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喉腔穿刺-腔内缝线导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83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喉腔穿刺‑腔内缝线导引器,所述的缝线导引器包括外套管、内芯;所述的内芯和外套管在装配状态下,内芯的远端从外套管中的远端伸出,且内芯远端设有倒钩状结构。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的喉腔穿刺‑腔内缝线导引器,穿刺针穿刺入喉腔后,抽出内芯、插入特制的有倒钩状结构的内芯,倒钩状结构钩住并卡紧喉腔内缝线,回撤套管针将缝线从喉腔导出至喉外(颈部),与Lichtenberger喉镜内缝合器相比,这种新的穿刺针可通过颈中线部位的甲状软骨上下缘准确定位穿刺部位,有效减少喉部组织穿刺损伤,操作方便,降低术后声带的再粘连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New laryngeal puncture-suture gui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的喉腔穿刺-腔内缝线导引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新的喉腔穿刺-腔内缝线导引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也相应提高。接受嗓音相关手术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继发性声带粘连患者也相应增加,迫切需要一种操作方便的装置预防和治疗声带粘连、喉蹼等并发症。粘连带切开喉腔硅胶膜置入是治疗声带粘连和喉蹼的有效外科治疗方法。双侧声带病变(如双侧声带任克氏水肿、广基息肉等)和喉乳头状瘤、声带白斑等病变累及前联合,因前联合及双侧声带存在创面,术后比较容易发生声带粘连和继发性喉蹼,导致声音嘶哑、发音困难,甚至引起呼吸不畅、呼吸困难,更有甚者需要行气管切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学者使用丝裂霉素湿敷创面防止术后粘连发生,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然有50%左右的失败率。喉腔硅胶膜置入是预防双侧声带术后继发声带粘连和声带粘连切开术后防止再发粘连的有效方法。当前国际上通常使用Lichtenberger喉镜内缝合器缝合固定喉内硅胶膜。该器械为一枪式装置,自喉腔内向外缝合固定硅胶膜,操作时需要在声门上下将弧形带线的缝针顶出喉外,再将缝线在颈部打结固定。由于设备购买不便、价格昂贵等因素限制无法在国内推广使用。在国内没有成型的器械使用。有学者使用注射针头行甲状软骨上下缘穿刺将缝线导入喉内打结固定硅胶膜,需要在喉内、外打结,硅胶膜取出时需要将缝线线结一同取出。然而,现有技术中使用的Lichtenberger喉镜内缝合器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Lichtenberger喉镜内缝合器声门上、下定位有一定盲目性,缝合器头部为弧形结构,对喉镜的尺寸有一定要求,困难喉镜病例使用小喉镜(镜体直径小于1.5cm)时无法完成操作。注射针头行甲状软骨上下缘穿刺将缝线导入喉内打结固定硅胶膜,存在喉内、外均需打结及硅胶膜取出时需要将缝线线结一同取出等问题。综上所述,需要一种具有穿刺位置定位准确、可使喉腔内引线顺利导出、有效减少喉部组织穿刺损伤的缝线导引器,而关于这种缝线导引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穿刺位置定位准确、可使喉腔内引线顺利导出、有效减少喉部组织穿刺损伤的缝线导引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的喉腔穿刺-腔内缝线导引器,所述的缝线导引器包括外套管、内芯;所述的内芯和外套管在装配状态下,内芯的远端从外套管中的远端伸出,且内芯远端设有倒钩状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倒钩状结构采用激光切割制作而成。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倒钩状结构的深度至少大于内芯半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倒钩状结构包括缝线滑入部、缝线收纳部,缝线卡紧部;所述的缝线滑入部为倾斜面结构,缝线滑入部的头端设置在内芯表面位置处,缝线滑入部的底端和缝线收纳部过渡连接;所述的缝线卡紧部沿着缝线滑入部的头端弯曲。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倒钩结构相对外套管伸出的长度为3-4m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内芯的头端手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设有限位条;所述的限位条相对连接体径向分布,且限位条相对连接体向外伸出;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设有控制手柄;所述的控制手柄的外周分布有齿条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外套管的头端设有连接手柄;所述的连接手柄的一端设有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上设有限位卡槽;所述的限位卡槽与限位条相配合。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一种新的喉腔穿刺-腔内缝线导引器,穿刺针穿刺入喉腔后,抽出内芯、插入特制的有倒钩状结构的内芯,倒钩状结构钩住并卡紧喉腔内缝线,回撤套管针将缝线从喉腔导出至喉外(颈部),与Lichtenberger喉镜内缝合器相比,这种新的穿刺针可通过颈中线部位的甲状软骨上下缘准确定位穿刺部位,有效减少喉部组织穿刺损伤,操作方便,降低术后声带的再粘连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内芯和外套管在装配状态下,内芯的远端从外套管中的远端伸出,使得缝线导引器在操作时,不受外套管的约束,活动空间范围大。3、倒钩状结构采用激光切割制作而成,使得倒钩状结构的形状形成比较稳定,不会变形,便于勾住并卡紧缝线。4、倒钩状结构包括缝线滑入部、缝线收纳部,缝线卡紧部;其中,缝合滑入部为倾斜设计,能够快速方便将缝线引入;缝线收纳部呈U形状,为缝线收纳提供空间,所述的缝线卡紧部沿着缝线滑入部的头端弯曲,能够防止缝线导引过程中向外脱出。5、倒钩状结构的深度至少大于内芯半径,该设计方式,便于反复对缝线进行导引,且导引过程中不会脱落。6、倒钩结构相对外套管伸出的长度为3-4mm,该尺寸规格是根据临床经验而设计的,该尺寸规格下,操控性好,操作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新的喉腔穿刺-腔内缝线导引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倒钩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内芯部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外套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内芯11.倒钩状结构111.缝线滑入部112.缝线收纳部113.缝线卡紧部12.连接体13.限位条14.控制手柄2.外套管21.连接手柄22.连接管23.限位卡槽请参照图1,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新的喉腔穿刺-腔内缝线导引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缝线导引器包括外套管2、内芯1;所述的内芯1和外套管2在装配状态下,内芯1的远端从外套管2中的远端伸出,且内芯1远端设有倒钩状结构11;所述的倒钩状结构11采用激光切割制作而成。请参照图2,图2是倒钩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倒钩状结构11包括缝线滑入部111、缝线收纳部112,缝线卡紧部113;所述的缝线滑入部111为倾斜面结构,缝线滑入部111的头端设置在内芯1表面位置处,缝线滑入部111的底端和缝线收纳部112过渡连接;所述的缝线卡紧部113沿着缝线滑入部111的头端弯曲。所述的倒钩状结构11的深度至少大于内芯1半径;所述倒钩结构相对外套管2伸出的长度为3-4mm。请参照图3,图3是内芯1部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内芯1的头端手有连接体12,所述连接体12上设有限位条13;所述的限位条13相对连接体12径向分布,且限位条13相对连接体12向外伸出;所述连接体12的另一端设有控制手柄14;所述的控制手柄14的外周分布有齿条结构。请参照图4,图4为外套管2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外套管2的头端设有连接手柄21;所述的连接手柄21的一端设有连接管22;所述的连接管22上设有限位卡槽23;所述的限位卡槽23与限位条13相配合。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内芯1和外套管2在装配状态下,内芯1的远端从外套管2中的远端伸出,使得缝线导引器在操作时,不受外套管2的约束,活动空间范围大。所述的内芯1远端设有倒钩状结构11,倒钩状结构11能够钩住并卡紧喉腔内缝线,回撤套管针将缝线从喉腔导出至喉外(颈部)。与现有的操作器械相比,这种新的带有倒钩状结构11的穿刺针可通过颈中线部位的甲状软骨上下缘准确定位穿刺部位,有效减少喉部组织穿刺损伤,操作方便,降低术后声带的再粘连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述的倒钩状结构11采用激光切割制作而成,使得倒钩状结构11的形状形成比较稳定,不会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的喉腔穿刺‑腔内缝线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线导引器包括外套管、内芯;所述的内芯和外套管在装配状态下,内芯的远端从外套管中的远端伸出,且内芯远端设有倒钩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的喉腔穿刺-腔内缝线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线导引器包括外套管、内芯;所述的内芯和外套管在装配状态下,内芯的远端从外套管中的远端伸出,且内芯远端设有倒钩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的喉腔穿刺-腔内缝线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钩状结构采用激光切割制作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的喉腔穿刺-腔内缝线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钩状结构的深度至少大于内芯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的喉腔穿刺-腔内缝线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钩状结构包括缝线滑入部、缝线收纳部,缝线卡紧部;所述的缝线滑入部为倾斜面结构,缝线滑入部的头端设置在内芯表面位置处,缝线滑入部的底端和缝线收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培杰费守勇吴海涛魏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