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环形发光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659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双面环形发光风扇,包含:基座,具有环形框体及枢接部;风扇枢设于枢接部;环形导光圈,具有上顶面、下顶面、内侧面、外侧面及容置槽;内盖,设置于环形框体内,环形导光圈位于基座及导光环盖板之间,且导光环盖板与环形导光圈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环形电路板,设置于空间中的环形导光圈内的开孔中,环形电路板上环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组件。借此,设置容置槽以容纳发光二极管组件,同时,设置于环形导光圈上的环形电路板,控制环设于环形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组件所发出的色光及发光周期,使双面环形发光风扇显现出丰富色彩的光环变化,给予双面环形发光风扇美观的视觉效果。

Double-sided annular luminous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环形发光风扇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扇,尤其涉及一种可双面环形发光的散热风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公众对于计算机的外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向精品化,其中,目前市面上的散热风扇为了美观及视觉效果结合灯光作为装饰,如此散热风扇除了具有散热功能之外也提供美观的视觉感受。现有的具有发光功能的散热风扇将多个发光二极管组件环设与散热风扇的外框,加宽外框,用来在装设发光二极管组件以作为装饰,从而使叶片直径尺寸受到限制,相应变小,进而影响风扇的散热性能;另外,现有风扇发光二极管组件设计多采用一面导光或夹层导光,灯光只能一面可见或者环向可见,一面发光风扇反向安装使用时,发光体将被挡住;再来,导光的方式受风扇厚度的限制,一面发光风扇容易产生眩光点,环向发光的风扇则光线需要在导光件内部折射反射,光线损失多造成比较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环形发光风扇,其通过设置在环形导光圈内的LED容置槽,容置槽内设置有多组环向布置的发光二极管组件,每个发光二极管组件发出的光线皆环向射入环形导光圈并沿环形导光圈环向传播,形成首尾相连的环形发光体;环形导光圈的上下顶面设计为平面斜面或阶梯状以形成不同效果的光环,框架的四周表面也可以设置不同效果的开孔,以达到四周内外发光的效果;环形导光圈内部开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组件容置槽,LED灯布置在环形导光圈容置槽内,环形电路板为具有一定弹性的长条,在组装时可以自然弯曲环向放入导光圈内的LED容置槽,如此的设计不需额外的空间来将环形电路板固定于该环形导光圈上。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环形发光风扇,其通过设置于环形导光圈上的环形电路板来控制环设于该环形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组件所发出的色光及发光周期,并利用该环形导光圈及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的配合以于该双面环形发光风扇上显现出丰富色彩的光环变化,给予该双面环形发光风扇更为美观的视觉效果。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环形发光风扇,其通过在双面环形发光风扇的侧边设置多组侧开孔,使环形导光圈的部分可露出于侧开孔,因此该双面环形发光风扇于使用时,其内侧面及外侧面皆会产生光亮,从而提升用户的视觉感受。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双面环形发光风扇,包含:基座,具有环形框体及枢接部;风扇,枢设于该枢接部;环形导光圈,具有上顶面、下顶面、内侧面、外侧面并开有多组发光二极管组件容置槽;导光环盖板,设置于该环形框体上,该环形导光圈位于该基座及该导光环盖板之间,且该导光环盖板与该环形导光圈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以及环形电路板,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的该环形导光圈的内表面上,该环形电路板上环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组件。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环形导光圈的内表面为阶梯状,内外表面之间开有发光二极管组件容置槽,以形成环形灯条容置空间,该环形电路板环设于该环形容置空间内,且该环形导光圈的上下面均为外观发光面。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该双面环形发光风扇的外侧边还可包含侧开孔,该侧开孔设置于该基座的该环形框体内外表面之间。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该环形电路板具有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控制各该发光二极管组件发出的色光及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发光周期。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该环形电路板环设有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发光面面向容置槽的侧面。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该环形导光圈为透光或半透光材料。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该基座设有多个卡榫,该导光环盖板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榫与所述卡槽对应地相互卡扣以将该环形导光圈及该环形电路板组合于该基座及该导光环盖板之间。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该环形电路板为软性印刷电路板。借此,本技术的双面环形发光风扇通过将环形导光圈的内表面设计为阶梯状并设置容置槽以使环形电路板可放置于该内表面,且该双面环形发光风扇的导光环盖板与该环形导光圈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从而使该环形电路板可直接环置于该环形表面,如此的设计可不需额外的构件来将环形电路板固定于该环形导光圈上。同时,通过在该双面环形发光风扇的侧边设置侧开孔,使该环形导光圈的部分可露出于侧开孔,因此该双面环形发光风扇于使用时,其上下表面及外侧面皆会产生光亮,从而提升用户的视觉感受。设置于环形导光圈内部的环形电路板可控制环设于该环形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组件所发出的色光及发光周期,并利用该环形导光圈及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的配合以于该双面环形发光风扇上显现出丰富色彩的光环变化,给予该双面环形发光风扇更为美观的视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双面环形发光风扇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双面环形发光风扇的环形导光圈的立体正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双面环形发光风扇的环形导光圈的立体反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双面环形发光风扇的立体正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双面环形发光风扇的立体反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充分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双面环形发光风扇1包含基座10、风扇20、环形导光圈30、环形电路板40及导光环盖板。该基座10具有环形框体11及枢接部12。该枢接部12设于该基座10的中央部,且该枢接部12通过多个肋条13以连接至该环形框体11。该风扇20枢设于该枢接部12。如图2图3所示,该环形导光圈30具有上顶面31、下顶面32、内侧面33、外侧面34和容置槽35。该内侧面33为阶梯状以形成环形台阶,如此,该环形电路板40设置于该环形内侧台阶面331和容置槽35上,且该环形导光圈30的内侧台阶面331的直径大于内侧面33的直径,如此可把环形电路板40放入,同时发光二极管组件进入对应容置槽35,且发光二极管组件41的发光面面向环形导光圈30的容置槽的侧面入光面351。该环形电路板40上环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组件41,更明确地说,该环形电路板40上环设所有发光二极管组件41的发光面皆环向面对入光面351。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41为发光二极管。该环形电路板40还具有控制单元(图中未示),该控制单元可控制各该发光二极管组件41发出的色光及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41的发光周期,更明确地说,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41为红绿蓝(RGB)三原色的发光二极管,该控制单元可控制各该发光二极管的颜色变化而使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现出多种色彩的变化,同时,该控制单元还可控制各该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周期,这就是类同跑马灯的发光形式,因此所述发光二极管可于该环形电路板40上显现出不同的色光以及不同的发光周期。于本实施例中,该环形电路板40为软性印刷电路板。该导光环盖板50设置于该环形框体11上,该环形导光圈30位于该基座10及该导光环盖板50之间,且该导光环盖板50与该环形导光圈30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更明确地说,该环形电路板40设置于该环形导光圈30的容置空间中,该基座10的内圈设有多个卡榫14,且该导光环盖板设有多个卡槽51,所述卡榫14与所述卡槽51对应地相互卡扣,从而将该环形导光圈30及该环形电路板40组合于该基座10及该导光环盖板50之间。此外,如图4所示,其图示该双面环形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环形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包含:基座,具有环形框体及枢接部;风扇,枢设于该枢接部;环形导光圈,具有上顶面、下顶面、内侧面、外侧面及设置容置槽以容纳发光二极管组件;导光环盖板,设置于该环形框体上,该环形导光圈位于该基座及该导光环盖板之间,且该导光环盖板与该环形导光圈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以及环形电路板,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的该环形导光圈的容置槽内,该环形电路板上环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环形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包含:基座,具有环形框体及枢接部;风扇,枢设于该枢接部;环形导光圈,具有上顶面、下顶面、内侧面、外侧面及设置容置槽以容纳发光二极管组件;导光环盖板,设置于该环形框体上,该环形导光圈位于该基座及该导光环盖板之间,且该导光环盖板与该环形导光圈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以及环形电路板,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的该环形导光圈的容置槽内,该环形电路板上环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环形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环形导光圈上设置容置槽以容纳发光二极管组件,顶面和底面为阶梯状以形成环形发光面,环形电路板设置于环形导光圈容置槽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环形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基座侧边还包含侧开孔,该侧开孔贯穿于该基座外框。4.如权利要求1至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迎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