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接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及预埋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7727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外接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及预埋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属于设备内外空气交换呼吸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的防尘防水呼吸装置,分外接式和预埋式两种;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接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第一壳体为顶部开有螺纹孔的桶状,第一壳体内部装有第一过滤液体,第一端盖通过螺纹与第一壳体顶部的螺纹孔连接,第一端盖上开有进气孔和出气孔,第一进气管位于第一壳体内部,上端固定在第一端盖底部,下端安装有第一起泡器,第一端盖上的出气孔内安装有可连接管道的接头,第一端盖内部开有水平的排气孔,排气孔内设置有第一单向排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设备内外空气交换呼吸。

An External Dust-proof and Waterproof Breathing Device and Embedded Dust-proof and Waterproof Breat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接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及预埋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
本技术一种外接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及预埋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属于设备内外空气交换呼吸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及一些特殊环境中的设备,比如齿轮箱等由于工作时温度升高,停机时温度降低,为了保证齿轮箱内部的压力与外界一直,必须设有呼吸装置。现有呼吸装置,内部结构较为简单,有些直接连通减速器内部与外部,有些则设有迷宫进行防尘,无论哪种均不能有效保证设备内部不进入杂质,而设备内部进入杂质后,特别是水对润滑油的变质则非常严重,进而导致设备故障甚至报废。所以,防尘防水型呼吸装置的研发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的防尘防水呼吸装置,分外接式和预埋式两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接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过滤液体、第一端盖、第一进气管、第一起泡器、接头和第一单向排气装置,第一壳体为顶部开有螺纹孔的桶状,第一壳体内部装有第一过滤液体,第一端盖上开有外螺纹,并通过螺纹与第一壳体顶部的螺纹孔连接,第一端盖上开有连通第一壳体内外部空间的进气孔和出气孔,第一进气管位于第一壳体内部,上端固定在第一端盖底部与进气孔连通,下端安装有第一起泡器并伸入第一过滤液体内,第一端盖上的出气孔内安装有可连接管道的接头,第一端盖内部开有水平的排气孔,排气孔将进气孔和出气孔连通,排气孔内设置有第一单向排气装置;所述第一单向排气装置包括:第一堵头、第一弹簧、第一钢球和圆柱件,第一堵头通过螺纹连接在排气孔内靠近进气孔的一端,圆柱件密封固定在排气孔内靠近出气孔的一端,第一堵头和圆柱件内均开有轴向通孔,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堵头的端面上,另一端与第一钢球固定,并将第一钢球压紧在圆柱件的端面上将其轴向通孔密封。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一端盖螺纹连接处设置有O形密封圈。所述圆柱件与第一钢球接触的一面为内凹的锥面。一种预埋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二过滤液体、第二端盖、第二进气管、第二起泡器和第二单向排气装置,第二壳体为顶部开口的桶状,且其顶部具有外翻的法兰,第二壳体内部装有第二过滤液体,第二端盖通过法兰和螺栓与第二壳体连接在一起,第二端盖上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密封安装有连通外部和第二壳体内部空间的第二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的下端安装有第二起泡器并伸入第二过滤液体内,第二壳体侧壁上开有连通第二壳体内部与设备内部的呼吸孔,呼吸孔位于第二过滤液体液面的上方,第二端盖上还开有截止孔,截止孔为上大下小的台阶通孔,内部安装有第二单向排气装置;所述第二单向排气装置包括:第二堵头、第二弹簧和第二钢球,第二堵头上开有轴向通孔,其通过螺纹连接在截止孔内,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堵头的端面上,另一端与第二钢球固定,并将第二钢球压紧在截止孔的台阶面上将截止孔密封。所述第二堵头为实心结构,另有一个支孔将外部与截止孔内第二钢球与第二堵头之间的部分连通。所述截止孔内的台阶面为下凹的锥面。所述第二端盖为T形,其底部凸起的直径与第二壳体的内径相适应并伸入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进气管与安装孔之间为带密封圈的螺纹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使得进入本技术内部的空气经过了起泡器打碎、过滤液体过滤的过程,进行了充分的过滤,保证了进入空气的清洁度,使其不会对设备内部的润滑油造成污染,延长了设备的寿命。2、本技术安装灵活,有外接式和预埋式两种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外接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外接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进气状态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外接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排气状态的使用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预埋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预埋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进气状态的使用状态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预埋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排气状态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1为第一壳体,12为第一过滤液体,13为第一端盖,14为第一进气管,15为第一起泡器,16为接头,17为第一单向排气装置,18为进气孔,19为出气孔,20为排气孔,21为第一堵头,22为第一弹簧,23为第一钢球,24为圆柱件,31为第二壳体,32为第二过滤液体,33为第二端盖,34为第二进气管,35为第二起泡器,36为第二单向排气装置,37为安装孔,38为呼吸孔,39为截止孔,40为第二堵头,41为第二弹簧,42为第二钢球,43为支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外接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过滤液体12、第一端盖13、第一进气管14、第一起泡器15、接头16和第一单向排气装置17,第一壳体11为顶部开有螺纹孔的桶状,第一壳体11内部装有第一过滤液体12,第一端盖13上开有外螺纹,并通过螺纹与第一壳体11顶部的螺纹孔连接,第一端盖13上开有连通第一壳体11内外部空间的进气孔18和出气孔19,第一进气管14位于第一壳体11内部,上端固定在第一端盖13底部与进气孔18连通,下端安装有第一起泡器15并伸入第一过滤液体12内,第一端盖13上的出气孔19内安装有可连接管道的接头16,第一端盖13内部开有水平的排气孔20,排气孔20将进气孔18和出气孔19连通,排气孔20内设置有第一单向排气装置17;所述第一单向排气装置17包括:第一堵头21、第一弹簧22、第一钢球23和圆柱件24,第一堵头21通过螺纹连接在排气孔20内靠近进气孔18的一端,圆柱件24密封固定在排气孔20内靠近出气孔19的一端,第一堵头21和圆柱件24内均开有轴向通孔,第一弹簧2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堵头21的端面上,另一端与第一钢球23固定,并将第一钢球23压紧在圆柱件24的端面上将其轴向通孔密封。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一端盖13螺纹连接处设置有O形密封圈。所述圆柱件24与第一钢球23接触的一面为内凹的锥面。所述排气孔20的加工方法为:在第一端盖13侧面加工贯通进气孔18和出气孔19的水平孔,连通进气孔18和出气孔19的部分即为排气孔20,在排气孔20靠近进气孔18的一端加工螺纹并安装了第一单向排气装置17后,将水平孔位于进气孔18外侧的部分封堵即可。通过管道将接头16与设备内部连通后,本技术的工作状态有进气状态和排气状态两种。进气状态如图3所示,设备内部压力减小时,通过管道和接头16吸入本技术内部的空气,本技术内部压力减小,当压力减小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外部大气压的作用,外部空气由进气孔18进入,通过第一进气管14并由第一起泡器15将空气打碎后进入第一过滤液体12中,空气与第一过滤液体12充分结合,有效过滤掉空气中粉尘、水分等杂质,保证了进入空气的清洁度。排气状态如图4所示,设备内部压力增大时,通过管道和接头16将其内部空气排入本技术内部,本技术内部压力增大,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克服第一弹簧22的阻力将第一钢球23推开,通过排气孔20和进气孔18与外界连通,排出多余的空气。所述第一过滤液体12为与设备内同牌号的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接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过滤液体(12)、第一端盖(13)、第一进气管(14)、第一起泡器(15)、接头(16)和第一单向排气装置(17),第一壳体(11)为顶部开有螺纹孔的桶状,第一壳体(11)内部装有第一过滤液体(12),第一端盖(13)上开有外螺纹,并通过螺纹与第一壳体(11)顶部的螺纹孔连接,第一端盖(13)上开有连通第一壳体(11)内外部空间的进气孔(18)和出气孔(19),第一进气管(14)位于第一壳体(11)内部,上端固定在第一端盖(13)底部与进气孔(18)连通,下端安装有第一起泡器(15)并伸入第一过滤液体(12)内,第一端盖(13)上的出气孔(19)内安装有可连接管道的接头(16),第一端盖(13)内部开有水平的排气孔(20),排气孔(20)将进气孔(18)和出气孔(19)连通,排气孔(20)内设置有第一单向排气装置(17);所述第一单向排气装置(17)包括:第一堵头(21)、第一弹簧(22)、第一钢球(23)和圆柱件(24),第一堵头(21)通过螺纹连接在排气孔(20)内靠近进气孔(18)的一端,圆柱件(24)密封固定在排气孔(20)内靠近出气孔(19)的一端,第一堵头(21)和圆柱件(24)内均开有轴向通孔,第一弹簧(2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堵头(21)的端面上,另一端与第一钢球(23)固定,并将第一钢球(23)压紧在圆柱件(24)的端面上将其轴向通孔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接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过滤液体(12)、第一端盖(13)、第一进气管(14)、第一起泡器(15)、接头(16)和第一单向排气装置(17),第一壳体(11)为顶部开有螺纹孔的桶状,第一壳体(11)内部装有第一过滤液体(12),第一端盖(13)上开有外螺纹,并通过螺纹与第一壳体(11)顶部的螺纹孔连接,第一端盖(13)上开有连通第一壳体(11)内外部空间的进气孔(18)和出气孔(19),第一进气管(14)位于第一壳体(11)内部,上端固定在第一端盖(13)底部与进气孔(18)连通,下端安装有第一起泡器(15)并伸入第一过滤液体(12)内,第一端盖(13)上的出气孔(19)内安装有可连接管道的接头(16),第一端盖(13)内部开有水平的排气孔(20),排气孔(20)将进气孔(18)和出气孔(19)连通,排气孔(20)内设置有第一单向排气装置(17);所述第一单向排气装置(17)包括:第一堵头(21)、第一弹簧(22)、第一钢球(23)和圆柱件(24),第一堵头(21)通过螺纹连接在排气孔(20)内靠近进气孔(18)的一端,圆柱件(24)密封固定在排气孔(20)内靠近出气孔(19)的一端,第一堵头(21)和圆柱件(24)内均开有轴向通孔,第一弹簧(2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堵头(21)的端面上,另一端与第一钢球(23)固定,并将第一钢球(23)压紧在圆柱件(24)的端面上将其轴向通孔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接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一端盖(13)螺纹连接处设置有O形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外接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件(24)与第一钢球(23)接触的一面为内凹的锥面。4.一种预埋式防尘防水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壳体(31)、第二过滤液体(32)、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保林师理智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维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