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春梅专利>正文

电机直线阵列同步双向复合动力离心阻尼风力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7627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机直线阵列同步双向复合动力离心阻尼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发电组,所述发电组上下两侧分别同轴设置有上传动轴和下传动轴,所述上传动轴上端转动设置在上轴承座内,所述下传动轴下端转动设置在下轴承座内,所述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通过若干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与发电组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上传动轴和下传动轴上均设置有多个叶片臂,所述叶片臂上固定安装有半球叶片,所述上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上离心阻尼体,所述下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下离心阻尼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电装置的风力发电效率更高,发电机的转速受到自阻尼恒速旋转限定,发电机的寿命更长,且两组电机的转速同步,输出电压更稳定。

Synchronized bidirectional hybrid centrifugal damping win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with linear motor arr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直线阵列同步双向复合动力离心阻尼风力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流流体发电装置
,特别是涉及电机直线阵列同步双向复合动力离心阻尼风力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可再生新能源发电利用装置中,转换发电最多的是太阳能和风能,其中,风能的利用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发展,风能的利用是依靠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发电,但现有技术中的风能发电装置存在发电效率低、需要启动切入风速高7米/秒以上、风能利用率低、发电机系统机械转速高、需要风向跟踪装置浪费能耗、一个机械故障即带来系统停运、故障率高。设备庞大、尖速比大噪音高、吸入鸟禽造成无休止的死亡对生态环境非常不利、由于风速影响发电机转速或高或低发电很不稳定堪称垃圾电、不能满足不同地区风力资源需求、弃风严重、等诸多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电机直线阵列同步双向复合动力离心阻尼风力发电装置,该发电装置的风力发电效率更高,发电机的转速受到自阻尼恒速旋转限定,发电机的寿命更长,且两组电机的转速同步,输出电压更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机直线阵列同步双向复合动力离心阻尼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发电组,所述发电组上下两侧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机直线阵列同步双向复合动力离心阻尼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组,所述发电组上下两侧分别同轴设置有上传动轴和下传动轴,所述上传动轴上端转动设置在上轴承座内,所述下传动轴下端转动设置在下轴承座内,所述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通过若干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与发电组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上传动轴上设置有多个叶片臂,多个所述叶片臂以所述上传动轴的轴心为圆心呈圆形阵列布置,所述叶片臂上固定安装有叶片;所述叶片形状为半球形或U形,所述下传动轴上亦设置有多个叶片臂,所述下传动轴上的多个所述叶片臂以所述下传动轴的轴心为圆心呈圆形阵列布置,所述下传动轴上的所述叶片臂上亦固定安装有叶片,所述下...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直线阵列同步双向复合动力离心阻尼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组,所述发电组上下两侧分别同轴设置有上传动轴和下传动轴,所述上传动轴上端转动设置在上轴承座内,所述下传动轴下端转动设置在下轴承座内,所述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通过若干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与发电组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上传动轴上设置有多个叶片臂,多个所述叶片臂以所述上传动轴的轴心为圆心呈圆形阵列布置,所述叶片臂上固定安装有叶片;所述叶片形状为半球形或U形,所述下传动轴上亦设置有多个叶片臂,所述下传动轴上的多个所述叶片臂以所述下传动轴的轴心为圆心呈圆形阵列布置,所述下传动轴上的所述叶片臂上亦固定安装有叶片,所述下传动轴上的叶片朝向与所述上传动轴上的叶片朝向相反;所述发电组包括电机同轴固定壳体,所述电机同轴固定壳体内顶部固定安装有上发电机,所述电机同轴固定壳体内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发电机,所述上传动轴穿过电机同轴固定壳体和上发电机连接有上圆锥齿轮,所述下传动轴穿过电机同轴固定壳体和下发电机连接有下圆锥齿轮,所述上圆锥齿轮和下圆锥齿轮之间设置有若干同步圆锥齿轮,所述同步圆锥齿轮均分别与上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黎黎
申请(专利权)人:刘春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