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供电房用烟雾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817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烟雾报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高压供电房用烟雾报警装置,包括顶座和底座;还包括:外壳,外壳周向表面设有若干个竖槽,外壳顶端与顶座转动连接;外壳底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外壳底部周向外表面上还设有环形齿轮;环形齿轮与外壳共轴且一体成型;内网罩周向外表面与外壳周向内表面接触;绕线柱,绕线柱上端与顶座转动连接,下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外齿轮,外齿轮与绕线柱下部固定连接,外齿轮与绕线柱共轴线,外齿轮与环形齿轮啮合;导向轮,导向轮与顶座转动连接,导向轮的轴线垂直于绕线柱的轴线;拉绳,拉绳缠绕在绕线柱上,拉绳末端穿过导向轮垂吊在空中。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方便进行清洁。

Smoke Alarm Device for High Voltage Power Supply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供电房用烟雾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烟雾报警
,特别涉及高压供电房用烟雾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供电房是指室内配电场所,设有中压进线(可有少量出线)、配电变压器和配电装置。供电房分为高压供电房和低压供电房。高压供电房一般指6kV-10kV的供电房。由于高压供电房内的电力设备非常重要和危险,一般不允许随便进入,但又要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和配电装置的运转是否正常,是否发生火灾,故需要安装烟雾报警装置。烟雾报警装置通常安装于高压供电房的天花板上,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报警器主体;报警器主体包括线路板和电池,线路板上设有用于检测烟雾的烟雾传感器以及用于报警的蜂鸣器,当烟雾传感器感应到超过一定浓度的烟雾时,蜂鸣器开始报警,以提醒人们有火情发生,起到预警的作用。现有的烟雾报警器外壳上会开设通孔,以供外部空气进入烟雾报警装置内部,便于烟雾传感器对空气进行检测。但是由于烟雾报警器安装在高处的天花板上,安装之后,人难以对其进行清洁,长期使用之后,会导致通孔上积满灰尘,影响外部空气进入烟雾报警装置内部;导致烟雾报警装置检测灵敏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压供电房用烟雾报警装置,能方便进行清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高压供电房用烟雾报警装置,包括顶座以及设置在顶座内的报警器主体,顶座固定连接在天花板上,还包括:底座,底座和顶座横截面均为圆形;外壳,外壳呈圆环形,周向表面设有若干个竖槽,外壳顶端与顶座转动连接;外壳底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外壳底部周向外表面上还设有环形齿轮;环形齿轮与外壳共轴且一体成型;内网罩,内网罩呈圆环形;内网罩周向外表面与外壳周向内表面接触;内网罩上端与顶座固定连接,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绕线柱,绕线柱上端与顶座转动连接,下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外齿轮,外齿轮与绕线柱下部固定连接,外齿轮与绕线柱共轴线,外齿轮与环形齿轮啮合;导向轮,导向轮与顶座转动连接,导向轮的轴线垂直于绕线柱的轴线;拉绳,拉绳缠绕在绕线柱上,拉绳末端穿过导向轮垂吊在空中。基础方案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1、为了防止灰尘进入烟雾报警装置内部,烟雾报警装置上会安装内网罩。烟雾报警装置长期使用后,灰尘会沉积在内网罩上,造成内网罩被堵塞。本基础方案中,通过拉动垂吊在空中的拉绳,拉绳带动绕线柱转动,绕线柱上固定连接的外齿轮带动环形齿轮转动,同时外壳转动。外壳转动的过程中,外壳摩擦内网罩,达到为内网罩除尘的目的。2、只需要拉动拉绳就可以完成内网罩的除尘,与传统的人通过搭梯子的方式到达天花板处除尘的方式相比,操作方便,而且搭梯子存在跌落的安全风险,采用本基础方案对内网罩除尘,安全系数高。3、外壳转动时,具体为竖槽的侧壁与内网罩的周向外表面接触,竖槽的侧壁将附着在内网罩周向外表面的灰尘刮落到竖槽中;灰尘同时随着竖槽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竖槽,使得灰尘不会在竖槽内堆积;使灰尘不会聚集在竖槽和内网罩上。进一步,所述外壳周向内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半球形的凸起,凸起与外壳一体成型。外壳转动时,半球形的凸起与内网罩接触,还能引起内网罩振动,有助于将附着在内网罩上的灰尘抖落。进一步,还包括涡卷结构的发条,发条安装在顶座上;绕线柱穿过发条轴心,发条与绕制柱固定连接;拉绳拉动绕线柱转动时,绕线柱能将发条卷紧。当拉绳拉动绕线柱转动后,绕线柱将发条卷紧。当人松开拉绳后,发条带动绕线柱反转,绕线柱将拉绳重新卷起。绕线柱反转时,带动外壳反转,外壳再次摩擦内网罩,进行二次除尘。进一步,拉绳为黑色尼龙绳。黑色尼龙色在附着灰尘后,容易被肉眼看见,当人们看见黑色尼龙绳索附着有大量灰尘后,能联想到内网罩上也附着大量灰尘了,促使人们拉动拉绳进行清洁。拉动拉绳时,及清洁了内网罩,也清洁了拉绳。进一步,拉绳末端系有拉环。拉环方便人拉拉绳。进一步,竖槽底部的纵截面为圆弧形。与竖槽底部的纵截面为矩形相比,圆弧形能更好的汇聚灰尘。附图说明图1为高压供电房用烟雾报警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高压供电房用烟雾报警装置外壳和内网罩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顶座1、外壳2、底座3、内网罩4、环形齿轮5、绕线柱6、外齿轮7、导向轮8、拉绳9。实施例如图1所示,高压供电房用烟雾报警装置,包括顶座1、报警器主体,底座3、外壳2、内网罩4、绕线柱6、外齿轮7、导向轮8、发条和拉绳9。底座3和顶座1横截面均为圆形,底座3上表面和顶座1下表面均开设有环形槽。顶座1上表面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高压供电房的天花板上。顶座1与底座3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柱固定连接。报警器主体包括线路板和电池,线路板和电池粘接在顶座1下表面;线路板上设有用于检测烟雾的烟雾传感器以及用于报警的蜂鸣器。外壳2呈圆环形,外壳2周向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竖槽,竖槽底部纵截面为圆弧形。本实施例中,竖槽数量为12个。外壳2包括顶端和底端;顶端嵌入顶座1的环形槽内,外壳2顶端与顶座1转动连接;外壳2底端嵌入底座3的环形槽内,外壳2底端与底座3转动连接。外壳2底部周向外表面上还设有环形齿轮5;环形齿轮5与外壳2共轴且一体成型。外壳2周向内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半球形凸起,凸起与外壳一体成型。如图2所示,内网罩4呈圆环形;内网罩4周向外表面与外壳2周向内表面接触;内网罩4上端与顶座1焊接,下端与底座3焊接。顶座1下表面还开设有圆形槽;圆形槽位于环形槽外侧;发条呈涡卷结构,发条通过螺栓安装在圆形槽内;绕线柱6竖直设置,绕线柱6位于外壳2外侧;绕线柱6穿过发条的轴心,绕线柱6与发条共轴。绕线柱6上端与圆形槽的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处位于圆形槽的圆心。发条内端与绕制柱焊接;发条外端与圆形槽内壁焊接。绕线柱6下端与底座3转动连接。外齿轮7与绕线柱6下部焊接,外齿轮7与绕线柱6共轴,外齿轮7与环形齿轮5啮合。导向轮8与顶座1枢接,导向轮8的轴线垂直于绕线柱6的轴线;拉绳9缠绕在绕线柱6上,拉绳9末端穿过导向轮8垂吊在空中;拉绳9末端系有拉环。拉绳9末端距地面的高度为1m-1.8m。其中,拉绳9拉动绕线柱6转动时,绕线柱6能将发条卷紧。本实施例中,拉绳9为黑色尼龙绳。在具体安装时,还可在烟雾报警装置外设置若干个外部导向轮,使拉绳贴墙,不影响高压用电房的正常布局,也不影响人员走动。使用时,拉动垂吊在空中的拉绳9,外壳2转动;外壳2转动的过程中,外壳2内表面摩擦内网罩4,达到为内网罩4除尘的目的。使用后,松开拉绳9,在发条的作用下,绕线柱6重新将拉绳9卷起。外壳2反向转动,外壳2再次摩擦内网罩4,进行二次除尘。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压供电房用烟雾报警装置,包括顶座以及设置在顶座内的报警器主体,顶座固定连接在天花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底座和顶座横截面均为圆形;外壳,外壳呈圆环形,周向表面设有若干个竖槽,外壳顶端与顶座转动连接;外壳底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外壳底部周向外表面上还设有环形齿轮;环形齿轮与外壳共轴且一体成型;内网罩,内网罩呈圆环形;内网罩周向外表面与外壳周向内表面接触;内网罩上端与顶座固定连接,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绕线柱,绕线柱上端与顶座转动连接,下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外齿轮,外齿轮与绕线柱下部固定连接,外齿轮与绕线柱共轴线,外齿轮与环形齿轮啮合;导向轮,导向轮与顶座转动连接,导向轮的轴线垂直于绕线柱的轴线;拉绳,拉绳缠绕在绕线柱上,拉绳末端穿过导向轮垂吊在空中。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供电房用烟雾报警装置,包括顶座以及设置在顶座内的报警器主体,顶座固定连接在天花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底座和顶座横截面均为圆形;外壳,外壳呈圆环形,周向表面设有若干个竖槽,外壳顶端与顶座转动连接;外壳底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外壳底部周向外表面上还设有环形齿轮;环形齿轮与外壳共轴且一体成型;内网罩,内网罩呈圆环形;内网罩周向外表面与外壳周向内表面接触;内网罩上端与顶座固定连接,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绕线柱,绕线柱上端与顶座转动连接,下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外齿轮,外齿轮与绕线柱下部固定连接,外齿轮与绕线柱共轴线,外齿轮与环形齿轮啮合;导向轮,导向轮与顶座转动连接,导向轮的轴线垂直于绕线柱的轴线;拉绳,拉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巴州邦德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