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磁吸阻渣的沉孔式贴膜腔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97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磁吸阻渣的沉孔式贴膜腔体,用于承载贴膜机的膜材,包括下腔体、沉孔、吸附口及挡渣板,其中,上述下腔体为上下开口的盒状结构,下腔体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有下腔底板;上述沉孔包括至少二个,沉孔开设于下腔底板上;上述吸附口包括至少二个,吸附口设置于沉口的侧部;上述挡渣板为片状结构,其中部开设有通孔;贴膜机内用于支撑膜材承载座的传动杆可滑动的插设在通孔内,沉孔的内径大于传动杆的外经;挡渣板盖设在沉孔上,并经吸附口处产生的吸附力吸附固定于下腔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可拆卸下腔体结构,便于清理渣滓,采用沉孔及磁吸挡渣板结构避免卡死及密封失效。

A sinking-hole type film-pasting cavity with magnetic dre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磁吸阻渣的沉孔式贴膜腔体
本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特别指一种采用磁吸阻渣的沉孔式贴膜腔体。
技术介绍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兴电子产品不断出现,用于制造这些电子产品的显示屏需求量也在逐年递增;显示屏制造过程中需要在其表面贴附菲林膜、PVC、PET等各类材质膜的贴附;膜材贴附要求贴附后无气泡、无褶皱、平整光滑等。因此,贴膜多在真空环境下完成,以便减少气泡。但是在实际贴膜过程中存在以下关键技术问题:1、现有贴膜机用于承载屏幕或膜材的载体,在使用过程中,因贴压压力过大造成屏幕破碎产生的玻璃碎渣或掉入的粉尘等杂物进入载体内,清理难度大;2、现有的膜材承载结构在密封结构内需要上下移动,在密封结构闭合并产生真空条件后,膜材承载结构带动膜材向上贴合至屏幕上;膜材承载结构与密封结构之间的连接处一般采用橡胶密封圈密封,该种结构,要求膜材承载结构上下移动时必须保持在正竖直方向,如果出现歪斜极易出现卡死情况,且密封结构内的玻璃碎渣、固体颗粒等在膜材承载结构上下移动时也容易割破橡胶密封圈,导致密封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可拆卸下腔体结构,便于清理渣滓,采用沉孔及磁吸挡渣板结构避免卡死及密封失效的采用磁吸阻渣的沉孔式贴膜腔体。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磁吸阻渣的沉孔式贴膜腔体,用于承载贴膜机的膜材,包括下腔体、沉孔、吸附口及挡渣板,其中,上述下腔体为上下开口的盒状结构,下腔体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有下腔底板;上述沉孔包括至少二个,沉孔开设于下腔底板上;上述吸附口包括至少二个,吸附口设置于沉口的侧部;上述挡渣板为片状结构,其中部开设有通孔;贴膜机内用于支撑膜材承载座的传动杆可滑动的插设在通孔内,沉孔的内径大于传动杆的外经;挡渣板盖设在沉孔上,并经吸附口处产生的吸附力吸附固定于下腔底板上。优选地,所述的下腔体的侧部设有至少二块连接块,连接块分别与下腔体的侧壁及下腔底板的上侧面连接,使下腔体与下腔底板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块的侧部及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用于安装固定连接块与下腔体的螺钉,第二固定孔用于安装固定连接块与下腔底板的螺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采用可拆卸下腔体结构,便于清理渣滓,采用沉孔及磁吸挡渣板结构避免卡死及密封失效的采用磁吸阻渣的沉孔式贴膜腔体。本技术针对下腔体内易掉落玻璃渣滓、固体颗粒等情况,而传统下腔体采用一体式安装结构,下腔体内还设有崩膜件等零件,无法彻底有效地对其内的残留物进行清理;针对该问题,本技术将下腔体设计为上下开口结构,其底部设置有下腔底板,下腔底板与下腔体可拆卸连接,通过沿着下腔体的侧壁设置多个连接块,连接块的侧部及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将连接块固定于下腔体侧壁上,第二固定孔将连接块固定于下腔底板上,从而实现下腔体与下腔底板的连接固定;清理下腔体内残留物时,只需将连接块取下,将下腔体拿出即可进行清理。本技术针对传动卡死及密封失效情况,在下腔底板上设有沉孔,沉孔的内径大于传动杆的外径,即传动杆插入沉孔内时未与沉孔内壁完全贴紧,留有一定的间隙,以防止传动杆出现歪斜等情况时出现的卡死状况;同时在沉孔侧部设有多个吸附口,吸附口上覆盖有挡渣板,吸附口将挡渣板吸附固定于下腔底板上,挡渣板将沉孔及橡胶密封圈上部挡住,以防止渣滓掉入沉孔或橡胶密封圈内,避免出现卡死传动杆或割破橡胶密封圈,导致密封失效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磁吸阻渣的沉孔式贴膜腔体,用于承载贴膜机的膜材,包括下腔体511、沉孔522、吸附口523及挡渣板524,其中,上述下腔体511为上下开口的盒状结构,下腔体511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有下腔底板510;上述沉孔522包括至少二个,沉孔522开设于下腔底板510上;上述吸附口523包括至少二个,吸附口523设置于沉口522的侧部;上述挡渣板524为片状结构,其中部开设有通孔525;贴膜机内用于支撑膜材承载座的传动杆可滑动的插设在通孔525内,沉孔522的内径大于传动杆的外经;挡渣板524盖设在沉孔522上,并经吸附口523处产生的吸附力吸附固定于下腔底板510上。下腔体511的侧部设有至少二块连接块512,连接块512分别与下腔体511的侧壁及下腔底板510的上侧面连接,使下腔体511与下腔底板510可拆卸地连接。连接块512的侧部及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用于安装固定连接块512与下腔体511的螺钉,第二固定孔用于安装固定连接块512与下腔底板510的螺钉。进一步,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采用可拆卸下腔体结构,便于清理渣滓,采用沉孔及磁吸挡渣板结构避免卡死及密封失效的采用磁吸阻渣的沉孔式贴膜腔体。本技术针对下腔体内易掉落玻璃渣滓、固体颗粒等情况,而传统下腔体采用一体式安装结构,下腔体内还设有崩膜件等零件,无法彻底有效地对其内的残留物进行清理;针对该问题,本技术将下腔体设计为上下开口结构,其底部设置有下腔底板,下腔底板与下腔体可拆卸连接,通过沿着下腔体的侧壁设置多个连接块,连接块的侧部及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将连接块固定于下腔体侧壁上,第二固定孔将连接块固定于下腔底板上,从而实现下腔体与下腔底板的连接固定;清理下腔体内残留物时,只需将连接块取下,将下腔体拿出即可进行清理。本技术针对传动卡死及密封失效情况,在下腔底板上设有沉孔,沉孔的内径大于传动杆的外径,即传动杆插入沉孔内时未与沉孔内壁完全贴紧,留有一定的间隙,以防止传动杆出现歪斜等情况时出现的卡死状况;同时在沉孔侧部设有多个吸附口,吸附口上覆盖有挡渣板,吸附口将挡渣板吸附固定于下腔底板上,挡渣板将沉孔及橡胶密封圈上部挡住,以防止渣滓掉入沉孔或橡胶密封圈内,避免出现卡死传动杆或割破橡胶密封圈,导致密封失效的情况。本技术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技术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技术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磁吸阻渣的沉孔式贴膜腔体,用于承载贴膜机的膜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腔体(511)、沉孔(522)、吸附口(523)及挡渣板(524),其中,上述下腔体(511)为上下开口的盒状结构,下腔体(511)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有下腔底板(510);上述沉孔(522)包括至少二个,沉孔(522)开设于下腔底板(510)上;上述吸附口(523)包括至少二个,吸附口(523)设置于沉孔(522)的侧部;上述挡渣板(524)为片状结构,其中部开设有通孔(525);贴膜机内用于支撑膜材承载座的传动杆可滑动的插设在通孔(525)内,沉孔(522)的内径大于传动杆的外经;挡渣板(524)盖设在沉孔(522)上,并经吸附口(523)处产生的吸附力吸附固定于下腔底板(5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磁吸阻渣的沉孔式贴膜腔体,用于承载贴膜机的膜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腔体(511)、沉孔(522)、吸附口(523)及挡渣板(524),其中,上述下腔体(511)为上下开口的盒状结构,下腔体(511)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有下腔底板(510);上述沉孔(522)包括至少二个,沉孔(522)开设于下腔底板(510)上;上述吸附口(523)包括至少二个,吸附口(523)设置于沉孔(522)的侧部;上述挡渣板(524)为片状结构,其中部开设有通孔(525);贴膜机内用于支撑膜材承载座的传动杆可滑动的插设在通孔(525)内,沉孔(522)的内径大于传动杆的外经;挡渣板(524)盖设在沉孔(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立峰罗诚叶伟锋黄伟李兵谭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诺峰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