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914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14
一种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内胶层;2)在制备好的内胶层外壁上涂覆热固性黏胶;3)第一玻纤加强层的制备;4)在第一玻纤加强层外壁上涂覆热固性黏胶;5)在第一玻纤加强层的外壁上包裹一层第一中胶层;6)将步骤5)中的坯料进行热固处理;7)在第一中胶层的外壁上缠绕钢丝编织层;8)用挤出机在钢丝编织层的外壁上包裹一层第二中胶层;9)第二中胶层的外壁上涂覆热固性黏胶;10)第二玻纤加强层的制备;11)在第二玻纤加强层外壁上涂覆热固性黏胶;12)在第二玻纤加强层的外壁上包裹一层外胶层;13)将步骤12)中的半成品进行热固处理和硫化处理;14)在半成品上涂覆防腐耐磨层。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igh Efficiency Heat Conduction, Pressure Resistance and Fatigue Resistance Tub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基础件及制造
,具体地,涉及一种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液压油管广泛应用于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等大型工程机械设备中,由于工程机械设备功率大,运行时的油压和流速较,因此液压油管中存在较高的温度。如果高温无法及时散发,且持续存在,势必影响液压油管的使用寿命,导致工程机械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现行的改善液压油管散热性能的措施大多为改良液压油管的内部结构或材质。若增大液压油管的尺寸,降低工作灵活性;而改良其材质,成本较高,缺乏经济性。综上所述,液压油管在导热性能方面还需进一步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能够制备高性能液压油管的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内胶层、第一玻纤加强层、第一中胶层、钢丝编织层、第二中胶层、第二玻纤加强层和外胶层,所述内胶层、第一玻纤加强层、第一中胶层、钢丝编织层、第二中胶层、第二玻纤加强层和外胶层按照由内至外的顺序设置,所述第一玻纤加强层通过热固性黏胶设置在内胶层和第一中胶层之间,所述第二玻纤加强层通过热固性黏胶设置在第二中胶层和外胶层之间,所述内胶层的内壁和外胶层的外壁上均涂覆有防腐耐磨层;上述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内胶层;2)在制备好的内胶层外壁上涂覆热固性黏胶;3)第一玻纤加强层的制备:使用缠绕机将玻纤绳按照顺时针的缠绕方向缠绕在内胶层的外壁上,张紧力控制在80-100N,使得相邻的玻纤绳贴紧;4)在第一玻纤加强层外壁上涂覆热固性黏胶;5)用挤出机在第一玻纤加强层的外壁上包裹一层第一中胶层;6)将步骤5)中的坯料进行热固处理,时间为2-3小时,热固温度为45-60℃;7)将坯料取出,用胶管缠绕机在第一中胶层的外壁上缠绕钢丝编织层,缠绕时张紧力控制在100-120N;8)用挤出机在钢丝编织层的外壁上包裹一层第二中胶层;9)第二中胶层的外壁上涂覆热固性黏胶;10)第二玻纤加强层的制备:使用缠绕机将玻纤绳按照逆时针的缠绕方向缠绕在第二中胶层的外壁上,张紧力控制在90-120N,使得相邻的玻纤绳贴紧;11)在第二玻纤加强层外壁上涂覆热固性黏胶;12)用挤出机在第二玻纤加强层的外壁上包裹一层外胶层;13)将步骤12)中的半成品进行热固处理,时间为2-3小时,热固温度为45-60℃;14)取出半成品,进行硫化处理,温度控制在70-80℃,时间为5-6小时,常温冷却3-4小时;15)在半成品的内胶层的内壁和外胶层的外壁上涂覆防腐耐磨层;16)将半成品放入烘干机中烘干处理3-4小时,温度控制在45-55℃,冷却至常温静置处理,经过品质检验、包装,形成成品。进一步的,上述的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所述内胶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丁腈橡胶80-100炭黑50-60白炭黑5-8增塑剂5-7氧化锌3-6硬酯酸0.5-1.3增硬剂8-13抗氧剂8-12防老剂3-8硫化剂0.5-1.3粘合剂4-8促进剂0.8-2。进一步的,上述的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所述外胶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丁腈橡胶60-70氢氧化钙3-5二辛酯1-3硫磺2-5碳黑7745-10碳黑N66015-25碳酸钙30-40软化剂40-60氧化锌2-4硬质酸0.5-1.5氧化镁5-7稳定剂1-2防老剂2.5-4粘合剂4-6促进剂0.5-1。进一步的,上述的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所述第一中胶层和第二中胶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丁腈橡胶80-100;炭黑50-60,白炭黑10-20;铁红粉9-10;软化剂25-35;氧化锌2-4;硬质酸0.5-0.7;防老剂5-7;粘合剂7-8;促进剂0.6-1;硫磺2.5-3。进一步的,上述的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所述内胶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设备选用中速密炼机,前辊温度控制在45℃-50℃,后辊温度控制在45℃左右,辊速比控制在1:1.2,辊距控制在为2.5-3mm,混炼过程如下:首先,将丁腈橡胶和炭黑添加至密炼机,均匀搅拌5-8分钟后添加粉末白炭黑,继续搅拌20-25分钟;然后,依次添增塑剂、氧化锌、硬酯酸、增硬剂、抗氧剂、防老剂和粘合剂进行搅拌,时间间隔控制在2-3分钟;接着,添加硫化剂,继续搅拌10-15分钟;最后,添加促进剂,搅拌10-12分钟后出片。进一步的,上述的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所述外胶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外胶管各原料,调整密炼机温度:110℃,转速40r/min,先把丁腈橡胶在密炼机中塑炼30s;往密炼机中加入氧化镁,氧化锌,防老剂,混炼1分钟;往密炼机中氢氧化钙、二辛酯、硫磺、碳黑774、碳黑N660、碳酸钙、软化剂、硬质酸、稳定剂、粘合剂和促进剂,混炼3-4分钟,下片停放,密炼机排胶温度120℃左右,采用螺杆挤出过滤机,用50目滤网过滤。进一步的,上述的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所述第一中胶层和第二中胶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丁腈橡胶、炭黑和白炭黑先混合均匀,先在密炼机内密炼3~5分钟,再将铁红粉、软化剂、氧化锌、硬质酸、防老剂、粘合剂、促进剂和硫磺依次分批加入,最后将硫化体系加入搅拌混合1~2分钟,待搅拌混合均匀后,搅拌10-12分钟后出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序安排合理,制备工艺简便,成本适中,制得的液压油管秉承了丁晴橡胶管优良的使用性能,同时还获得了更为突出的强度、耐热、耐蚀及耐老化性能,极大的提升了液压油管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使其应用范围更为宽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应用时的剖面图。图中:内胶层1、第一玻纤加强层2、第一中胶层3、钢丝编织层4、第二中胶层5、第二玻纤加强层6、外胶层7、防腐耐磨层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的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内胶层1、第一玻纤加强层2、第一中胶层3、钢丝编织层4、第二中胶层5、第二玻纤加强层6和外胶层7,所述内胶层1、第一玻纤加强层2、第一中胶层3、钢丝编织层4、第二中胶层5、第二玻纤加强层6和外胶层7按照由内至外的顺序设置,所述第一玻纤加强层2通过热固性黏胶设置在内胶层1和第一中胶层3之间,所述第二玻纤加强层6通过热固性黏胶设置在第二中胶层5和外胶层7之间,所述内胶层1的内壁和外胶层7的外壁上均涂覆有防腐耐磨层8;上述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内胶层1;2)在制备好的内胶层1外壁上涂覆热固性黏胶;3)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胶层(1)、第一玻纤加强层(2)、第一中胶层(3)、钢丝编织层(4)、第二中胶层(5)、第二玻纤加强层(6)和外胶层(7),所述内胶层(1)、第一玻纤加强层(2)、第一中胶层(3)、钢丝编织层(4)、第二中胶层(5)、第二玻纤加强层(6)和外胶层(7)按照由内至外的顺序设置,所述第一玻纤加强层(2)通过热固性黏胶设置在内胶层(1)和第一中胶层(3)之间,所述第二玻纤加强层(6)通过热固性黏胶设置在第二中胶层(5)和外胶层(7)之间,所述内胶层(1)的内壁和外胶层(7)的外壁上均涂覆有防腐耐磨层(8);上述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内胶层(1);2)在制备好的内胶层(1)外壁上涂覆热固性黏胶;3)第一玻纤加强层(2)的制备:使用缠绕机将玻纤绳按照顺时针的缠绕方向缠绕在内胶层(1)的外壁上,张紧力控制在80‑100N,使得相邻的玻纤绳贴紧;4)在第一玻纤加强层(2)外壁上涂覆热固性黏胶;5)用挤出机在第一玻纤加强层(2)的外壁上包裹一层第一中胶层(3);6)将步骤5)中的坯料进行热固处理,时间为2‑3小时,热固温度为45‑60℃;7)将坯料取出,用胶管缠绕机在第一中胶层(3)的外壁上缠绕钢丝编织层(4),缠绕时张紧力控制在100‑120N;8)用挤出机在钢丝编织层(4)的外壁上包裹一层第二中胶层(5);9)第二中胶层(5)的外壁上涂覆热固性黏胶;10)第二玻纤加强层(6)的制备:使用缠绕机将玻纤绳按照逆时针的缠绕方向缠绕在第二中胶层(5)的外壁上,张紧力控制在90‑120N,使得相邻的玻纤绳贴紧;11)在第二玻纤加强层(6)外壁上涂覆热固性黏胶;12)用挤出机在第二玻纤加强层(6)的外壁上包裹一层外胶层(7);13)将步骤12)中的半成品进行热固处理,时间为2‑3小时,热固温度为45‑60℃;14)取出半成品,进行硫化处理,温度控制在70‑80℃,时间为5‑6小时,常温冷却3‑4小时;15)在半成品的内胶层(1)的内壁和外胶层(7)的外壁上涂覆防腐耐磨层(8);16)将半成品放入烘干机中烘干处理3‑4小时,温度控制在45‑55℃,冷却至常温静置处理,经过品质检验、包装,形成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胶层(1)、第一玻纤加强层(2)、第一中胶层(3)、钢丝编织层(4)、第二中胶层(5)、第二玻纤加强层(6)和外胶层(7),所述内胶层(1)、第一玻纤加强层(2)、第一中胶层(3)、钢丝编织层(4)、第二中胶层(5)、第二玻纤加强层(6)和外胶层(7)按照由内至外的顺序设置,所述第一玻纤加强层(2)通过热固性黏胶设置在内胶层(1)和第一中胶层(3)之间,所述第二玻纤加强层(6)通过热固性黏胶设置在第二中胶层(5)和外胶层(7)之间,所述内胶层(1)的内壁和外胶层(7)的外壁上均涂覆有防腐耐磨层(8);上述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内胶层(1);2)在制备好的内胶层(1)外壁上涂覆热固性黏胶;3)第一玻纤加强层(2)的制备:使用缠绕机将玻纤绳按照顺时针的缠绕方向缠绕在内胶层(1)的外壁上,张紧力控制在80-100N,使得相邻的玻纤绳贴紧;4)在第一玻纤加强层(2)外壁上涂覆热固性黏胶;5)用挤出机在第一玻纤加强层(2)的外壁上包裹一层第一中胶层(3);6)将步骤5)中的坯料进行热固处理,时间为2-3小时,热固温度为45-60℃;7)将坯料取出,用胶管缠绕机在第一中胶层(3)的外壁上缠绕钢丝编织层(4),缠绕时张紧力控制在100-120N;8)用挤出机在钢丝编织层(4)的外壁上包裹一层第二中胶层(5);9)第二中胶层(5)的外壁上涂覆热固性黏胶;10)第二玻纤加强层(6)的制备:使用缠绕机将玻纤绳按照逆时针的缠绕方向缠绕在第二中胶层(5)的外壁上,张紧力控制在90-120N,使得相邻的玻纤绳贴紧;11)在第二玻纤加强层(6)外壁上涂覆热固性黏胶;12)用挤出机在第二玻纤加强层(6)的外壁上包裹一层外胶层(7);13)将步骤12)中的半成品进行热固处理,时间为2-3小时,热固温度为45-60℃;14)取出半成品,进行硫化处理,温度控制在70-80℃,时间为5-6小时,常温冷却3-4小时;15)在半成品的内胶层(1)的内壁和外胶层(7)的外壁上涂覆防腐耐磨层(8);16)将半成品放入烘干机中烘干处理3-4小时,温度控制在45-55℃,冷却至常温静置处理,经过品质检验、包装,形成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高效热传导、耐压、耐疲劳油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胶层(1)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丁腈橡胶80-100炭黑50-60白炭黑5-8增塑剂5-7氧化锌3-6硬酯酸0.5-1.3增硬剂8-13抗氧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殿鑫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濂辉液压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