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模组、云台及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34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模组,包括转子、装配于所述转子的定子、刹车片及驱动装置;所述转子包括转子侧壁及由所述转子侧壁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延伸壁,所述延伸壁和所述定子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刹车片和所述驱动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刹车片一端铰接于所述定子的靠近所述转子的一侧,所述刹车片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刹车片沿铰接点转动以实现所述刹车片与所述延伸壁的抵接或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电机模组的云台和无人机。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模组、云台及无人机体积小、可靠性和安全性好。

Motor Module, Yuntai and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模组、云台及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航空的电机模组、云台及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行器(简称无人机,UAV)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费用低、操作灵活和安全性高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监测、搜救、资源勘查、农业灌溉等领域。以机械作业为例,是除航拍外作为无人机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将机械臂安装于云台,通过电机模组控制云台的二维或三维转动以实现机械臂的位置调整,以实现相关作业。相关技术的电机模组包括电机和与电机组配的减速机,通过将电机的转速按比例通过减速机转化为扭力,以实现对机械臂的驱动。当然,还可以运用于其它场合,并非限于机械臂的运用,其原理一样。然而,相关技术的电机模组仅能在通电情况下由转子输出动力实现对云台的转向控制,从而实现对机械臂的方向控制,当断电后,电机模组无动力输出,转子处理自由运动状态,机械臂在外力作用机可随意摆动,在运输等过程中,机械臂容易因自由摆动产生碰撞而造损坏或造成人员受伤,可靠性差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机模组、云台及无人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可靠性和安全性好的电机模组、云台及无人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模组,包括转子、装配于所述转子的定子、刹车片及驱动装置,所述转子包括转子侧壁及由所述转子侧壁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延伸壁,所述延伸壁和所述定子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刹车片和所述驱动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刹车片一端铰接于所述定子的靠近所述转子的一侧,所述刹车片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刹车片沿铰接点转动以实现所述刹车片与所述延伸壁的抵接或分离。优选的,所述刹车片包括第一刹车片和与所述第一刹车片共同围成环状结构的第二刹车片,所述第一刹车片的其中一端和所述第二刹车片的其中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定子的靠近所述转子的一侧;所述第一刹车片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刹车片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的相对两端。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马达本体、由马达本体延伸的驱动轴和第一连接件,所述驱动轴的远离所述马达本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贯穿其上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刹车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刹车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马达本体的远离所述驱动轴的一端;所述驱动轴通过正、反转调节其插入所述通孔的长度以同时驱动所述第一刹车片和所述第二刹车片分别与所述延伸壁抵接或分离。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马达本体、所述驱动轴及所述第一连接件均设置于所述定子的靠近所述转子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接于所述马达本体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并形成固定,所述第二刹车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优选的,所述电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电容,所述电容与所述马达本体电连接并为所述马达本体供电。优选的,所述电机模组还包括固定于收容空间内设置的支撑架,所述驱动装置卡设于所述支撑架内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相对滑动。优选的,所述第一刹车片和所述第二刹车片结构相同且均呈与所述延伸壁形状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刹车片包括片体和贴设固定于所述片体的靠近所述延伸壁一侧的摩擦片,所述片体铰接于所述定子且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片体为钢材制成,所述摩擦片为橡胶制成。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云台,该云台包括如上所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模组。优选的,所述云台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电机模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如上所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云台。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机模组、云台及无人机,所述转子包括转子侧壁和沿其轴线方向延伸形成的延伸壁,所述延伸壁和所述定子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刹车片和所述驱动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该结构不会增大所述转子的横截面的面积,并充分利用所述延伸壁和所述定子的之间的空间;所述驱动轴通过正、反转调节其插入所述通孔的长度以同时驱动所述第一刹车片和所述第二刹车片分别与所述延伸壁抵接或分离,在断电时,所述驱动轴正转,所述转轴旋入所述通孔,所述驱动装置的整体长度变小,固接于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第一刹车片和所述第二刹车片分别沿着铰接于所述定子的点转动,所述第一刹车片和所述第二刹车片分别与所述延伸壁抵接,所述转子被所述刹车片抱闸锁刹,该结构保证断电时刹车工作的可靠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电机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机模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机模组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机模组的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云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模组100,包括定子1、转子2、刹车片3、驱动装置4、支撑架5及电容6。所述定子1装配于所述转子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子1用于产生励磁磁场,其结构为线圈,也就是电磁铁。所述转子2的内壁设有至少两个永久性磁铁。所述定子1装配于所述转子2的结构为外转子型的电机结构,即所述电机模组100的所述转子2在外面,而所述定子1在内部。所述转子2包括转子侧壁21和沿其轴线方向延伸形成的延伸壁22。所述延伸壁22和所述定子1之间形成收容空间10。所述刹车片3一端铰接于所述定子1的靠近所述转子2的一侧,所述刹车片3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驱动所述刹车片3沿铰接点转动以实现所述刹车片3与所述延伸壁22的抵接或分离,即所述延伸壁22用于与所述刹车片3抵触后通过摩擦使所述转子2停转。所述刹车片3、所述驱动装置4、所述支撑架5及所述电容6均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0内。该结构不会增大所述转子的横截面的面积,从而可以使所述电机模组100体积小巧,便于用于设计和使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所述刹车片3包括第一刹车片31和与所述第一刹车片31共同围成环状结构的第二刹车片32,所述第一刹车片31的其中一端和所述第二刹车片32的其中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定子1的靠近所述转子2的一侧;所述第一刹车片3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刹车片3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4的相对两端。具体的,所述第一刹车片31和所述第二刹车片32结构相同。该结构形成对称,使得所述刹车片实现刹车时平稳,提高其可靠性。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刹车片3为呈与所述延伸壁22形状匹配的弧形结构,即是所述第一刹车片31和所述第二刹车片32结构相同且均呈与所述延伸壁形状匹配的弧形结构。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刹车片3与所述延伸壁22内表面可以吻合,两者相抵触时接触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模组,包括转子和装配于所述转子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子侧壁及由所述转子侧壁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延伸壁,所述延伸壁和所述定子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电机模组还包括刹车片及驱动装置,所述刹车片和所述驱动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刹车片一端铰接于所述定子的靠近所述转子的一侧,所述刹车片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刹车片沿铰接点转动以实现所述刹车片与所述延伸壁的抵接或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模组,包括转子和装配于所述转子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子侧壁及由所述转子侧壁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延伸壁,所述延伸壁和所述定子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电机模组还包括刹车片及驱动装置,所述刹车片和所述驱动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刹车片一端铰接于所述定子的靠近所述转子的一侧,所述刹车片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刹车片沿铰接点转动以实现所述刹车片与所述延伸壁的抵接或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片包括第一刹车片和与所述第一刹车片共同围成环状结构的第二刹车片,所述第一刹车片的其中一端和所述第二刹车片的其中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定子的靠近所述转子的一侧;所述第一刹车片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刹车片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的相对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马达本体、由马达本体延伸的驱动轴和第一连接件,所述驱动轴的远离所述马达本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贯穿其上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刹车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刹车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马达本体的远离所述驱动轴的一端;所述驱动轴通过正、反转调节其插入所述通孔的长度以同时驱动所述第一刹车片和所述第二刹车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思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双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