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膜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916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装印刷装备,尤其涉及一种复膜方法及装置。复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提供待复薄膜;S20:涂胶;S30:提供底纸;S40:贴合;S50:分切。复膜装置,包括薄膜放料模块、底纸供纸模块、收纸模块,以及设置于薄膜放料模块和底纸供纸模块之后,收纸模块之前的贴合模块,还包括设置于贴合模块与收纸模块之间的分切模块,所述分切模块包括一个热切刀,所述热切刀之刀刃设置于一能够回转运动的刀体上,刀体的回转中心与底纸在贴合模块中前进的方向垂直,所述刀体内还设置发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速的、分切效果理想的复膜方法及装置。

A Composite Film Method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膜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印刷装备,尤其涉及一种复膜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复膜机能使薄膜(如BOPP、PVC、PET等各种薄膜)与印刷品复合,使印刷品表面光亮美观并且同时具有防水保洁的优点。薄膜放料模块、底纸供纸模块、收纸模块,以及设置于薄膜放料模块和底纸供纸模块之后,收纸模块之前的贴合模块。复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复膜过程中薄膜连续且匀速前进,压合后获得的复膜产品是一条长带,由收卷装置收卷成卷。但是,最终需要获得的成品通常是具有一定规格的单张成品,实际生产中,通常先从收卷装置上卸下成卷的复膜产品,并堆放在仓库里,然后再从仓库里取出成卷的复膜产品并搬运到分切机,由分切机切成所需规格的单张成品;也可以先从收卷装置上卸下成卷的复膜产品,再直接搬运到分切机,由分切机切成所需规格的单张成品。配备相互独立的复膜机和分切机,占用场地大;而且必须由工人从复膜机的收纸装置上卸下成卷的复膜产品,再将成卷的复膜产品搬运到分切机并装上分切机,劳动强度大,且生产效率低,另外还往往会损耗部分复膜成品。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人专利技术了复印分切一体机,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693829U于2011年1月5日公开的复膜分切一体机,该复膜分切一体机,包括机架、送膜装置、上胶装置、烘道箱、送纸装置和压合装置,所述压合装置后边依次设有储料装置、输料装置、横切装置和单张成品收集装置;输料装置包括至少一对输料辊。横切装置包括下固定刀、上动刀以及上动刀升降驱动机构;下固定刀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机架两侧分别设有一上下走向的导轨,上动刀两端各设有一滑块,两滑块一一对应地设于两导轨中并与导轨作滑动配合,上动刀与上动刀升降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上动刀升降驱动机构可采用现有的升降驱动机构,如:上动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或液压缸,气缸或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导轨相平行,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与上动刀连接;也可以通过电动机和连杆机构驱动刀座升降,例如上动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一端与电动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上动刀铰接,或者上动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传动机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电动机的转轴与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第一连杆一端与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上动刀铰接。在一具体实施方案中,上动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呈L形;液压缸的缸体与机架铰接;第一连杆的中部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第一连杆的下端与液压缸的活塞杆铰接,第一连杆的上端与第二连杆的下端铰接,第二连杆的上端与上动刀铰接。当输料装置向横切装置及单张成品收集装置输送复膜产品时,上动刀处于下固定刀的上方,上动刀与下固定刀之间有一供复膜产品通过的缝隙;当输料装置输送的复膜产品的长度等于一个单张复膜成品的长度时,输料装置暂停输送复膜产品,上动刀升降驱动机构驱动上动刀下降,上动刀与下固定刀配合进行横切,获得单张复膜成品,单张复膜成品落在单张成品收集装置上;随后上动刀升降驱动机构驱动上动刀上升至下固定刀的上方,等待下一次横切操作。如前述专利技术一样,现有技术中,虽然解决了复合与分切一体的问题,但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升降式分切装置,其分切的速度远不能适应高速复合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升降式切刀原理上的局限,经常出现分切不彻底(切不断),分切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速的复膜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分切效果理想的复膜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提供待复薄膜;S20:涂胶;S30:提供底纸;S40:贴合;S50:分切;其中,S10及S20步骤与S30步骤之间没有顺序要求;S20步骤所述的涂胶是指在待复薄膜表面涂布胶粘层;S50所述分切是指通过热切刀进行分切。复膜方法,其特征在于:S50步骤所述的分切,所述热切刀之刀刃设置于一能够回转运动的刀体上,刀体的回转中心与底纸前进的方向垂直,热切刀刀刃的温度为150℃至390℃。复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内设置发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热切刀刀刃的温度为175℃,或180℃,或185℃,或190℃,或195℃,或200℃,或205℃,或210℃,或215℃,或220℃,或230℃,或240℃,或260℃,或300℃,或350℃。复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S10步骤与S20步骤之间的待复薄膜预处理步骤,待复薄膜预处理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11:待复薄膜表面涂布清漆;S12:烘干处理;S13:电晕处理;并且,S11步骤待复薄膜涂布清漆的表面与S20步骤涂胶的表面是不同的面。复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S30与S40之间的底纸预处理步骤,底纸预处理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31:除粉处理;S32:压光处理。复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S10步骤与S20步骤之间的待复薄膜预处理步骤,待复薄膜预处理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11:待复薄膜表面涂布清漆;S12:烘干处理;S13:电晕处理;并且,S11步骤待复薄膜涂布清漆的表面与S20步骤涂胶的表面是不同的面;还包括设置于S30与S40之间的底纸预处理步骤,底纸预处理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31:除粉处理;S32:压光处理;S50步骤所述的分切,所述热切刀之刀刃设置于一能够回转运动的刀体上,刀体的回转中心与底纸前进的方向垂直,热切刀刀刃的温度为190℃;所述刀体内设置发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膜装置,包括薄膜放料模块、底纸供纸模块、收纸模块,以及设置于薄膜放料模块和底纸供纸模块之后,收纸模块之前的贴合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贴合模块与收纸模块之间的分切模块,所述分切模块包括一个热切刀,所述热切刀之刀刃设置于一能够回转运动的刀体上,刀体的回转中心与底纸在贴合模块中前进的方向垂直,所述刀体内还设置发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复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放料模块与所述贴合模块之间还依次设置有涂布模块、烘干模块、电晕模块。复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纸供纸模块与贴合模块之间还设置有除粉模块和压光模块。复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放料模块与所述贴合模块之间还依次设置有涂布模块、烘干模块、电晕模块;所述底纸供纸模块与贴合模块之间还设置有除粉模块和压光模块;其中,所述薄膜放料模块采用卷式放料,所述涂布模块采用辊式涂布,所述烘干模块采用热风道烘干,所述低纸供纸模块采用飞达单纸供纸,所述除粉模块采用静电除粉,所述压光模块采用辊式热压。本专利技术的复膜方法,切是指通过热切刀进行分切,由于复膜材料对热敏感,提高了分切速度,且分切效果理想;尤其是当采用回转式热切刀时,与现有技术的升降式切刀相比,复膜速度更高,分切效果更理想。本专利技术的复膜装置,与前述方法源于一个总的专利技术构想,均具有热切刀这一特定技术特征,因此一并提出申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提供待复薄膜;S20:涂胶;S30:提供底纸;S40:贴合;S50:分切;其中,S10及S20步骤与S30步骤之间没有顺序要求;S20步骤所述的涂胶是指在待复薄膜表面涂布胶粘层;S50所述分切是指通过热切刀进行分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提供待复薄膜;S20:涂胶;S30:提供底纸;S40:贴合;S50:分切;其中,S10及S20步骤与S30步骤之间没有顺序要求;S20步骤所述的涂胶是指在待复薄膜表面涂布胶粘层;S50所述分切是指通过热切刀进行分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膜方法,其特征在于:S50步骤所述的分切,所述热切刀之刀刃设置于一能够回转运动的刀体上,刀体的回转中心与底纸前进的方向垂直,热切刀刀刃的温度为150℃至3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内设置发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热切刀刀刃的温度范围是为175℃至35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S10步骤与S20步骤之间的待复薄膜预处理步骤,待复薄膜预处理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11:待复薄膜表面涂布清漆;S12:烘干处理;S13:电晕处理;并且,S11步骤待复薄膜涂布清漆的表面与S20步骤涂胶的表面是不同的面。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S30与S40之间的底纸预处理步骤,底纸预处理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31:除粉处理;S32:压光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S10步骤与S20步骤之间的待复薄膜预处理步骤,待复薄膜预处理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11:待复薄膜表面涂布清漆;S12:烘干处理;S13:电晕处理;并且,S11步骤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子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桃园大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