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52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24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汽车。二次电池包括:顶盖片,所述顶盖片设有第一通孔;上极柱;包胶组件,所述包胶组件包括下极柱、第一绝缘件和导电件,所述下极柱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导电件通过所述第一绝缘件绝缘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翻转片,所述翻转片的边缘连接于所述上极柱,所述翻转片的中心区域连接于所述导电件;所述上极柱和所述下极柱连接,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本申请能够减少翻转片、导电件等短路组件对二次电池内部空间的占用,提高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Automobi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及汽车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汽车。
技术介绍
对于二次电池,为了解决过充问题,业界普遍采用的方案是,在电极组件失效之前切断电池主回路,防止二次电池继续充电,以保证电池安全。通常的结构为:在顶盖片上设置通孔,第一端子穿过通孔,翻转片接触连接于顶盖片的下方,第一端子、翻转片和通孔相对,导电件设置于翻转片的下方,翻转片通过导电件与电极组件连接。在二次电池内的压力超过标准压力时,翻转片翻转断开其与电极组件的电连接状态,从而断开充电回路。然而,翻转片、导电件等部件均设置于第一端子的下方,增加了二次电池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降低了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及汽车,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顶盖片,所述顶盖片设有第一通孔;上极柱;包胶组件,所述包胶组件包括下极柱、第一绝缘件和导电件,所述下极柱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导电件通过所述第一绝缘件绝缘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翻转片,所述翻转片的边缘连接于所述上极柱,所述翻转片的中心区域连接于所述导电件;所述上极柱和所述下极柱连接并形成第一端子,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所述顶盖片设有第一通孔;上极柱;包胶组件,所述包胶组件包括下极柱、第一绝缘件和导电件,所述下极柱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导电件通过所述第一绝缘件绝缘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翻转片,所述翻转片的边缘连接于所述上极柱,所述翻转片的中心区域连接于所述导电件;所述上极柱和所述下极柱连接并形成第一端子,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所述顶盖片设有第一通孔;上极柱;包胶组件,所述包胶组件包括下极柱、第一绝缘件和导电件,所述下极柱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导电件通过所述第一绝缘件绝缘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翻转片,所述翻转片的边缘连接于所述上极柱,所述翻转片的中心区域连接于所述导电件;所述上极柱和所述下极柱连接并形成第一端子,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极柱具有横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于所述顶盖片的下侧,且所述延伸部卡紧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周,以限制所述下极柱的纵向自由度;所述上极柱搭接于所述顶盖片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环形结构,并与所述上极柱连接;过渡装配件,所述过渡装配件一体成型并分别设置于所述顶盖片的上下两侧,且与所述上极柱和所述下极柱配合;所述连接件横向延伸并压设于所述过渡装配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极柱与所述下极柱焊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极柱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装配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宝李全坤王鹏王志宇朱涛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