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骨锚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883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骨锚固定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盒盖,且盒体的前表面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盒体的一侧通过定位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且盒体的一侧对应第一固定板内部开设有四指固定孔,所述盒体的另一侧通过定位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且盒体的另一侧对应第二固定板内部开设有拇指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电动马达驱动的设计方式,能够对锚钉头进行自动化钻进,方便了医护人员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病患的疼痛时间;通过两个固定板的设计,使得手部与该装置之间更加稳固,医护人员可以进行单手操作,便利了使用者操作,该装置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

A Fully Automatic Bone Anchor Fix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骨锚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全自动骨锚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发生危险事故,导致身体内的骨头发生错位和折断等,需要到医院里使用锚钉对骨头进行固定,来保证身体的健康恢复。但是现在的医院中对骨头进行固定时,需要先用锥扩,并且锥扩特定攻丝需要配备不同型号,手术步骤复杂且成本高,不仅仅对医护人员的工作造成困扰,还使得病患更加疼痛,且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双手握住,不方便操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骨锚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骨锚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骨锚固定装置,包括盒体、盒盖、开关按钮、第一固定板、四指固定孔、第二固定板、拇指固定孔、固定座、转动杆、电动马达、电池固定支架、电池组、通孔、穿线孔、定位柱、锚钉头、螺纹、定位孔和锚钉缝合线,所述盒体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盒盖,且盒体的前表面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盒体的一侧通过定位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且盒体的一侧对应第一固定板内部开设有四指固定孔,所述盒体的另一侧通过定位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且盒体的另一侧对应第二固定板内部开设有拇指固定孔,所述盒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且盒体的上表面对应固定座内部贯穿安装有转动杆。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马达,且盒体的内部靠近电动马达一侧位置处固接有电池固定支架,所述电池固定支架的一侧放置有电池组,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端与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的侧表面开设有通孔,且转动杆的上表面靠近中心位置处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转动杆的上表面靠近穿线孔两侧位置处固接有定位柱。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的上方安装有锚钉头,所述锚钉头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锚钉头的下表面靠近中心位置处连接有锚钉缝合线,且锚钉头的下表面靠近锚钉缝合线两侧位置处进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锚钉缝合线依次贯穿于穿线孔和通孔,且锚钉缝合线的数量共设置有两股,所述转动杆的顶端与锚钉头通过卡合方式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锚钉头为一种硫酸钙材质的构件,或者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关按钮分别与电动马达和电池组通过导电线连接,所述电池组具体为三块锂电池,且电池组与电池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片。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部靠近四指固定孔内侧通过粘胶剂粘接有防滑橡胶垫,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部靠近拇指固定孔内侧通过粘胶剂粘接有防滑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动马达驱动的设计方式,能够对锚钉头进行自动化钻进,方便了医护人员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病患的疼痛时间;通过两个固定板的设计,使得手部与该装置之间更加稳固,医护人员可以进行单手操作,便利了使用者操作,该装置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全自动骨锚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全自动骨锚固定装置中盒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全自动骨锚固定装置中锚钉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盒体;2、盒盖;3、开关按钮;4、第一固定板;5、四指固定孔;6、第二固定板;7、拇指固定孔;8、固定座;9、转动杆;10、电动马达;11、电池固定支架;12、电池组;13、通孔;14、穿线孔;15、定位柱;16、锚钉头;17、螺纹;18、定位孔;19、锚钉缝合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全自动骨锚固定装置,包括盒体1、盒盖2、开关按钮3、第一固定板4、四指固定孔5、第二固定板6、拇指固定孔7、固定座8、转动杆9、电动马达10、电池固定支架11、电池组12、通孔13、穿线孔14、定位柱15、锚钉头16、螺纹17、定位孔18和锚钉缝合线19,盒体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盒盖2,且盒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开关按钮3,盒体1的一侧通过定位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且盒体1的一侧对应第一固定板4内部开设有四指固定孔5,盒体1的另一侧通过定位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6,且盒体1的另一侧对应第二固定板6内部开设有拇指固定孔7,第一固定板4的内部靠近四指固定孔5内侧通过粘胶剂粘接有防滑橡胶垫,第二固定板6的内部靠近拇指固定孔7内侧通过粘胶剂粘接有防滑橡胶垫,通过两个固定板的设计,使得手部与该装置之间更加稳固,医护人员可以进行单手操作,便利了使用者操作。盒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8,且盒体1的上表面对应固定座8内部贯穿安装有转动杆9,盒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马达10,且盒体1的内部靠近电动马达10一侧位置处固接有电池固定支架11,电池固定支架11的一侧放置有电池组12,电动马达10的驱动端与转动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开关按钮3分别与电动马达10和电池组12通过导电线连接,电池组12具体为三块锂电池,且电池组12与电池固定支架11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片,转动杆9的侧表面开设有通孔13,且转动杆9的上表面靠近中心位置处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穿线孔14,转动杆9的上表面靠近穿线孔14两侧位置处固接有定位柱15,转动杆9的上方安装有锚钉头16,锚钉头16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17,锚钉头16的下表面靠近中心位置处连接有锚钉缝合线19,且锚钉头16的下表面靠近锚钉缝合线19两侧位置处进开设有定位孔18,锚钉缝合线19依次贯穿于穿线孔14和通孔13,且锚钉缝合线19的数量共设置有两股,转动杆9的顶端与锚钉头16通过卡合方式固定连接,锚钉头16为一种硫酸钙材质的构件,或者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通过电动马达10驱动的设计方式,能够对锚钉头16进行自动化钻进,不用先用锥扩,并且锥扩特定攻丝需要配备不同型号,手术步骤复杂且成本高,此种设计方便了医护人员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病患的疼痛时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使用者将锚钉头16上锚钉缝合线19穿过转动杆9上的穿线孔14,从转动杆9上侧表面位置处的通孔13内拉出,此时将锚钉头16上的定位孔18对准转动杆9上的定位柱15,将其进行插接从而固定在一起,此时使用者将手心对着盒体1,将拇指穿过第二固定板6上的拇指固定孔7内,其余的四根手指穿过第一固定板4上的四指固定孔5内,这样能够增加手部与该装置之间的稳固性,由卡在电池固定支架11内的电池组12进行供电,将锚钉头16对准病患伤口位置处,通过按动开关按钮3来控制电动马达10工作,电动马达10带动转动杆9转动,可以直接将锚钉头16钻进病患的身体内部,钻进之后,医护人员通过锚钉头16连接的锚钉缝合线19对伤口进行缝合,这样的设计方式能够快速对锚钉头16进行钻进,这样的自动化操作极度方便。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骨锚固定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盒盖(2),且盒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开关按钮(3),所述盒体(1)的一侧通过定位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且盒体(1)的一侧对应第一固定板(4)内部开设有四指固定孔(5),所述盒体(1)的另一侧通过定位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6),且盒体(1)的另一侧对应第二固定板(6)内部开设有拇指固定孔(7),所述盒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8),且盒体(1)的上表面对应固定座(8)内部贯穿安装有转动杆(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骨锚固定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盒盖(2),且盒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开关按钮(3),所述盒体(1)的一侧通过定位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且盒体(1)的一侧对应第一固定板(4)内部开设有四指固定孔(5),所述盒体(1)的另一侧通过定位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6),且盒体(1)的另一侧对应第二固定板(6)内部开设有拇指固定孔(7),所述盒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8),且盒体(1)的上表面对应固定座(8)内部贯穿安装有转动杆(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骨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马达(10),且盒体(1)的内部靠近电动马达(10)一侧位置处固接有电池固定支架(11),所述电池固定支架(11)的一侧放置有电池组(12),所述电动马达(10)的驱动端与转动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骨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9)的侧表面开设有通孔(13),且转动杆(9)的上表面靠近中心位置处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穿线孔(14),所述转动杆(9)的上表面靠近穿线孔(14)两侧位置处固接有定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徐书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尚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