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自润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60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自润滑电机,包括:储油盒,所述储油盒的内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用以上推所述储油盒内的残留油液;所述底板的表面垂直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活动贯穿于所述储油盒、所述电机壳体;所述调节机构用以带动所述底板上下运动,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与所述储油盒的内部形成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用以供油液在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储油盒之间流通;该改进型自润滑电机通过带动调节管上移可带动底板跟随上移,从而将储油盒内部残留的润滑油上推,使得残留的润滑油能够被滚珠轴承充分利用;当需要加油时,只需向调节管内倒入润滑油,便可直接导流至储油盒内,使得加油操作更为简便,无需再拆卸任何电机部件。

An improved self-lubricating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自润滑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自润滑电机,属于电机制造

技术介绍
电机在运转过程中转轴需要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以减少转轴所受到的摩擦;油浴润滑是电机轴承中普通的润滑方法,适于低、中速轴承的润滑;将轴承一部分浸在由槽中,润滑油由旋转的轴承零件带起,然后又流回油槽油面应稍低于最低滚动体的中心;在油浴润滑结构中,当储油盒内的润滑油液位降低至轴承底部时,轴承便无法再润滑,然而此时储油盒内仍然存在一些润滑油,此部分油液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而重新加润滑油时,残留的润滑油会对新的油液造成污染,影响新的润滑油润滑性能,并且补充润滑油的操作也比较麻烦,需要拆卸很多零部件,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进型自润滑电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型自润滑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主轴,所述主轴贯穿于用以润滑主轴的自润滑机构;所述自润滑机构包括储油盒和滚珠轴承;所述储油盒的内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用以上推所述储油盒内的残留油液;所述底板的表面垂直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活动贯穿于所述储油盒、所述电机壳体;所述调节机构用以带动所述底板上下运动,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与所述储油盒的内部形成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用以供油液在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储油盒之间流通。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管、固定环,所述电机壳体的表面开有第一限位孔,所述储油盒的表面开有第二限位孔,所述调节管垂直活动贯穿于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所述调节管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底板,所述调节管的底部外壁开有第一导流孔,所述调节管的顶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孔的直径,所述固定环的中心处开有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二导流孔与所述调节管的内部连通;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安装有标记机构,所述标记机构外伸于所述电机壳体,所述标记机构用以标记油液位置。优选的,所述调节管的底端设有连接头,所述底板的表面侧边处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转动嵌入有所述连接头。优选的,所述调节管的外壁开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内壁开有与所述调节管配合的内螺纹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外壁开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固定环螺纹连接密封帽。优选的,所述密封帽的内部空腔深度为4-8cm,所述密封帽为透明结构。优选的,所述标记机构包括浮杆和浮板,所述浮板放置于所述调节管的内部,所述浮板的表面垂直设有浮杆,所述浮杆贯穿于所述调节管的中部,所述浮杆外伸于所述电机壳体。优选的,所述浮板的侧壁对称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滑动嵌入于所述调节管的内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带动调节管上移可带动底板跟随上移,从而将储油盒内部残留的润滑油上推,使得残留的润滑油能够被滚珠轴承充分利用;当需要加油时,只需向调节管内倒入润滑油,便可直接导流至储油盒内,使得加油操作更为简便,无需再拆卸任何电机部件;通过标记机构能够直观清晰的看到润滑油的用量情况,便于及时添加,保证润滑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改进型自润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调节机构与标记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满油时调节机构与储油盒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欠油时调节机构与储油盒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底板上推时调节机构与储油盒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电机壳体,11、第一限位孔,2、主轴,3、自润滑机构,31、储油盒,311、第二限位孔,32、滚珠轴承,4、调节机构,41、调节管,411、第一导流孔,42、固定环,421、第二导流孔,43、连接头,5、密封帽,6、底板,61、连接座,7、标记机构,71、浮杆,72、浮板,73、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改进型自润滑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和主轴2,所述主轴2贯穿于用以润滑主轴2的自润滑机构3;所述自润滑机构3包括储油盒31和滚珠轴承32;所述储油盒31的内部设有底板6,所述底板6用以上推所述储油盒31内的残留油液;所述底板6的表面垂直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活动贯穿于所述储油盒31、所述电机壳体1;所述调节机构4用以带动所述底板6上下运动,所述调节机构4的内部与所述储油盒31的内部形成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用以供油液在所述调节机构4与所述储油盒31之间流通;所述调节机构4的内部安装有标记机构7,所述标记机构7外伸于所述电机壳体1,所述标记机构7用以标记油液位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调节管41、固定环42,所述电机壳体1的表面开有第一限位孔11,所述储油盒31的表面开有第二限位孔311,所述调节管41垂直活动贯穿于所述第一限位孔11,所述第二限位孔311,所述调节管41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底板6,通过第一限位孔11、第二限位孔311能够对调节管41进行限位,活动连接能够便于改变调节管41的位置,进而对调节底板6的位置;所述调节管41的底部外壁开有第一导流孔411,所述调节管41的顶端设有固定环42,所述固定环4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孔11的直径,固定环42用以限制调节管41的位置,工人可通过固定环42来改变调节管41的位置;所述固定环42的中心处开有第二导流孔421,所述第二导流孔421与所述调节管41的内部连通;第一导流孔411、调节管41、第二导流孔421相互连通,能够实现油液的加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调节管41的底端设有连接头43,所述底板6的表面侧边处设有连接座61,所述连接座61的内部转动嵌入有所述连接头43;转动嵌入用以实现调节管41在向上运动时会带动底板6上下滑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调节管41的外壁开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限位孔11、所述第二限位孔311的内壁开有与所述调节管41配合的内螺纹结构;通过内外螺纹结构的配合能够使得调节管41上下移动更为便捷,且能够停留在旋出的高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环42的外壁开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固定环42螺纹连接密封帽5;螺纹连接密封帽5能够便于安装拆卸,密封帽5用以对固定环42的开口进行封堵,避免杂质堆积、堵塞固定环,还可对浮杆71进行密封保护。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密封帽5的内部空腔深度为4-8cm,所述密封帽5为透明结构;4-8cm能够满足调节管41、浮杆72上下运动的高度差需要,透明结构便于人们从外部观察浮杆72的高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标记机构7包括浮杆71和浮板72,所述浮板72放置于所述调节管41的内部,所述浮板72的表面垂直设有浮杆71,所述浮杆71贯穿于所述调节管41的中部,所述浮杆71外伸于所述电机壳体1;浮板72用以接触油液并浮起,浮杆72用以标识液位高度,便于工人了解液位高度,以便及时添加油液、精确加液。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浮板72的侧壁对称设有支撑杆73,所述支撑杆73的端部滑动嵌入于所述调节管41的内壁;通过支撑杆73能够对浮板72进行支撑导向,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自润滑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和主轴(2),所述主轴(2)贯穿于用以润滑主轴(2)的自润滑机构(3);所述自润滑机构(3)包括储油盒(31)和滚珠轴承(3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盒(31)的内部设有底板(6),所述底板(6)用以上推所述储油盒(31)内的残留油液;所述底板(6)的表面垂直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活动贯穿于所述储油盒(31)、所述电机壳体(1);所述调节机构(4)用以带动所述底板(6)上下运动,所述调节机构(4)的内部与所述储油盒(31)的内部形成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用以供油液在所述调节机构(4)与所述储油盒(31)之间流通;所述调节机构(4)的内部安装有标记机构(7),所述标记机构(7)外伸于所述电机壳体(1),所述标记机构(7)用以标记油液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自润滑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和主轴(2),所述主轴(2)贯穿于用以润滑主轴(2)的自润滑机构(3);所述自润滑机构(3)包括储油盒(31)和滚珠轴承(3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盒(31)的内部设有底板(6),所述底板(6)用以上推所述储油盒(31)内的残留油液;所述底板(6)的表面垂直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活动贯穿于所述储油盒(31)、所述电机壳体(1);所述调节机构(4)用以带动所述底板(6)上下运动,所述调节机构(4)的内部与所述储油盒(31)的内部形成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用以供油液在所述调节机构(4)与所述储油盒(31)之间流通;所述调节机构(4)的内部安装有标记机构(7),所述标记机构(7)外伸于所述电机壳体(1),所述标记机构(7)用以标记油液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自润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调节管(41)、固定环(42),所述电机壳体(1)的表面开有第一限位孔(11),所述储油盒(31)的表面开有第二限位孔(311),所述调节管(41)垂直活动贯穿于所述第一限位孔(11),所述第二限位孔(311),所述调节管(41)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底板(6),所述调节管(41)的底部外壁开有第一导流孔(411),所述调节管(41)的顶端设有固定环(42),所述固定环(4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孔(11)的直径,所述固定环(4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诚刘永健万金承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皖南新维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