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饱和盐水脱硝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近饱和盐水的脱硝方法。
技术介绍
自2000年以来,用纳滤技术取代传统的化学沉淀和水洗盐的技术用于去除淡盐水中的硫酸盐以便控制电解槽中硫酸盐的含量,被公认为是氯碱行业中一项最实用的技术。然而,将纳滤技术成功应用于近饱和盐水(原卤)中的硫酸盐去除系统并进行商业化一直是一个难题,该技术也是近几年刚刚开始进行探索和研究。在氯碱工艺中,首先需要将盐溶液中的钙镁离子和硫酸根去除,得到精制盐溶液,然后将精制盐溶液泵入氯碱法制碱装置中。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化学法将钙镁离子去除,然后经过三段纳滤系统进行脱硝得到精制盐溶液。常用的盐溶液为淡盐水,近饱和盐水与传统的淡盐水(氯化钠浓度通常控制在180-210g/L)不同,在室温下,其氯化钠的浓度为300g/L左右,接近饱和的状态,硫酸钠浓度为10g/L左右,若采用纳滤系统直接处理,在纳滤渗透液中,氯化钠和硫酸钠富集,由于共离子效应,容易出现结晶,影响正常处理过程。这一因素限制了纳滤系统在对近饱和盐水直接进行脱硝时难以达到最理想的分离效果,例如整套系统的高回收率(仅在6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饱和盐水的脱硝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调整近饱和盐水的pH在5‑7,将其作为进水输送到第一段纳滤系统中,第一段纳滤系统浓缩液作为第二段纳滤系统进水;过程中控制第一段纳滤系统和第二段纳滤系统进水流量为12‑15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饱和盐水的脱硝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调整近饱和盐水的pH在5-7,将其作为进水输送到第一段纳滤系统中,第一段纳滤系统浓缩液作为第二段纳滤系统进水;过程中控制第一段纳滤系统和第二段纳滤系统进水流量为12-15m3/h,所述近饱和盐水,是指接近饱和盐水;(2)第二段纳滤系统的部分浓缩液通过循环泵泵入第一段纳滤系统进水中,与近饱和盐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混合后近饱和盐水中氯化钠的浓度为290-295g/L,硫酸钠的浓度为18-22g/L,第一段纳滤系统渗透液和第二段纳滤系统渗透液混合,得到氯化钠的浓度≥300g/L,硫酸钠的浓度≤1.5g/L的精盐水,将精盐水泵入氯碱法制碱装置中;纳滤系统的回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