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气缸崩膜的可拆卸式贴膜腔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97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气缸崩膜的可拆卸式贴膜腔体,用于贴膜机内承载并崩紧膜材,包括下腔体、下腔底板、连接块、膜材座及崩膜件,其中,上述下腔体为顶部及底部开口的盒状结构;上述下腔底板水平设置于下腔体的底部,并将下腔体底部开口盖住;上述连接块包括至少二块,连接块沿下腔体的侧壁间隔设置,并使下腔底板与下腔体连接固定,使下腔体与下腔底板可拆卸地连接;上述膜材座设置于下腔体内,膜材座上放置有待贴合的膜材;上述崩膜件包括二套,两套崩膜件分别设置于膜材座的两侧,并将膜材座上的膜材崩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可拆卸下腔体结构,便于清理渣滓,采用气压崩膜方式,有效保证崩膜质量。

A Removable Film-attaching Cavity Using Cylinder Blow-up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气缸崩膜的可拆卸式贴膜腔体
本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特别指一种采用气缸崩膜的可拆卸式贴膜腔体。
技术介绍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兴电子产品不断出现,用于制造这些电子产品的显示屏需求量也在逐年递增;显示屏制造过程中需要在其表面贴附菲林膜、PVC、PET等各类材质膜的贴附;膜材贴附要求贴附后无气泡、无褶皱、平整光滑等。因此,贴膜多在真空环境下完成,以便减少气泡。但是在实际贴膜过程中存在以下关键技术问题:1、现有贴膜机用于承载屏幕或膜材的载体,在使用过程中,因贴压压力过大造成屏幕破碎产生的玻璃碎渣或掉入的粉尘等杂物进入载体内,清理难度大;2、膜材贴附之前需要将其向外侧拉伸崩开,以减少贴膜时的气泡,传统的崩膜机构利用的是弹簧的拉力进行崩膜,弹簧多次使用后会不断的积累劳损,无法保证每次崩膜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可拆卸下腔体结构,便于清理渣滓,采用气压崩膜方式,有效保证崩膜质量的采用气缸崩膜的可拆卸式贴膜腔体。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气缸崩膜的可拆卸式贴膜腔体,用于贴膜机内承载并崩紧膜材,包括下腔体、下腔底板、连接块、膜材座及崩膜件,其中,上述下腔体为顶部及底部开口的盒状结构;上述下腔底板水平设置于下腔体的底部,并将下腔体底部开口盖住;上述连接块包括至少二块,连接块沿下腔体的侧壁间隔设置,并使下腔底板与下腔体连接固定,使下腔体与下腔底板可拆卸地连接;上述膜材座设置于下腔体内,膜材座上放置有待贴合的膜材;上述崩膜件包括二套,两套崩膜件分别设置于膜材座的两侧,并将膜材座上的膜材崩紧。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块的侧部及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用于安装固定连接块与下腔体的螺钉,第二固定孔用于安装固定连接块与下腔底板的螺钉。优选地,所述的崩膜件包括崩膜气缸、崩膜滑座及崩膜块,其中,上述崩膜气缸设置于膜材座的一侧,且输出端朝膜材座方向设置;上述崩膜滑座连接于崩膜气缸的输出端,崩膜块为条状结构,崩膜块连接于崩膜滑座上,且沿着膜材座的侧边方向延伸;崩膜气缸驱动崩膜滑座带动崩膜块往膜材座方向移动,崩膜块的侧边贴近并压住膜材座上的膜材,使膜材崩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采用可拆卸下腔体结构,便于清理渣滓,采用气压崩膜方式,有效保证崩膜质量的采用气缸崩膜的可拆卸式贴膜腔体。本技术针对下腔体内易掉落玻璃渣滓、固体颗粒等情况,而传统下腔体采用一体式安装结构,下腔体内还设有崩膜件等零件,无法彻底有效地对其内的残留物进行清理;针对该问题,本技术将下腔体设计为上下开口结构,其底部设置有下腔底板,下腔底板与下腔体可拆卸连接,通过沿着下腔体的侧壁设置多个连接块,连接块的侧部及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将连接块固定于下腔体侧壁上,第二固定孔将连接块固定于下腔底板上,从而实现下腔体与下腔底板的连接固定;清理下腔体内残留物时,只需将连接块取下,将下腔体拿出即可进行清理。另外,本技术在下腔体内膜材座的两侧设置崩膜件,崩膜件通过崩膜气缸驱动崩膜滑座带动片状的崩膜块直线移动,并从两侧靠近并下压膜材座上的膜材,以使膜材崩紧,通过该种气缸替代传统的弹簧推力作为崩膜驱动力,有效地避免了因弹簧劳损而导致推力不均或失效的情况,可有效保证崩膜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气缸崩膜的可拆卸式贴膜腔体,用于贴膜机内承载并崩紧膜材,包括下腔体511、下腔底板510、连接块512、膜材座58及崩膜件,其中,上述下腔体511为顶部及底部开口的盒状结构;上述下腔底板510水平设置于下腔体511的底部,并将下腔体511底部开口盖住;上述连接块512包括至少二块,连接块512沿下腔体511的侧壁间隔设置,并使下腔底板510与下腔体511连接固定,使下腔体511与下腔底板510可拆卸地连接;上述膜材座58设置于下腔体511内,膜材座58上放置有待贴合的膜材;上述崩膜件包括二套,两套崩膜件分别设置于膜材座58的两侧,并将膜材座58上的膜材崩紧。连接块512的侧部及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513及第二固定孔514,第一固定孔513用于安装固定连接块512与下腔体511的螺钉,第二固定孔514用于安装固定连接块512与下腔底板510的螺钉。崩膜件包括崩膜气缸515、崩膜滑座516及崩膜块517,其中,上述崩膜气缸515设置于膜材座58的一侧,且输出端朝膜材座58方向设置;上述崩膜滑座516连接于崩膜气缸515的输出端,崩膜块517为条状结构,崩膜块517连接于崩膜滑座516上,且沿着膜材座58的侧边方向延伸;崩膜气缸515驱动崩膜滑座516带动崩膜块517往膜材座58方向移动,崩膜块517的侧边贴近并压住膜材座58上的膜材,使膜材崩紧。进一步,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采用可拆卸下腔体结构,便于清理渣滓,采用气压崩膜方式,有效保证崩膜质量的采用气缸崩膜的可拆卸式贴膜腔体。本技术针对下腔体内易掉落玻璃渣滓、固体颗粒等情况,而传统下腔体采用一体式安装结构,下腔体内还设有崩膜件等零件,无法彻底有效地对其内的残留物进行清理;针对该问题,本技术将下腔体设计为上下开口结构,其底部设置有下腔底板,下腔底板与下腔体可拆卸连接,通过沿着下腔体的侧壁设置多个连接块,连接块的侧部及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将连接块固定于下腔体侧壁上,第二固定孔将连接块固定于下腔底板上,从而实现下腔体与下腔底板的连接固定;清理下腔体内残留物时,只需将连接块取下,将下腔体拿出即可进行清理。另外,本技术在下腔体内膜材座的两侧设置崩膜件,崩膜件通过崩膜气缸驱动崩膜滑座带动片状的崩膜块直线移动,并从两侧靠近并下压膜材座上的膜材,以使膜材崩紧,通过该种气缸替代传统的弹簧推力作为崩膜驱动力,有效地避免了因弹簧劳损而导致推力不均或失效的情况,可有效保证崩膜质量。本技术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技术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技术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气缸崩膜的可拆卸式贴膜腔体,用于贴膜机内承载并崩紧膜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腔体(511)、下腔底板(510)、连接块(512)、膜材座(58)及崩膜件,其中,上述下腔体(511)为顶部及底部开口的盒状结构;上述下腔底板(510)水平设置于下腔体(511)的底部,并将下腔体(511)底部开口盖住;上述连接块(512)包括至少二块,连接块(512)沿下腔体(511)的侧壁间隔设置,并使下腔底板(510)与下腔体(511)连接固定,使下腔体(511)与下腔底板(510)可拆卸地连接;上述膜材座(58)设置于下腔体(511)内,膜材座(58)上放置有待贴合的膜材;上述崩膜件包括二套,两套崩膜件分别设置于膜材座(58)的两侧,并将膜材座(58)上的膜材崩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气缸崩膜的可拆卸式贴膜腔体,用于贴膜机内承载并崩紧膜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腔体(511)、下腔底板(510)、连接块(512)、膜材座(58)及崩膜件,其中,上述下腔体(511)为顶部及底部开口的盒状结构;上述下腔底板(510)水平设置于下腔体(511)的底部,并将下腔体(511)底部开口盖住;上述连接块(512)包括至少二块,连接块(512)沿下腔体(511)的侧壁间隔设置,并使下腔底板(510)与下腔体(511)连接固定,使下腔体(511)与下腔底板(510)可拆卸地连接;上述膜材座(58)设置于下腔体(511)内,膜材座(58)上放置有待贴合的膜材;上述崩膜件包括二套,两套崩膜件分别设置于膜材座(58)的两侧,并将膜材座(58)上的膜材崩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气缸崩膜的可拆卸式贴膜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块(5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立峰欧阳光辉欧木生谭建辉李兵罗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诺峰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