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简单的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74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设于机座内的电机和控制板、可拆卸连接于机座上的搅拌杯,搅拌杯包括杯体、盖合于杯体上方的杯盖,杯体内设有粉碎刀,杯体包括搅拌容腔,搅拌容腔内设有扰流筒,扰流筒的形状与搅拌容腔的形状相匹配设置,扰流筒的内侧壁设有多个扰流筋,扰流筒可拆卸的设于搅拌容腔内,扰流筒的外侧壁与搅拌容腔的内侧壁贴合设置,使得扰流筒作为一个单独部件安装在搅拌容腔内,使得杯体结构简单,还避免了杯体结构加工的限制,使得杯体和扰流筋的设计选择范围更广,形状会更多样,同时在食物制作完成后,清洗时可将扰流筒取出,此时的搅拌容腔内表面光滑,易于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简单的食品加工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食品加工机现已是一般家庭在日常饮食、烹饪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厨房电器,其主要作用是对物料进行搅拌、粉碎,使加工后的物料符合食用目的。现有的料理机一般包括机座和可拆卸连接于机座上的搅拌杯,搅拌杯内设置轴向固定的粉碎刀,机座内设置电机,搅拌杯置于机座上时,粉碎刀传动连接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机体启动后,电机通电带动粉碎刀转动,粉碎刀转动时对杯体内的食物进行搅拌、粉碎。为了提升粉碎效果,一般都在杯体内设置扰流筋,而扰流筋都是与杯体一体成型的,这样杯体的整体结构容易受到成型工艺的限制,扰流筋不能作很多的变化,对产品设计、性能限制较大,同时还增加了杯体整体结构的复杂程度,不便于杯体的成型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设计的食品加工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简单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设于机座内的电机和控制板、可拆卸连接于机座上的搅拌杯,搅拌杯包括杯体、盖合于杯体上方的杯盖,杯体内设有粉碎刀,其中,所述杯体包括搅拌容腔,搅拌容腔内设有扰流筒,扰流筒的形状与搅拌容腔的形状相匹配设置,扰流筒的内侧壁设有多个扰流筋,扰流筒可拆卸的设于搅拌容腔内,扰流筒的外侧壁与搅拌容腔的内侧壁贴合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筒包括筒体,扰流筋与筒体一体成型,扰流筋由筒体的侧壁向内凸出形成。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呈镂空状。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筋为竖直筋或斜直筋或弧形筋。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筋断开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筋设有四个且均布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筒的下端设有卡槽,搅拌容腔的底部设有卡筋,卡筋与卡槽配合以将扰流筒的周向限位。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位于扰流筋的下端,卡槽设有四个且均布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杯体的上端设有定位凸起,扰流筒的上端设有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卡钩。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筒为金属扰流筒或塑料扰流筒。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在搅拌容腔内设置扰流筒,扰流筒的内侧壁设有多个扰流筋,这样可很好的起到扰流作用,以提升食品加工机的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且扰流筒可拆卸的设于搅拌容腔内,使得扰流筒作为一个单独部件安装在搅拌容腔内,使得杯体结构简单,还避免了杯体结构加工的限制,使得杯体和扰流筋的设计选择范围更广,形状会更多样,同时在食物制作完成后,清洗时可将扰流筒取出,此时的搅拌容腔内表面光滑,易于清洗,加快了清洗速度,而在扰流筒安装到位后,扰流筒的外侧壁与搅拌容腔的内侧壁贴合设置,这样在浆液在粉碎刀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不会将扰流筒带动旋转,即扰流筒不会松动,很好的保证扰流筒的稳定性,避免扰流筒松动与粉碎刀接触而损坏粉碎刀。2、扰流筒包括筒体,扰流筋与筒体一体成型,扰流筋由筒体的侧壁向内凸出形成,此种扰流筒结构不仅结构简单,且便于加工成型,加工效率高,同时扰流筒整体强度好,耐用。3、将筒体设置呈镂空状,即扰流筋之外的部分全部掏空,这样大大减少了筒体的加工材料,从而减少了筒体的加工成本,进而降低了扰流筒整体的加工成本。4、扰流筋设有四个且均布间隔设置,这样既方便扰流筒的加工成型,同时又能很好的保证扰流效果,以提升食品加工机的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5、通过在扰流筒的下端设置卡槽,搅拌容腔的底部设置卡筋,卡筋与卡槽配合以将扰流筒的周向限位,防止扰流筒在粉碎刀的离心力作用下随浆液旋转,从而保证扰流筒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扰流筒与粉碎刀产生干涉。6、卡槽位于扰流筋的下端,且卡槽设有四个并且均布间隔设置,使得扰流筒的周向受力均匀,从而更好的保证扰流筒的周向固定可靠性。7、杯体的上端设置定位凸起,扰流筒的上端设有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卡钩,通过卡钩与定位凸起的配合可进一步将扰流筒的周向限位,避免在粉碎刀转动时扰流筒周向转动,以保证扰流筒的正常工作。8、将扰流筒设置成金属扰流筒,保证了扰流筒的强度足够,提升了扰流筒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又或者,将扰流筒设置成塑料扰流筒,便于扰流筒的加工制造,且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实施例一中扰流筒与搅拌杯之间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实施例二中扰流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实施例三中扰流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实施例四中扰流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实施例五中扰流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实施例六中扰流筒与搅拌杯的分解示意图。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1、机座;2、搅拌杯;21、杯体;211、搅拌容腔;212、卡筋;213、定位凸起;22、杯盖;3、扰流筒;31、筒体;32、扰流筋;33、卡槽;34、卡钩;4、粉碎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1、设于机座1内的电机(图中未示出)和控制板(图中未示出)、可拆卸连接于机座1上的搅拌杯2,搅拌杯2包括杯体21、盖合于杯体21上方的杯盖22,杯体21内设有粉碎刀4,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粉碎刀4旋转,以对杯体21内的食物进行搅拌、粉碎。本实施例中,杯体21包括搅拌容腔211,搅拌容腔211为杯体21内浆液参与高速搅拌的空间,搅拌容腔211内设有扰流筒3,扰流筒3的形状与搅拌容腔211的形状相匹配设置,具体的,搅拌容腔211呈圆筒状,扰流筒3对应呈圆筒状,扰流筒3的内侧壁设有多个扰流筋32,扰流筒3可拆卸的设于搅拌容腔211内,在扰流筒3安装到位后,扰流筒3的外侧壁与搅拌容腔211的内侧壁贴合设置,通过在搅拌容腔内设置扰流筒,扰流筒的内侧壁设有多个扰流筋,这样可很好的起到扰流作用,以提升食品加工机的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且扰流筒可拆卸的设于搅拌容腔内,使得扰流筒作为一个单独部件安装在搅拌容腔内,使得杯体结构简单,还避免了杯体结构加工的限制,使得杯体和扰流筋的设计选择范围更广,形状会更多样,同时在食物制作完成后,清洗时可将扰流筒取出,此时的搅拌容腔内表面光滑,易于清洗,加快了清洗速度,而在扰流筒安装到位后,扰流筒的外侧壁与搅拌容腔的内侧壁贴合设置,这样在浆液在粉碎刀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不会将扰流筒带动旋转,即扰流筒不会松动,很好的保证扰流筒的稳定性,避免扰流筒松动与粉碎刀接触而损坏粉碎刀。也可以为了提升扰流筒的强度和耐用性,将扰流筒3设置为金属扰流筒,这样很好的保证了扰流筒的强度足够,以提升扰流筒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扰流筒3包括筒体31,扰流筋32与筒体31一体成型,扰流筋32由筒体31的侧壁向内凸出形成,此种扰流筒结构不仅结构简单,且便于加工成型,加工效率高,同时扰流筒整体强度好,耐用;同时,扰流筋32具体为竖直筋,且由筒体的中上部延伸至筒体的底部,这样既保证扰流筋的扰流效果,又便于扰流筋的加工成型。且,为了更好的提升扰流效果,将扰流筋32设置四个且沿筒体31的周向均布间隔设置,这样既方便扰流筒的加工成型,同时又能很好的保证扰流效果,以提升食品加工机的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简单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设于机座内的电机和控制板、可拆卸连接于机座上的搅拌杯,搅拌杯包括杯体、盖合于杯体上方的杯盖,杯体内设有粉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包括搅拌容腔,搅拌容腔内设有扰流筒,扰流筒的形状与搅拌容腔的形状相匹配设置,扰流筒的内侧壁设有多个扰流筋,扰流筒可拆卸的设于搅拌容腔内,扰流筒的外侧壁与搅拌容腔的内侧壁贴合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简单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设于机座内的电机和控制板、可拆卸连接于机座上的搅拌杯,搅拌杯包括杯体、盖合于杯体上方的杯盖,杯体内设有粉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包括搅拌容腔,搅拌容腔内设有扰流筒,扰流筒的形状与搅拌容腔的形状相匹配设置,扰流筒的内侧壁设有多个扰流筋,扰流筒可拆卸的设于搅拌容腔内,扰流筒的外侧壁与搅拌容腔的内侧壁贴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筒包括筒体,扰流筋与筒体一体成型,扰流筋由筒体的侧壁向内凸出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呈镂空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筋为竖直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廖朝正郭先炳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