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量回收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003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量回收加热炉,包括,架体,架体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预热罐、回转加热罐、散热罐和冷却槽,预热罐的一侧设有热风管,预热罐的另一侧设有排风管,回转加热罐为圆柱形状且圆柱面与地面水平布置,回转加热罐的圆柱面上设有仓盖,回转加热罐的两端设有转轴,散热罐上端设有盖板,散热罐的一端设有进风口,散热罐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外部设有风扇,风扇将出风口与热风管连接,冷却槽的外部设有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旋转加热的回转加热罐将凌美矿物进行均匀的煅烧后,放入散热罐进行热量的回收利用,使加热效率增快;这样对热量进行合理化的回收利用,节省能源的同时,又使热效率增高。

A Heating Furnace for Heat Recov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量回收加热炉
本技术属于菱镁矿加热炉
,特别涉及一种热量回收加热炉。
技术介绍
近些年,随着矿物生产技术的提高,市场对菱镁矿制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大。长期以来,菱镁矿石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在高温下煅烧,形成多孔、体轻及耐压温度低的颗粒,而含硅酸盐矿物的白云石的强度比煅烧后的菱镁矿石高出20-30倍,利用这种差异进行选择性的破碎、筛分筛选,使菱镁矿富集于细粒级别中,但不均匀的煅烧会直接影响后期的破碎筛分。通常,菱镁矿多采用竖炉进行煅烧,这样对菱镁矿的整体加热导致加热均匀性差,同时热效率低,热量损耗大,热量回收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量回收加热炉,以解决上述提出的菱镁矿加热均匀性差、加热效率慢、热损耗大及热量回收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量回收加热炉,包括,架体,架体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预热罐、回转加热罐、散热罐和冷却槽,其结构特点在于,预热罐的一侧设有热风管,预热罐的另一侧设有排风管,预热罐的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有上盖,预热罐的下部设有出料口,回转加热罐为圆柱形状且圆柱面与地面水平布置,回转加热罐的圆柱面上设有仓盖,回转加热罐的两端设有转轴,散热罐上端设有盖板,散热罐的一端设有进风口,散热罐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外部设有风扇,风扇将出风口与所述热风管连接,冷却槽的外部设有水管。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外部设有外齿,外齿的下部设有传动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为空心的套状,转轴的内部设有氧气管,氧气管的内部设有燃气管。进一步地,所述水管盘旋在冷却槽的外部,冷却槽的一侧设有水箱,水箱与水管间设有循环泵。进一步地,所述排风管通向所述水箱的液面的下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可旋转加热的回转加热罐将凌美矿物进行均匀的煅烧后放入散热罐进行热量的回收,回收的热量对预热罐内即将煅烧的菱镁矿进行预热,使煅烧后的矿物的余热进行有效的回收再次加热利用,使加热效率增快,其余的热量可以通过水箱收集。本装置结构简单,对热量合理化回收利用,节省能源的同时,又使热效率增高,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架体,2预热罐,21热风管,22排风管,23进料口,24上盖,25出料口,26闸板,3回转加热罐,31仓盖,32转轴,321外齿,322传动装置,323氧气管,324燃气管,4散热罐,41盖板,42进风口,43出风口,44风扇,45第二闸板,5冷却槽,51水管,52水箱,53循环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选定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作为示例,如图1所示,一种热量回收加热炉,包括,架体1,架体1由上至下依次可以设有预热罐2、回转加热罐3、散热罐4和冷却槽5,架体1由上至下依次将预热罐2、回转加热罐3、散热罐4和冷却槽5固定。预热罐2的一侧可以设有热风管21,预热罐2的另一侧可以设有排风管22,预热罐2的上部可以设有进料口23,进料口23上可以设有上盖24,预热罐2的下部可以设有出料口25,出料口25可以设有闸板26。回转加热罐3为圆柱形状且圆柱面与地面水平布置,回转加热罐3的圆柱面上可以设有仓盖31,回转加热罐3的两端可以设有转轴32,转轴32的外部可以设有外齿321,外齿321的下部可以设有传动装置322,转轴32为空心的套状,转轴32的内部可以设有氧气管323,氧气管323的内部可以设有燃气管324。散热罐4的上端可以设有盖板41,散热罐4的一端可以设有进风口42,散热罐4的另一端可以设有出风口43,出风口43外部可以设有风扇44,风扇44将出风口43与热风管21连接,散热罐4的下端可以设有第二闸板45。冷却槽5为上部开口的槽体,冷却槽5的外部可以设有水管51,水管51可以盘旋在冷却槽5的外部,冷却槽5的一侧可以设有水箱52,排风管22的排风口可以通向水箱52的液面下部,水箱52与水管51之间可以设有循环泵53。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预热罐2内盛装待煅烧加热的菱镁矿物,将初次煅烧的美菱矿加入到回转加热罐3内进行煅烧,回转加热罐3的外壁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壁内有耐火砖堆砌的耐火层,美菱矿煅烧后倒入散热罐4中,同时,风扇44启动,将高温的热量通过热风管21吹送到预热罐2中,对即将煅烧加热的菱镁矿物进行预热,这样对煅烧后的菱镁矿进行热量回收,不会干扰散热罐4的煅烧加热,而且会使相继煅烧加热的时间缩短,有效的节省了能源的消耗;另外,预热罐2中多余的热量会随着排风管22带出至水箱52中,散热罐4可以将内部温度降低的菱镁矿再次倒入冷却槽5中进行对热量的再次回收,使回收的热量通过水管51收集到水箱52中。这样对煅烧后的菱镁矿物进行两次的热量回收,一次回收的热量主要进行对即将煅烧的菱镁矿预热,使预热的温度提高到几百度之高,比传统的水预热的效果大大的提高,然而,二次回收的热量收集到水箱52中,也可以对水箱52中的热水进行利用,应用到供暖及日常的使用用水中。本技术采用可旋转加热的回转加热罐3将凌美矿物进行均匀的煅烧后放入散热罐4进行热量的回收,回收的热量对预热罐2内即将煅烧的菱镁矿进行预热,使煅烧后的矿物的余热进行有效的回收再次加热利用,使加热效率增快,其余的热量可以通过水箱52收集。本装置结构简单,对热量合理化回收利用,节省能源的同时,又使热效率增高,易于推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量回收加热炉,包括,架体,架体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预热罐、回转加热罐、散热罐和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罐的一侧设有热风管,预热罐的另一侧设有排风管,预热罐的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有上盖,预热罐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回转加热罐为圆柱形状且圆柱面与地面水平布置,所述回转加热罐的圆柱面上设有仓盖,所述回转加热罐的两端设有转轴,所述散热罐上端设有盖板,所述散热罐的一端设有进风口,所述散热罐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外部设有风扇,风扇将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热风管连接,所述冷却槽的外部设有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量回收加热炉,包括,架体,架体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预热罐、回转加热罐、散热罐和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罐的一侧设有热风管,预热罐的另一侧设有排风管,预热罐的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有上盖,预热罐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回转加热罐为圆柱形状且圆柱面与地面水平布置,所述回转加热罐的圆柱面上设有仓盖,所述回转加热罐的两端设有转轴,所述散热罐上端设有盖板,所述散热罐的一端设有进风口,所述散热罐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外部设有风扇,风扇将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热风管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岩石高岩树高岩坡张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海城三岩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