入沉砂池,为防止人工湿地堵塞,沉砂池将生活污水中的砂子及淤泥去除后通过配水管流入人工湿地处理处理池,避免污水杂质引起堵塞,有利于人工湿地使用,同时该人工湿地完全利用地形,污水通过管道依次流入格栅池、沉砂池、过滤池、人工湿地与排水池,无需任何动力设备,节约资源。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nti-blocking Composite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湿地
,具体为一种防堵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传统人工湿地构建方法困难,操作难度高,且污水采用管道直接排放至人工湿地处,污水内含有大量杂质,极易造成管道与人工湿地堵塞,不利于用户使用,同时传统人工湿地使用机器水泵运作,浪费资源,不利于保护环境,且传统人工湿地无法充分利用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机制,去除污染物不彻底;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防堵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包括步骤一,地形勘探;步骤二,清理地形;步骤三,格栅池构建;步骤四:沉砂池构建;步骤五,过滤池构建;步骤六,人工湿地构建;步骤七,排水池构建;步骤八,人工湿地处理;步骤九,后期管护;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地形勘探包括以下步骤:1)选址时避免选择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及其他公共暴露的场合;2)施工前人工取施工地区泥土化验,确定施工的地域条件与气候条件;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清理地形包括以下步骤;1)对选址地开挖土方,采用人工配合反铲清挖;2)晾晒一天后,再精细平整场地,用耙子将土耙细整平,粗土块捡出打碎,将不能打碎的土块、树根、树桩、石头及其他垃圾捡出堆积在一起;3)人工规划与预留后续建筑用地,并使用栅栏围起;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人工使用混泥土堆砌一座格栅池,格栏池的格栅宽度为0.5m,栅条间隙为5mm,格栅池内设人工格栅一台,5目筛网一台,格栅池一端与污水排放管道连接;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沉砂池构建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开挖两处L*B*H=2.0m*2.0m*1.7m的空地,清洗空地内部杂物;2)人工在空地内使用混凝土修建平流沉砂池,平流沉砂池墙面高于空地0.5m,平流沉砂池一侧通过管道与步骤三中格栅池联通;3)人工在平流沉砂池侧墙设置一排空气扩散器,空气扩散器距离池底高度为0.6-0.9m,并设置有集砂槽;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人工开挖一处L*B*H=2.0m*2.0m*1.6m的空地,清洗空地内部杂物,采用混凝土修建过滤池,过滤池一侧通过管道与步骤四中沉砂池联通;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湿地构建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开挖两处L*B*H=40.5m*35.5m*2.1m的空地,清洗空地内部杂物;2)采用钢砼结构修建墙壁,且一侧采用管道与步骤五中过滤池相连,钢砼结构墙壁使用防水胶做防渗处理;3)空地内部填入泥土,种植芦苇、风车草、浮萍、睡莲与藻类植物,植物之间留有0.5m间隙;其中在上述步骤七中,人工开挖一处面积为2m2,深度为1m的排水池,采用混凝土修建,一侧通过管道与步骤六中湿地墙壁联通;其中在上述步骤八中,人工在湿地表面投加絮凝剂,采用震动棒震动搅拌1-2h,停止震动,观测湿地表面水清澈即可;其中在上述步骤九中,每隔一个月人工检测格栅池、沉砂池、过滤池、人工湿地与排水池使用状况,检测排水管连接与堵塞情况,更换排水管道。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开挖的废石与草木树根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废料厂集中处理。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格栅池深度为2.0m。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2)中,平流沉砂池池底设有i=0.1-0.5的坡度。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六3)中藻类植物为水华藻与硅藻。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八中絮凝剂为无机絮凝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防堵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操作方便,格栅井去除污水中的生活垃圾和大颗粒物质后流入沉砂池,为防止人工湿地堵塞,沉砂池将生活污水中的砂子及淤泥去除后通过配水管流入人工湿地处理处理池,避免污水杂质引起堵塞,有利于人工湿地使用,同时该人工湿地完全利用地形,污水通过管道依次流入格栅池、沉砂池、过滤池、人工湿地与排水池,无需任何动力设备,节约资源,人工湿地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吸附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出去,同时植物根系生物膜也可吸收氮与磷,将其化为己用,垂直流人工湿地即由格栅池、沉砂池与过滤池串联而成,依污水水流方向分别为下行流、上行流运行方式,充分利用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机制,去除污染物更完全、更彻底。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包括步骤一,地形勘探;步骤二,清理地形;步骤三,格栅池构建;步骤四:沉砂池构建;步骤五,过滤池构建;步骤六,人工湿地构建;步骤七,排水池构建;步骤八,人工湿地处理;步骤九,后期管护;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地形勘探包括以下步骤:1)选址时避免选择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及其他公共暴露的场合;2)施工前人工取施工地区泥土化验,确定施工的地域条件与气候条件;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清理地形包括以下步骤;1)对选址地开挖土方,采用人工配合反铲清挖;2)晾晒一天后,再精细平整场地,用耙子将土耙细整平,粗土块捡出打碎,将不能打碎的土块、树根、树桩、石头及其他垃圾捡出堆积在一起;3)人工规划与预留后续建筑用地,并使用栅栏围起,开挖的废石与草木树根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废料厂集中处理;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人工使用混泥土堆砌一座格栅池,格栏池的格栅宽度为0.5m,栅条间隙为5mm,格栅池内设人工格栅一台,5目筛网一台,格栅池一端与污水排放管道连接,格栅池深度为2.0m;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沉砂池构建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开挖两处L*B*H=2.0m*2.0m*1.7m的空地,清洗空地内部杂物;2)人工在空地内使用混凝土修建平流沉砂池,平流沉砂池墙面高于空地0.5m,平流沉砂池一侧通过管道与步骤三中格栅池联通,平流沉砂池池底设有i=0.1-0.5的坡度;3)人工在平流沉砂池侧墙设置一排空气扩散器,空气扩散器距离池底高度为0.6-0.9m,并设置有集砂槽;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人工开挖一处L*B*H=2.0m*2.0m*1.6m的空地,清洗空地内部杂物,采用混凝土修建过滤池,过滤池一侧通过管道与步骤四中沉砂池联通;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湿地构建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开挖两处L*B*H=40.5m*35.5m*2.1m的空地,清洗空地内部杂物;2)采用钢砼结构修建墙壁,且一侧采用管道与步骤五中过滤池相连,钢砼结构墙壁使用防水胶做防渗处理;3)空地内部填入泥土,种植芦苇、风车草、浮萍、睡莲与藻类植物,植物之间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包括步骤一,地形勘探;步骤二,清理地形;步骤三,格栅池构建;步骤四:沉砂池构建;步骤五,过滤池构建;步骤六,人工湿地构建;步骤七,排水池构建;步骤八,人工湿地处理;步骤九,后期管护;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地形勘探包括以下步骤:1)选址时避免选择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及其他公共暴露的场合;2)施工前人工取施工地区泥土化验,确定施工的地域条件与气候条件;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清理地形包括以下步骤;1)对选址地开挖土方,采用人工配合反铲清挖;2)晾晒一天后,再精细平整场地,用耙子将土耙细整平,粗土块捡出打碎,将不能打碎的土块、树根、树桩、石头及其他垃圾捡出堆积在一起;3)人工规划与预留后续建筑用地,并使用栅栏围起;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人工使用混泥土堆砌一座格栅池,格栏池的格栅宽度为0.5m,栅条间隙为5mm,格栅池内设人工格栅一台,5目筛网一台,格栅池一端与污水排放管道连接;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沉砂池构建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开挖两处L*B*H=2.0m*2.0m*1.7m的空地,清洗空地内部杂物;2)人工在空地内使用混凝土修建平流沉砂池,平流沉砂池墙面高于空地0.5m,平流沉砂池一侧通过管道与步骤三中格栅池联通;3)人工在平流沉砂池侧墙设置一排空气扩散器,空气扩散器距离池底高度为0.6‑0.9m,并设置有集砂槽;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人工开挖一处L*B*H=2.0m*2.0m*1.6m的空地,清洗空地内部杂物,采用混凝土修建过滤池,过滤池一侧通过管道与步骤四中沉砂池联通;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湿地构建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开挖两处L*B*H=40.5m*35.5m*2.1m的空地,清洗空地内部杂物;2)采用钢砼结构修建墙壁,且一侧采用管道与步骤五中过滤池相连,钢砼结构墙壁使用防水胶做防渗处理;3)空地内部填入泥土,种植芦苇、风车草、浮萍、睡莲与藻类植物,植物之间留有0.5m间隙;其中在上述步骤七中,人工开挖一处面积为2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包括步骤一,地形勘探;步骤二,清理地形;步骤三,格栅池构建;步骤四:沉砂池构建;步骤五,过滤池构建;步骤六,人工湿地构建;步骤七,排水池构建;步骤八,人工湿地处理;步骤九,后期管护;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地形勘探包括以下步骤:1)选址时避免选择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及其他公共暴露的场合;2)施工前人工取施工地区泥土化验,确定施工的地域条件与气候条件;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清理地形包括以下步骤;1)对选址地开挖土方,采用人工配合反铲清挖;2)晾晒一天后,再精细平整场地,用耙子将土耙细整平,粗土块捡出打碎,将不能打碎的土块、树根、树桩、石头及其他垃圾捡出堆积在一起;3)人工规划与预留后续建筑用地,并使用栅栏围起;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人工使用混泥土堆砌一座格栅池,格栏池的格栅宽度为0.5m,栅条间隙为5mm,格栅池内设人工格栅一台,5目筛网一台,格栅池一端与污水排放管道连接;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沉砂池构建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开挖两处L*B*H=2.0m*2.0m*1.7m的空地,清洗空地内部杂物;2)人工在空地内使用混凝土修建平流沉砂池,平流沉砂池墙面高于空地0.5m,平流沉砂池一侧通过管道与步骤三中格栅池联通;3)人工在平流沉砂池侧墙设置一排空气扩散器,空气扩散器距离池底高度为0.6-0.9m,并设置有集砂槽;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人工开挖一处L*B*H=2.0m*2.0m*1.6m的空地,清洗空地内部杂物,采用混凝土修建过滤池,过滤池一侧通过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四喜杨秀琴王凤友吴云杰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