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辣椒种植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84422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辣椒种植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2)施基肥;(3)浇定根水;(4)追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辣椒种植前整地进行土壤耕层重构,在辣椒栽培的不同阶段施用吡咯喹啉醌,并采用多种钾肥配合施用,能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降低土壤酸化程度,改良土壤板结状况,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含量,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性,并提高辣椒根系活力。

A Method of Improving Soil Mic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Pepper Planting 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辣椒种植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具体涉及一种改善辣椒种植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方法。
技术介绍
辣椒是一种重要的茄果类蔬菜,营养丰富,所含的维生素C含量是番茄的5倍、茄子的20倍,胡萝卜素含量是番茄的7-15倍、茄子的20-35倍。辣椒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1997年我国辣椒总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年产量2800万吨,约占世界辣椒产量的46%,辣椒种植面积与经济价值已经超越白菜类成为第一大蔬菜作物。目前辣椒种植区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和复种指数高,连作种植模式突出导致土壤酸化程度凸显,土壤质量退化,土壤生态功能降低,有益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日益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辣椒种植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善辣椒种植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将辣椒种植地土壤中深度为0-20cm的土壤与深度为20-40cm的土壤互换,旋耕深度40cm;(2)施基肥:辣椒定植前每亩施入有机肥1000kg、氮肥15kg、磷肥30kg和钾肥80kg作为基肥,所述氮肥为含氮量46%的尿素,磷肥为含磷量16%的过磷酸钙,钾肥为含钾51%的硫酸钾+含钾24%的弱碱性枸溶性钾肥+含钾10%的腐殖酸钾肥,施用量分别为10kg/亩、30kg/亩和40kg/亩,再加入吡咯喹啉醌500-1000ng,与土壤混合均匀;(3)浇定根水:辣椒定植当天,用浓度为100-200nmol/L的吡咯喹啉醌溶液作为定根水浇透土壤,使用量为600-800L/亩;(4)追肥:辣椒定植7d后施用浓度为400-800nmol/L的吡咯喹啉醌溶液,共施用3次;辣椒定植10d后每亩追施氮肥5kg和钾肥5kg,辣椒开花期每亩追施氮肥15kg和钾肥15kg,辣椒坐果期每亩追施氮肥10kg和钾肥20kg。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吡咯喹啉醌的使用量为750ng/亩。优选地,所述步骤(3)的定根水中吡咯喹啉醌溶液的浓度为150nmol/L。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吡咯喹啉醌溶液的浓度为600nmol/L。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吡咯喹啉醌溶液的3次施用具体为:第1次在辣椒定植7d后施用,第2次在辣椒开花期施用,第3次在辣椒坐果期施用。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吡咯喹啉醌溶液的施用方法为灌根施用,每株150-200ml。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追施的氮肥为含氮量46%的尿素,定植10d后追施的钾肥为含钾51%的硫酸钾,开花期追施的钾肥为含钾51%的硫酸钾+高钾型腐殖酸富碳复合肥,施用量分别为5kg/亩和200g/亩,坐果期追施的钾肥为含钾51%的硫酸钾+高钾型腐殖酸富碳复合肥,施用量分别为为10kg/亩和200g/亩。进一步地,所述追肥时高钾型腐殖酸富碳复合肥的施用方法为兑水稀释300-400倍后叶面喷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传统辣椒栽培方式中,土壤多年得不到深松,耕作层变浅且易发生板结,土壤性质恶化并影响辣椒质量。基肥施用前整地进行土壤耕层重构,将辣椒种植地土壤中深度20-40cm的土壤完全覆盖在0-20cm的土层之上,同时将40cm以下的土层松动,能加大可用耕层厚度,实现农田土壤耕层质量快速提升。耕层重构后能切断土壤毛细管,使土壤更为疏松,透气保水能力提高,改善土壤中气体的有效交换,同时提高了矿物质的有效分解,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微生物数量上升,还能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并提高其活力,辣椒根系微生物能分泌维生素及生长刺激素等物质促进辣椒植株生长,从而提高辣椒的品质。(2)吡咯喹啉醌能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衍和植株生长,吡咯喹啉醌是多种酶类的辅基,通过激活生物细胞膜内的特异性蛋白激酶,能促进生物体内一系列与分裂有关的生化反应,从而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除此之外,吡咯喹啉醌还能通过促进解磷菌、解钾菌等微生物的生理活动,转化土壤中被固定且不易吸收的磷钾元素;通过改良土壤碳氮比能使辣椒种植地土壤氮的转化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加快无机氮周转速率,使土壤中固定的氮素被释放,提高土壤中氮的有效性。施用吡咯喹啉醌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及速效养分含量增加,使辣椒更易吸收,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还能增加土壤孔隙度,使土壤保持适宜的通气保水性,利于辣椒根系生长,提高辣椒根系活力。(1)选用多种不同的钾肥配合施用,其中腐殖酸钾肥能使土壤中固定的营养元素转化成易被辣椒吸收的状态,并加速辣椒对氮元素的吸收过程,提高氮肥的应用效果。易于吸收的无机钾肥硫酸钾和肥效缓慢持久的弱碱性枸溶性钾肥配合施用作为基肥能快速并持久地满足辣椒对钾素的需求,枸溶性钾肥和腐殖酸钾肥肥效较慢但不易流失,在辣椒整个生长时期均能提供所需钾素,大大提高了钾肥的利用率。其中高钾型腐殖酸富碳复合肥,施用量少但利用率高,养分迅速被辣椒吸收转换,不易随水流失,减少因大量施用钾肥造成的土壤环境破坏。基肥中使用的腐殖酸钾肥和追肥中使用的高钾型腐殖酸富碳复合肥均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能调节土壤pH,增加土壤缓冲能力,并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减少土壤板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有机肥、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弱碱性枸溶性钾肥和腐殖酸钾肥均为市售,高钾型腐殖酸富碳复合肥购自湖南葛林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纽翠绿”腐殖酸富碳复合肥系列,高钾型腐殖酸富碳复合肥中N:P:K=8:8:12,有机质≥200g/L,腐植酸≥40g/L,N+P2O5+K2O≥300g/L;吡咯喹啉醌由上海医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提供。实施例1一种改善辣椒种植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将辣椒种植地土壤中深度为0-20cm的土壤与深度为20-40cm的土壤互换,旋耕深度40cm;(2)施基肥:辣椒定植前每亩施入有机肥1000kg、尿素15kg、过磷酸钙30kg、硫酸钾10kg、弱碱性枸溶性钾肥30kg和腐殖酸钾肥40kg作为基肥,再加入吡咯喹啉醌500ng,与土壤混合均匀;(3)浇定根水:辣椒定植当天,用浓度为100nmol/L的吡咯喹啉醌溶液作为定根水浇透土壤,使用量为800L/亩;(4)追肥:辣椒定植7d后施用浓度为800nmol/L的吡咯喹啉醌溶液,共施用3次:第1次在辣椒定植7d后施用,第2次在辣椒开花期施用,第3次在辣椒坐果期施用,施用方法为灌根施用,每株150-200ml;辣椒定植10d后每亩追施尿素5kg和硫酸钾5kg,辣椒开花期每亩追施尿素15kg、硫酸钾5kg和高钾型腐殖酸富碳复合肥200g,辣椒坐果期每亩追施尿素10kg、硫酸钾10kg和高钾型腐殖酸富碳复合肥200g,追肥时高钾型腐殖酸富碳复合肥的施用方法为兑水稀释300-400倍后叶面喷施。实施例2一种改善辣椒种植地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辣椒种植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将辣椒种植地土壤中深度为0‑20cm的土壤与深度为20‑40cm的土壤互换,旋耕深度40cm;(2)施基肥:辣椒定植前每亩施入有机肥1000kg、氮肥15kg、磷肥30kg和钾肥80kg作为基肥,所述氮肥为含氮量46%的尿素,磷肥为含磷量16%的过磷酸钙,钾肥为含钾51%的硫酸钾+含钾24%的弱碱性枸溶性钾肥+含钾10%的腐殖酸钾肥,施用量分别为10kg/亩、30kg/亩和40kg/亩,再加入吡咯喹啉醌500‑1000ng,与土壤混合均匀;(3)浇定根水:辣椒定植当天,用浓度为100‑200nmol/L的吡咯喹啉醌溶液作为定根水浇透土壤,使用量为600‑800L/亩;(4)追肥:辣椒定植7d后施用浓度为400‑800nmol/L的吡咯喹啉醌溶液,共施用3次;辣椒定植10d后每亩追施氮肥5kg和钾肥5kg,辣椒开花期每亩追施氮肥15kg和钾肥5.2kg,辣椒坐果期每亩追施氮肥10kg和钾肥10.2k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辣椒种植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将辣椒种植地土壤中深度为0-20cm的土壤与深度为20-40cm的土壤互换,旋耕深度40cm;(2)施基肥:辣椒定植前每亩施入有机肥1000kg、氮肥15kg、磷肥30kg和钾肥80kg作为基肥,所述氮肥为含氮量46%的尿素,磷肥为含磷量16%的过磷酸钙,钾肥为含钾51%的硫酸钾+含钾24%的弱碱性枸溶性钾肥+含钾10%的腐殖酸钾肥,施用量分别为10kg/亩、30kg/亩和40kg/亩,再加入吡咯喹啉醌500-1000ng,与土壤混合均匀;(3)浇定根水:辣椒定植当天,用浓度为100-200nmol/L的吡咯喹啉醌溶液作为定根水浇透土壤,使用量为600-800L/亩;(4)追肥:辣椒定植7d后施用浓度为400-800nmol/L的吡咯喹啉醌溶液,共施用3次;辣椒定植10d后每亩追施氮肥5kg和钾肥5kg,辣椒开花期每亩追施氮肥15kg和钾肥5.2kg,辣椒坐果期每亩追施氮肥10kg和钾肥10.2k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辣椒种植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吡咯喹啉醌的使用量为750ng/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辣椒种植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李雪峰马艳青张竹青周书栋邹学校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