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7940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包括分布于场馆看台座椅下侧的送风器以及分布于场馆顶棚下侧的回风口,送风器与送风支管连接,送风支管与分风箱连接,分风箱通过送风干管与送风主管连接;所述回风口与回风支管连接,回风支管与回风干管连接,回风干管与回风主管连接,送风主管和回风主管分别与空调机组连接。其具有结构简单、布置容易、送风均匀、节能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A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large space venu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大空间场馆的下送风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的基础设施。对于体育馆、影剧院、会堂等高大空间的建筑而言,现在的空调系统多采用上送风下回风的结构形式,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夏季送风过程中,因送风口向下吹风速度的逐步衰减,会形成温度梯度,容易造成空间内上部过冷下部较热的现象。在冬季送风过程中,因热空气上浮现象,致使热空气很难送达空间的底部区域,影响了温度的均衡性。同时,在送风过程中会将空气中的漂浮物质压下,影响了人员活动区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其具有结构简单、布置容易、送风均匀、节能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优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包括分布于场馆看台座椅下侧的送风器以及分布于场馆顶棚下侧的回风口,所述送风器与送风支管连接,送风支管与分风箱连接,分风箱通过送风干管与送风主管连接;所述回风口与回风支管连接,回风支管与回风干管连接,回风干管与回风主管连接,所述送风主管和回风主管分别与空调机组连接。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其中,所述送风支管与分风箱的连接处设有风阀。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其中,所述送风支管和分风箱布置在场馆看台座椅下侧;所述送风干管布置在场馆看台中,所述送风主管布置在场馆看台或/和地面中,所述回风支管布置在场馆顶棚下侧,所述回风干管横向布置在场馆顶部四周,所述回风主管竖向布置在场馆四周,所述空调机组设置在空调机房。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其中,所述送风器包括连接管接头,连接管接头的下端同轴固定有连接环,连接环的下侧同轴固定有内筒,内筒的下端同轴固定有封堵盘,所述内筒采用孔板制作,内筒的内周壁上设有消音层。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其中,所述连接环的外径和封堵盘的直径均大于内筒的外径,内筒的外侧套设有采用孔板制作的外筒。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其中,所述内筒中设有均流器,所述均流器由多块呈中心对称分布的竖板构成。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其中,所述连接管接头的外周壁上设有沿周向的安装沟槽,连接管接头的内径等于连接环的内径,连接环的内径大于内筒的内径。本技术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分布于场馆看台座椅下侧的送风器以及分布于场馆顶棚下侧的回风口,让送风器与送风支管连接,让送风支管与分风箱连接,让分风箱通过送风干管与送风主管连接;同时让回风口与回风支管连接,回风支管与回风干管连接,让回风干管与回风主管连接,且使送风主管和回风主管分别与空调机组连接。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布置容易、送风均匀、节能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本技术通过在场馆看台座椅下侧布置的送风器,在场馆顶棚下侧布置回风口,充分利了场馆看台的结构特点,降低了风道的设计和施工难度,且在场馆空间内部形成了下部阶梯送风上部回风的结构,一方面,可使经空调处理后的新风(新鲜空气)快速送到人员活动区域,且保证了温度的均匀性和人员的舒适性。另一方面,相比于现有上送风下回风的结构形式,降低了空调系统所需负荷和能耗,减少了运行费用。同时,本技术通过利用热空气上浮原理,无论是冬夏季均使脏空气(低含氧量、漂浮物较多的空气)呈上升态势,可保证人员始终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身体健康。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的局部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中送风器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中送风器的俯视图;图5为图3中的A-A向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中送风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本技术中所述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只是根据附图进行的描述,以便于理解,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制。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分布于场馆看台座椅下侧的送风器1,以及分布于场馆顶棚下侧的回风口2,让送风器1与送风支管11连接,让送风支管11与分风箱12连接,让分风箱12通过送风干管13与送风主管14连接;同时,让回风口2与回风支管21连接,让回风支管21与回风干管22连接,让回风干管22与回风主管23连接,并使送风主管14和回风主管23分别与空调机组3连接。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布置容易、送风均匀、节能效果好的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本技术通过在场馆看台座椅下侧布置送风器1,在场馆顶棚下侧布置回风口2,充分利了场馆看台的结构特点,降低了风道的设计和施工难度,且在场馆空间内部形成了下部阶梯送风上部回风的结构,一方面,可使经空调机组处理后的新风(新鲜空气)快速送到人员活动区域,且保证了温度的均匀性和人员的舒适性。另一方面,相比于现有上送风下回风的结构形式,降低了空调系统所需负荷和能耗,减少了运营费用。同时,本技术通过利用热空气上浮原理,无论是冬夏季均使脏空气呈上升态势,可保证人员始终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身体健康。作为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在送风支管11与分风箱12的连接处设置了风阀15,通过调节风阀15的开度可实现对送风支管11的风量调节,且可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系统噪音。作为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通常让送风支管11和分风箱12布置在场馆看台座椅下侧,让送风干管13布置在场馆看台中,让送风主管14布置在场馆看台或/和地面中,让回风支管21布置在场馆顶棚下侧,让回风干管22横向布置在场馆顶部四周,让回风主管23竖向布置在场馆四周,且使空调机组3设置在空调机房,进一步降低了风道的设计和施工难度。作为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让送风器1采用了以下结构形式:包括连接管接头101,在连接管接头101的下端同轴固定连接环102,在连接环102的下侧同轴固定内筒103,在内筒103的下端同轴固定封堵盘104,让内筒103采用孔板制作,并在内筒103的内周壁上设置了采用消音材料制作的消音层105。这一结构的送风器1具有结构简单、连接方便、降噪效果好的优点,通过连接管接头101可实现与送风支管11的快速连接,通过内筒103上的微孔及消音层105可实现阻隔噪音、吸收噪音的目的。作为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让连接环102的外径和封堵盘104的直径均大于内筒103的外径,并在内筒103的外侧套设置了采用孔板制作的外筒106,通过让外筒106相对于内筒103旋转,可实现调节通风面积(内筒103和外筒106的微孔重合面积)的目的。同时,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在内筒103中设置均流器107,并使均流器107由多块呈中心对称分布的竖板构成,提高了送风的均衡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技术还在连接管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于场馆看台座椅下侧的送风器(1)以及分布于场馆顶棚下侧的回风口(2),所述送风器(1)与送风支管(11)连接,送风支管(11)与分风箱(12)连接,分风箱(12)通过送风干管(13)与送风主管(14)连接;所述回风口(2)与回风支管(21)连接,回风支管(21)与回风干管(22)连接,回风干管(22)与回风主管(23)连接,所述送风主管(14)和回风主管(23)分别与空调机组(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于场馆看台座椅下侧的送风器(1)以及分布于场馆顶棚下侧的回风口(2),所述送风器(1)与送风支管(11)连接,送风支管(11)与分风箱(12)连接,分风箱(12)通过送风干管(13)与送风主管(14)连接;所述回风口(2)与回风支管(21)连接,回风支管(21)与回风干管(22)连接,回风干管(22)与回风主管(23)连接,所述送风主管(14)和回风主管(23)分别与空调机组(3)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支管(11)与分风箱(12)的连接处设有风阀。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空间场馆下送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支管(11)和分风箱(12)布置在场馆看台座椅下侧;所述送风干管(13)布置在场馆看台中,所述送风主管(14)布置在场馆看台或/和地面中,所述回风支管(21)布置在场馆顶棚下侧,所述回风干管(22)横向布置在场馆顶部四周,所述回风主管(23)竖向布置在场馆四周,所述空调机组(3)设置在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君杜海滨邹明霞周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创绿色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