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文化艺术设计交流用画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18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文化艺术设计交流用画板,其结构包括画板本体、围条,围条嵌设在画板本体上,画板本体由方板、板框组成,方板与板框扣接,板框由软垫、囊体组成,软垫与囊体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画板在简易便携的前提下具有牢固的支撑结构,使用者在绘画时可将画板手持倾斜进行绘画,也可通过支撑倾斜放置桌面进行绘画,绘画时较为省力,且画板本体内可储放较多的纸张进行备用和起到支撑厚度的作用;支撑画板的结构简化,重量较轻,携带方便,使用时无需多个步骤进行展开和收纳,使用方便;同时上胶条可用于将笔粘附,拿取、储放更方便。

A New Type of Sketchpad for Cultural and Art Design Exch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文化艺术设计交流用画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美术绘画领域,具体地说是新型文化艺术设计交流用画板。
技术介绍
画板是应用于美术创作及工程制图领域的教学用具,绘图人员用一张贴画纸,并借助画板,就可以顺利完成绘图操作;艺术设计地点一般在较大的展览厅,交流时经常会使用到画板,一般使用较为便携的画板,方便交流时的随处移动和临时绘画。现有技术简易便携的画板不具有支撑结构,使用者在绘画时需手持将画板长时间倾斜进行绘画,较为费力,且无法储放较多的纸张进行备用;具有支撑结构的画板结构相对较为复杂,重量较重,携带不方便,使用时需多个步骤进行展开和收纳,使用不方便;同时部分画板未装设储放笔具的位置,即使安装了储放笔具的位置又会增加结构,增加了画板的体积和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新型文化艺术设计交流用画板,以解决简易便携的画板不具有支撑结构,使用者在绘画时需手持将画板长时间倾斜进行绘画,较为费力,且无法储放较多的纸张进行备用;具有支撑结构的画板结构相对较为复杂,重量较重,携带不方便,使用时需多个步骤进行展开和收纳,使用不方便;同时部分画板未装设储放笔具的位置,即使安装了储放笔具的位置又会增加结构,增加了画板的体积和重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新型文化艺术设计交流用画板,其结构包括画板本体、围条,所述围条嵌设在画板本体的方槽上,所述画板本体由方板、板框组成,所述方板与板框扣接并且二者均为矩形结构,所述板框由软垫、囊体组成,所述软垫内侧面与囊体胶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围条包括上胶条、右撑条、底支条、左撑条,所述上胶条与右撑条、左撑条上端胶连接,所述右撑条、左撑条与底支条上端贴合,所述右撑条与左撑条结构相同。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支条内部安装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轴结构、方撑结构,所述方撑结构中部安装有轴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轴结构包括方位圆轴、外传动轴、内传动轴,所述方位圆轴与外传动轴环面轨道连接,所述外传动轴与内传动轴转动连接并且二者处于同一轴心。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方撑结构包括活动撑块、固定撑块,所述活动撑块与固定撑块通过轴结构传动连接并且三者组成为一体化截图给。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方撑结构安装有上部轨道结构、底部轨道结构,所述上部轨道结构与底部轨道结构结构相同并且二者平行,所述上部轨道结构包括轨道轴杆、轨道轴环,所述轨道轴杆与轨道轴环螺纹连接并且二者组成为工字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右撑条内部安装有内支撑装置,所述内支撑装置包括上框、扁体胶条、底框,所述扁体胶条上下两端与上框、底框胶连接,所述上框与底框扣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框包括扣板、线路感应器、路线轨道、框体,所述扣板与框体上端焊接,所述线路感应器安装在框体左右两侧,所述框体左右两侧安装有路线轨道。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可手持画板倾斜进行绘画,也可将画板支撑进行绘画;画板支撑时是通过将右撑条、左撑条的底部从画板两侧槽移出,移出时内支撑装置和支撑装置进行传动,内支撑装置的底框与上框分离,底框向下移动并向右弯曲,在扁体胶条的辅助支撑作用下,实现了右撑条、左撑条在内支撑装置的作用下进行支撑;内支撑装置回位时,将底框向左移动,线路感应器感应到上框与底框呈一条直线结构时通过路线轨道带动框体上移,再将右撑条、左撑条的底部塞回画板两侧槽;支撑装置传动时是内传动轴进行转动带动外传动轴将活动撑块向右移动,实现固定撑块长度的增加,也实现了底支条宽度的增加、画板底部宽度的增加,起到进一步加强画板支撑的作用,内支撑装置传动回位时支撑装置也跟着传动回位,画板回到最初可手持绘画的状态。画板本体内可储放纸张,将右撑条、左撑条的底部从画板两侧槽移出三分之二,可将纸张放入或拿出,再将右撑条、左撑条的底部从画板两侧槽塞回;软垫的软体结构和囊体的气囊结构能够实现对画板本体内部的密封,即起到对纸张的防潮效果也实现了对右撑条、左撑条的牢固固定和不让纸张掉落出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右撑条、左撑条的底部从画板两侧槽移出实现右撑条、左撑条底部呈弧形结构进行支撑,内支撑装置传动时支撑装置跟着传动实现活动撑块向右移动,实现固定撑块长度的增加,也实现了底支条宽度的增加、画板底部宽度的增加,即画板实现支撑;实现了画板在简易便携的前提下具有牢固的支撑结构,使用者在绘画时可将画板手持倾斜进行绘画,也可通过支撑倾斜放置桌面进行绘画,绘画时较为省力,且画板本体内可储放较多的纸张进行备用和起到支撑厚度的作用;支撑画板的结构简化,重量较轻,携带方便,使用时无需多个步骤进行展开和收纳,使用方便;同时上胶条可用于将笔粘附,拿取、储放更方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新型文化艺术设计交流用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画板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图2的A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画板前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支撑装置立体剖切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方撑结构平面剖切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方撑结构平面剖切的结构示意图,也是方撑结构长度增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内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内支撑装置呈直条结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画板本体1、围条2、方板10、板框11、软垫110、囊体111、上胶条20、右撑条21、底支条22、左撑条23、支撑装置220、轴结构30、方撑结构31、方位圆轴300、外传动轴301、内传动轴302、活动撑块310、固定撑块311、上部轨道结构40、底部轨道结构41、轨道轴杆50、轨道轴环51、内支撑装置60、上框600、扁体胶条601、底框602、扣板70、线路感应器71、路线轨道72、框体7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0,本专利技术提供新型文化艺术设计交流用画板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画板本体1、围条2,所述围条2嵌设在画板本体1上,所述画板本体1主要用于绘画,也起到储放纸张的作用,所述围条2主要用于支撑,也起到粘覆笔具的作用,所述画板本体1由方板10、板框11组成,所述方板10与板框11扣接,所述板框11由软垫110、囊体111组成,所述软垫110与囊体111胶连接,所述软垫110与囊体111起到固定围条2的作用和辅助对画板本体1内腔的密封,还起到了画板掉落缓冲防撞击的作用,所述围条2包括上胶条20、右撑条21、底支条22、左撑条23,所述上胶条20与右撑条21、左撑条23胶连接,所述右撑条21、左撑条23与底支条22贴合,所述右撑条21与左撑条23结构相同,所述上胶条20用于粘附笔具,所述右撑条21、左撑条23用于对画板的倾斜支撑,所述底支条22实现加强对画板的支撑,所述底支条22内部安装有支撑装置220,所述支撑装置220包括轴结构30、方撑结构31,所述方撑结构31安装有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文化艺术设计交流用画板,其结构包括画板本体(1)、围条(2),所述围条(2)嵌设在画板本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画板本体(1)由方板(10)、板框(11)组成,所述方板(10)与板框(11)扣接,所述板框(11)由软垫(110)、囊体(111)组成,所述软垫(110)与囊体(111)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文化艺术设计交流用画板,其结构包括画板本体(1)、围条(2),所述围条(2)嵌设在画板本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画板本体(1)由方板(10)、板框(11)组成,所述方板(10)与板框(11)扣接,所述板框(11)由软垫(110)、囊体(111)组成,所述软垫(110)与囊体(111)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文化艺术设计交流用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条(2)包括上胶条(20)、右撑条(21)、底支条(22)、左撑条(23),所述上胶条(20)与右撑条(21)、左撑条(23)胶连接,所述右撑条(21)、左撑条(23)与底支条(22)贴合,所述右撑条(21)与左撑条(23)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文化艺术设计交流用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条(22)内部安装有支撑装置(220),所述支撑装置(220)包括轴结构(30)、方撑结构(31),所述方撑结构(31)安装有轴结构(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文化艺术设计交流用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结构(30)包括方位圆轴(300)、外传动轴(301)、内传动轴(302),所述方位圆轴(300)与外传动轴(301)轨道连接,所述外传动轴(301)与内传动轴(302)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盈赵蔚王振宇宋艳杨路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