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782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包括功能组件、套设在功能组件外表面的伞盖式围裙及与功能组件的外表面一侧的环状连接体固定连接的回牵机构;功能组件包括外壳、线路板、电池、陀螺仪、USB接口、LED灯、启动开关和复位开关;线路板固定设置于外壳内;陀螺仪固定设置于线路板上;电池设置于外壳内的电池盒内,且连接线路板;USB接口、启动开关和复位开关设置在外壳上,且连接线路板;LED灯设置在外壳上,且设置在与回牵机构的同一侧,并连接线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大幅提升地下管道的探测效率,准确得到埋管路径以及每个路径点的离地距离,指示施工开挖深度和位置,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A Wind-driven Underground Pipeline Detection Device with Back Draw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管道探测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电缆作为电力系统电能传输与分配的重要元件,在城市电网、工矿企业的内部供电线路以及过江、过海的水下输电线路中被广泛应用。然而,相对于架空明线,深埋电缆是埋于地下的,在检修和施工的过程中,并不清楚电缆线路走向以及管道离地距离,导致日常维护工作显得相对困难。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因为电缆位置的不确定性,延误了抢修恢复送电时间,不但给电力企业造成电量损失,更会给居民生活及厂矿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包括功能组件、套设在所述功能组件外表面的伞盖式围裙及与所述功能组件的外表面一侧的环状连接体固定连接的回牵机构;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外壳、线路板、电池、陀螺仪、USB接口、LED灯、启动开关和复位开关;所述线路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陀螺仪固定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池盒内,且连接所述线路板;所述USB接口、启动开关和复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连接所述线路板;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设置在与所述回牵机构的同一侧,并连接所述线路板。进一步地,所述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中,所述伞盖式围裙呈半球形,且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外壳套设连接的中心孔。进一步地,所述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中,所述环状连接体为吊环或把手,且与所述外壳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中,所述回牵机构包括回牵线和卷线盘。进一步地,所述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中,所述USB接口的表面设置有防水贴片,其与所述外壳连接的接触面四周采用防水密封胶粘结。进一步地,所述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中,所述陀螺仪为LPMS-B2传感器,其内部集成了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三轴磁力计。进一步地,所述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中,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所述线路板上包括一给所述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可以大幅提升地下管道的探测效率,准确得到埋管路径以及每个路径点的离地距离,指示施工开挖深度和位置,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功能组件100,伞盖式围裙200,回牵机构300,外壳101,线路板102,电池103,陀螺仪104,USB接口105,LED灯106,启动开关107和复位开关10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包括功能组件100、套设在所述功能组件100外表面的伞盖式围裙200及与所述功能组件100的外表面一侧的环状连接体固定连接的回牵机构300;所述功能组件100包括外壳101、线路板102、电池103、陀螺仪104、USB接口105、LED灯106、启动开关107和复位开关108;所述线路板102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101内;所述陀螺仪104固定设置于所述线路板102上;所述电池103设置于所述外壳101内的电池盒内,且连接所述线路板102;所述USB接口105、启动开关107和复位开关108设置在所述外壳101上,且连接所述线路板102;所述LED灯106设置在所述外壳101上,且设置在与所述回牵机构300的同一侧,并连接所述线路板102。其中,所述伞盖式围裙200呈半球形,且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外壳101套设连接的中心孔,用途类似于降落伞的伞衣,是产生气动阻力的柔性织物面。由伞衣幅缝合而成,平时处于折叠状态,工作时展开产生气动阻力。可根据不同需求在功能组件100的外壳101的不同位置套设多个所述伞盖式围裙200。所述环状连接体为吊环或把手,且与所述外壳101一体成型。所述回牵机构300包括回牵线和卷线盘,类似于钓鱼卷线器,目的是可以知道探测装置是否正常前行,如果在管道内卡死,则可以通过拉动回牵线进行调整。所述电池103为可充电电池,所述线路板102上包括一给所述电池103充电的充电电路。所述USB接口105的表面设置有防水贴片,其与所述外壳101连接的接触面四周采用防水密封胶粘结。USB接口105用于实现充电和数据传输,LED灯在装置启动工作时闪烁,便于在管道内查看设备的运行情况,且还便于在黑暗管道工作后回收时能快速找回。所述陀螺仪104为LPMS-B2传感器,其内部集成了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三轴磁力计,通过这些元件实现三维运动。其中:三轴陀螺仪是一种测量角度速率的加速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沿着X、Y、Z三轴方向测量弓的角速度,通过积分可以得到弓在整个过程中的角度变化;三轴加速度计是一种沿着X、Y、Z轴计算加速度的惯性传感器;具体地,所述三轴加速度计是一个由检测质量、支撑、电位器和弹簧等组成的一自由度的振荡系统,用于连续给出加速度信号;该传感器的三轴加速度计可以直接输出原始加速度和线性加速度,即消除重力影响后的加速度,通过对线性加速度积分可以得到弓的角速度、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三轴磁力计可以根据地球的磁场的垂直轴来估计传感器相对于地球磁场的位置变化,即测量出当前设备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的夹角。具体使用时,将需要探测的管道的上游端管口或井盖打开,将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从管口放入到管道内,并及通过复位开关108将空间坐标复位为初始值,然后将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的动力输出管(风管)深入管口,通过按下启动开关107开始工作,强风会带动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在管道内向前移动(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由于伞盖200的存在能够起到牵引作用),因为管道内大多属于圆形内壁,本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设计为圆柱体,且所采用的设备重量非常轻,在风力设备鼓动下,可以很容易的向前流动,直到下一个管口,以此类推;最后通过取回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并导出运动数据到电脑,通过建立运动模型,计算所需要的空间坐标,以获得所述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的运动轨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可以大幅提升地下管道的探测效率,准确得到埋管路径以及每个路径点的离地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组件、套设在所述功能组件外表面的伞盖式围裙及与所述功能组件的外表面一侧的环状连接体固定连接的回牵机构;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外壳、线路板、电池、陀螺仪、USB接口、LED灯、启动开关和复位开关;所述线路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陀螺仪固定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池盒内,且连接所述线路板;所述USB接口、启动开关和复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连接所述线路板;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设置在与所述回牵机构的同一侧,并连接所述线路板;所述环状连接体为吊环或把手,且与所述外壳一体成型;所述回牵机构包括回牵线和卷线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回牵功能的风力型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组件、套设在所述功能组件外表面的伞盖式围裙及与所述功能组件的外表面一侧的环状连接体固定连接的回牵机构;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外壳、线路板、电池、陀螺仪、USB接口、LED灯、启动开关和复位开关;所述线路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陀螺仪固定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池盒内,且连接所述线路板;所述USB接口、启动开关和复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连接所述线路板;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设置在与所述回牵机构的同一侧,并连接所述线路板;所述环状连接体为吊环或把手,且与所述外壳一体成型;所述回牵机构包括回牵线和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万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