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取血回血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9033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取血回血一体化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导管,该导管前端为尖端,所述导管内布置有相互独立的取血腔、回血腔以及第一电极腔,所述导管尖端布置有连通所述回血腔的回血孔,所述导管侧壁布置有至少一个连通所述取血腔的取血孔,所述导管侧壁布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电极腔的第一侧孔,所述第一电极腔放置有用于监测心肌电位活动的第一电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管内设置取血腔、回血腔以及第一电极腔,在单根导管上实现取血和回血功能,并在第一电极腔装入可监测心肌电位活动的第一电极装置,第一电极装置可外接监测系统从而直观反映心肌电位变化情况。

A Multifunctional Integrated Device for Blood Collection and Retu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取血回血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取血回血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利用体外循环装置进行血液成分监测和分析时,需要从人体循环中取血,分析截留细胞或其它成分后,将血液回送到人体。但如果需要从心脏直接获取体循环的血液,同时保证回流的血液不与取血混合,还可以监测心肌电活动和必要时心脏起搏功能,目前的导管都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取血回血一体化装置,能够直接从心脏提取血液并回输血液,并兼具监测心脏电位变化和心脏起搏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取血回血一体化装置,包括导管,该导管前端为尖端,所述导管内布置有相互独立的取血腔、回血腔以及第一电极腔,所述导管尖端布置有连通所述回血腔的回血孔,所述导管侧壁布置有至少一个连通所述取血腔的取血孔,所述导管侧壁布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电极腔的第一侧孔,所述第一电极腔放置有用于监测心肌电位活动的第一电极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血孔至少三个,各所述取血孔的位置交错布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最靠近所述导管尖端的所述取血孔下边沿与所述回血孔的距离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取血回血一体化装置,包括导管(1),该导管(1)前端为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内布置有相互独立的取血腔(2)、回血腔(3)以及第一电极腔(4),所述导管(1)尖端布置有连通所述回血腔(3)的回血孔(10),所述导管(1)侧壁布置有至少一个连通所述取血腔(2)的取血孔(8),所述导管(1)侧壁布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电极腔(4)的第一侧孔(91),所述第一电极腔(4)放置有用于监测心肌电位活动的第一电极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取血回血一体化装置,包括导管(1),该导管(1)前端为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内布置有相互独立的取血腔(2)、回血腔(3)以及第一电极腔(4),所述导管(1)尖端布置有连通所述回血腔(3)的回血孔(10),所述导管(1)侧壁布置有至少一个连通所述取血腔(2)的取血孔(8),所述导管(1)侧壁布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电极腔(4)的第一侧孔(91),所述第一电极腔(4)放置有用于监测心肌电位活动的第一电极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取血回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血孔(8)至少三个,各所述取血孔(8)的位置交错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取血回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最靠近所述导管(1)尖端的所述取血孔(8)下边沿与所述回血孔(10)的距离为30mm~50m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取血回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内还布置有第二电极腔(5),所述导管(1)侧壁布置有连通所述第二电极腔(5)的第二侧孔(92),所述第二电极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和平洪林徐文枫夏商周万阳夏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益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