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无人机。
技术介绍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自主研制无人侦察机,80年代初装备部队。改革开放以后,在民用领域中探索可行性,中国航空事业经过60多年的辛酸历程,从无到有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我国从事无人机行业的单位有300多家,形成了配套齐全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的有160家左右。研制投入使用的无人机型多达百余种,小型无人机技术已逐步完善,战略无人机已成功试飞,攻击无人机也已试射空地导弹多次成功。近年来,由于扑动飞行方式在微型飞行器范畴内具有的独特优势,已有多个研究机构将研究方向转向了微型扑翼飞行器。对于微型扑翼飞行器,扑动翼产生的推力和功率消耗直接决定了飞行器的机动能力和续航时间,因而研究扑翼的推力特性和功率特性对提高飞行器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而对于大型飞行器,如大型无人机,现有技术能够用大型无人机载人飞行,但是因为体型较大,在平衡控制上有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型无人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型无人机难以控制平衡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无人机包括机体(5)、用于为所述机体(5)提供动力的主螺旋机构(1)、用于驱动所述主螺旋机构(1)工作的主电机(3)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机体(5)平衡的折翼机构(4);所述主螺旋机构(1)包括前主螺旋机构(1011)和后主螺旋机构(1012),所述前主螺旋机构(1011)设置在所述机体(5)的头部,所述后主螺旋机构(1012)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尾部,所述主电机(3)包括前主电机(3011)和后主电机(3012),所述前主螺旋机构(1011)与所述前主电机(301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后主螺旋机构(1012)与所述后主电机(3012)的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无人机包括机体(5)、用于为所述机体(5)提供动力的主螺旋机构(1)、用于驱动所述主螺旋机构(1)工作的主电机(3)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机体(5)平衡的折翼机构(4);所述主螺旋机构(1)包括前主螺旋机构(1011)和后主螺旋机构(1012),所述前主螺旋机构(1011)设置在所述机体(5)的头部,所述后主螺旋机构(1012)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尾部,所述主电机(3)包括前主电机(3011)和后主电机(3012),所述前主螺旋机构(1011)与所述前主电机(301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后主螺旋机构(1012)与所述后主电机(301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前主电机(3011)和所述后主电机(3012)安装在所述机体(5)上;所述折翼机构(4)具有两个,两个所述折翼机构(4)分别安装在所述机体(5)的相对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无人机还包括用于控制方向的辅助螺旋机构(2),所述辅助螺旋机构(2)安装在所述机体(5)的相对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螺旋机构(2)具有四个,所述机体(5)的相对两侧各安装有两个所述辅助螺旋机构(2),所述折翼机构(4)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辅助螺旋机构(2)之间,不同侧的且相对的两个所述辅助螺旋机构(2)之间通过转向杆(2011)连接,所述转向杆(2011)上套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向杆(2011)转动的换向器(20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翼机构(4)包括折叠翼板(4026)、固定翼板(4023)、复位撑杆(4025)、弹性撑杆(4024)、折翼牵引线(4022)、偏心杆(4015)以及导向轮(4021);所述固定翼板(4023)的一端与所述机体(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翼板(4023)的另一端与所述折叠翼板(4026)相互铰接;所述折叠翼板(4026)靠近所述固定翼板(4023)的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伟,张艳辉,张晨宁,陈清朋,尹铎,冯亚春,刘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