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中深层地热的地下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583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中深层地热的地下换热装置,包括设于地下的检查井室以及与检查井室对应设置的地下换热器,检查井室的底壁和侧壁由混凝土浇注形成,地下换热器的上端穿过检查井室的底壁,地下换热器包括同轴套设的内管和外管,内管的下端与外管的内腔连通,外管的下端封闭,内管和外管的上端对应通过送水管和回水管与地上换热器或空调末端连接。其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安全可靠、换热效率高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中深层地热的地下换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中深层地热的地下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日趋严峻,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类能源已不能满足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作为清洁能源,地热能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目前本领域对地热能的开采应用主要集中在温度较低的浅层,而对于温度较高的中深层地热(2~3km),因工艺复杂、回灌困难,还处于应用的初始阶段。为避免地下水位下降,针对中深层地热的开采应用主要采用的是取热不取水方式,但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着多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施工、布置不规范,不利于后期检查、维护;2、为避免热短路,地下换热器的内管通常采用导热系数较低的橡胶材料制作,但橡胶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变形,在施工下管过程中,内管壁产生的热应力会直接作用于外管上,增大了内外管之间的摩擦力和下管难度;3、因地下换热器的深度较大,底部温度较高,下管时会使内管受热膨胀,而在正常运行时,向下流动的冷工质又会使内管产生很大的收缩量,这会导致在地下换热器的底部形成流动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中深层地热的地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地下的检查井室(1)以及与检查井室(1)对应设置的地下换热器(2),所述检查井室(1)的底壁(11)和侧壁(12)由混凝土浇注形成,所述地下换热器(2)的上端穿过检查井室(1)的底壁(11),地下换热器(2)包括同轴套设的内管(21)和外管(22),内管(21)的下端与外管(22)的内腔连通,外管(22)的下端封闭,内管(21)和外管(22)的上端对应通过送水管(3)和回水管(4)与地上换热器或空调末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深层地热的地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1)的下端由上至下设有膨胀管(23)和固定沉降管(24),所述膨胀管(23)包括金属材质的波纹管(231)和包覆在波纹管(231)外侧的隔热层(232),隔热层(232)采用橡胶材料制作,所述固定沉降管(24)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固定沉降管(24)的管壁中设有采用二硒化钨制作的夹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中深层地热的地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沉降管(24)的下端设有向内延伸的下挡环,固定沉降管(24)的下端还由上至下设有活动沉降管(25)和导向锥(26),所述活动沉降管(25)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并在其外侧设有采用二硒化钨制作的涂层,活动沉降管(25)的周壁上设有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君邹明霞刘序模王继胜申瑞杰杜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创绿色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