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接触器磁轭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241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磁轭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和磁轭,所述的磁轭安装在底座上,还包括缓冲件、销子和耳座,所述的缓冲件安装在磁轭和底座之间,所述的磁轭为E型磁轭,磁轭的背部和底座连接,同时,背部设有横向贯穿磁轭的销孔,所述耳座设置在底座上,并且位于销孔的两侧,所述的销子依次穿过一侧耳座、磁轭和另一侧的耳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使用螺钉等紧固,能够有效减小磁轭的体积以及减少磁轭和底座装配的零件,提高装备的可靠性和效率,而且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同时,缓冲件也使磁轭与衔铁吸合时具有缓冲作用,保证接触器的机械寿命。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C Contactor Yo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接触器磁轭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磁轭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电磁系统是交流接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铁芯正是电磁系统的核心部件,铁芯号称为交接接触器的心脏,磁轭正是铁芯的两大组成部件之一,现有的交流接触器的磁轭的安装结构为:将磁轭底部的两端加长,分别套入缓冲套,一端深入底座槽孔内,另一端用夹板加上螺钉固定在底座上。但是此方法需要增加磁轭的体积,从而增大了接触器的整体体积,而且需要用螺钉紧固夹板,需要较多的零部件,结构复杂,降低了装配效率及安装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磁轭的安装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交流接触器磁轭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和磁轭,所述的磁轭安装在底座上,还包括缓冲件、销子和耳座,所述的缓冲件安装在磁轭和底座之间,所述的磁轭为E型磁轭,磁轭的背部和底座连接,同时,背部设有横向贯穿磁轭的销孔,所述耳座设置在底座上,并且位于销孔的两侧,所述的销子依次穿过一侧耳座、磁轭和另一侧的耳座。进一步地,所述的销子材料为磁性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的耳座和底座一体成型制造。进一步地,所述的缓冲件材料为硅橡胶。进一步地,所述的销孔对称设置于背部的两侧边角,设置高度为15~25cm。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面上表面设有两个凹面,该凹面对应磁轭的两个下凹处,所述的缓冲件安装于凹面内。进一步地,所述的缓冲件厚度大于凹面的深度。进一步地,所述的销孔数量大于等于两个。进一步地,所述的耳座上设有竖直方向的长条通孔,用于插入销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销子直接穿过磁轭和底座上的耳座,将磁轭固定在底座上,同时在底座和磁轭之间设置缓冲件,通过缓冲件压缩后的回复弹力,将磁轭和销子牢固地撑紧在耳座上,无需使用螺钉等紧固,能够有效减小磁轭的体积以及减少磁轭和底座装配的零件,提高装备的可靠性和效率,而且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同时,缓冲件也使磁轭与衔铁吸合时具有缓冲作用,保证接触器的机械寿命。2、本技术的销子材料使用磁性材料,当其插入磁轭上的销孔后,使销子和磁轭形成一个整体,在减小整体空间的基础上,不会降低磁轭的整体电磁性能。3、本技术在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凹面,对于磁轭的凹陷处,将缓冲件安装于凹面内,能够在使用最少缓冲件的情况下最大化地发挥其缓冲和紧固的作用。4、本技术在耳座上设置竖直方向的长条通孔,当磁轭需要拆卸时,使用夹具夹紧底座和磁轭,使得缓冲件压缩,销子从长条通孔的上端移动到下端即可方便地脱出,使接触器磁轭的安装和拆卸都更加高效、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磁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现有安装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磁轭,11、背部,12、下凹处,2、底座,3、缓冲件,4、销子,5、耳座,51、长条通孔,6、销孔,7、凹面,8、扁销,9、螺钉,10、底座槽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流接触器磁轭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座2和磁轭1,磁轭1安装在底座2上方。如图1所示,磁轭1为E型磁轭,在磁轭1的背部11两侧边对称的边角处设有横向贯穿磁轭1的销孔6。销孔6的高度一般为15~25cm,在本实施例取15cm。如图2所示,底座2的主体结构和现有接触器底座类似,在底座2的底面21上设有四个耳座5,两两对称布置在底面21的两侧,耳座5的位置和磁轭1上的销孔6相对应。耳座5和底座2一体成型制造,耳座5上还设有竖直的长条通孔51。底面21上表面的中间部位设有两个凹面7,磁轭1的背部11和底座2连接,当磁轭1安装到底座2上时,两个凹面7正好对应图1中磁轭1的两个下凹处12。如图3~图5所示,磁轭1安装到底座2上之前,先在凹面7处放置硅橡胶制成的缓冲件3,该缓冲件3的厚度略大于凹面7的深度。在装配过程中,将磁轭1放到缓冲件3上,利用夹具使磁轭1和底座2共同压缩缓冲件3,使得磁轭1的销孔6高度能够和耳座5的长条通孔51齐平,将销子4依次插入一侧耳座5的长条通孔51、磁轭1和另一侧的耳座5的长条通孔51。安装到位后松开夹具,缓冲件3释放回弹顶起磁轭1,磁轭1带动销子4向上顶紧在耳座5上。销子4一般采用磁性材料,避免磁轭1穿孔后对电磁性能的影响,本实施例中销子4为钢材。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现有的交流接触器磁轭的安装结构作为对比例,包括磁轭1、底座2、扁销8和螺钉9。在磁轭1的底部两端具有台阶结构,在台阶结构上套入缓冲套。底座2一端设置有底座槽孔10,将磁轭1一端的台阶结构插入底座槽孔10内,将磁轭1的林一端通过扁销和螺钉9固定在底座2上。现有的安装结构磁轭1的体积大,使用扁销8和螺钉9的安装结构复杂,降低了装配效率及安装稳定性。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接触器磁轭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座(2)和磁轭(1),所述的磁轭(1)安装在底座(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件(3)、销子(4)和耳座(5),所述的缓冲件(3)安装在磁轭(1)和底座(2)之间,所述的磁轭(1)为E型磁轭,磁轭(1)的背部(11)和底座(2)连接,同时,背部(11)设有横向贯穿磁轭(1)的销孔(6),所述耳座(5)设置在底座(2)上,并且位于销孔(6)的两侧,所述的销子(4)依次穿过一侧耳座(5)、磁轭(1)和另一侧的耳座(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接触器磁轭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座(2)和磁轭(1),所述的磁轭(1)安装在底座(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件(3)、销子(4)和耳座(5),所述的缓冲件(3)安装在磁轭(1)和底座(2)之间,所述的磁轭(1)为E型磁轭,磁轭(1)的背部(11)和底座(2)连接,同时,背部(11)设有横向贯穿磁轭(1)的销孔(6),所述耳座(5)设置在底座(2)上,并且位于销孔(6)的两侧,所述的销子(4)依次穿过一侧耳座(5)、磁轭(1)和另一侧的耳座(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磁轭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子(4)材料为磁性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磁轭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座(5)和底座(2)一体成型制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磁轭的安装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怀仁李新叶蒋威郑云李为为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