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伟忠专利>正文

一种侧向悬臂式停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559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向悬臂式停车架。底座部件(21)通过若干膨胀螺栓(19)固定在混凝土路面(15)上,连杆组A(7)和连杆组B(16)后端分别与底座部件(21)铰接,前端分别与连杆组C(2)上的腰形孔(2‑2)、圆孔(2‑1)铰接。载车板(1)侧向固定在连杆组C(2)上。一对轴承座(12)安装在底座部件(21)内侧的墙板(21‑2)上较高处,动力组件(8)一端与轴承座(12)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D(10)和连杆组A(7)的中段铰接,探测杆组件(17)通过销轴(17‑6)与底座部件(21)[或销轴C(20)]铰接。它可以在狭窄通道上立体停车又不会妨碍大型车辆的通行,有一定价值。

A Lateral Cantilever Park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向悬臂式停车架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狭窄通道的一种侧向悬臂式停车架。
技术介绍
目前居民小区内的停车位,许多是占了双车道的半幅路面。在其上面的立体停车,虽然有不少悬臂式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但却因此妨碍了大型车辆(如消防车)的通行。而且如果地面车位停放不当,上层载车板下降时很容易和地面停车碰擦。当载车板失去水平时,调节也较困难。由于这种立体停车架安装需要新浇注很大很深的混凝土基础,施工周期也较长。所以在狭窄通道上的立体停车受到了很多限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狭窄通道的新型立体停车技术。在不减少地面停车位的前提下,可在地面停车位的上空增加近一倍的上层停车位,但又不会妨碍大型车辆的通行。上层载车板下降时如果有可能和地面停车碰擦,会自动停止。当载车板失去水平时,调节比较方便。如果原来地面混凝上质量较好,可以直接安装其上。不需要另外浇注混凝土基础,减少了施工期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底座部件的底板采用较大较厚的钢板,用膨胀螺栓直接固定在混凝土路面上。连杆组A和连杆组B的后端分别通过销轴和底座部件铰接,前端分别通过销轴和连杆组C铰接。载车板侧向固定在连杆组C上。连杆组C的二侧有一组腰形孔和一组圆孔。若干圆弧垫片可以插入腰形孔和销轴的空隙中。调整圆弧垫片在腰形孔和销轴中的位置,可以调节载车板的水平状态。一对轴承座安装在底座部件内侧的墙板上较高处,动力组件的一端与轴承座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和连杆组A的中段铰接,运动时不会有死点。动力组件是一套直线运动机构,可以驱动载车板在水平状态下以底座部件为圆心作圆弧运动,将载车板从车位外侧的地面,升起到地面车位的上空,最远可以驱动载车板移动到路面外侧上空,让大型车辆可以正常通行。一个活动开关座内装行程开关,与连杆组B铰接。一个探测杆组件与底座(或销轴)铰接。载车板、连杆组A和连杆组B摆动下降时的轨迹如果和地面停车交叉,探测杆组件先于载车板和连杆组B触碰,继而触发安装在活动开关座里的行程开关,从而使下降动作停止。本专利技术产品既可以在狭窄通道上实现立体停车,又不会妨碍大型车辆的通行。当载车板失去水平时,调节比较方便。载车板下降时的轨迹中如有障碍,会停止动作。产品安装简单,生产和维护较方便,有一定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爆炸图。图2是图1中标记W处的局部放大。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载车板降落于车位外侧地面时的透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杆组A和连杆组B垂直于地面时的透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杆组A和连杆组B朝后倾斜,载车板停于路面外的透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参照附图1:底座部件(21)下面是大底板(21-1),其上焊接4块墙板(21-2)。通过若干膨胀螺栓(19)固定在混凝土路面(15)上。在悬臂式的结构中,底座部件倾斜受力,除了承受朝下压力,局部还要承受巨大的朝上拉力。大底板不但使朝下的压强减小,而且使朝上的拉力由于受力臂加长而大大减少,从而降低对基础的要求。连杆组A(7)由上杆件(7-3)、下杆件(7-4)、横档(7-2)等数个结构件构成,前、后端都有孔(7-1)。后端通过一对销轴A(22)和底座部件(21)铰接,前端通过一对销轴B(6)和连杆组C(2)上的腰形孔(2-2)铰接。连杆组B(16)由侧杆件(16-2)、横档B(16-3)等数个结构件构成,前、后端都有孔(16-1)。其后端通过一对销轴C(20)和底座部件(21)铰接,前端通过另一对销轴B(6)和连杆组C(2)上的圆孔(2-1)铰接。载车板(1)侧向固定在连杆组C(2)上。(5)是若干圆弧垫片,可以插入腰形孔(2-2)和销轴B(6)的间隙中。当由于加工误差或长期使用后变形造成载车板(1)偏离水平状态时,可以通过调节圆弧垫片(5)在腰形孔(2-2)中的位置及数量,确保载车板(1)保持水平状态。销轴A(22)和销轴C(20)用挡板(9)固定在底座部件(21)上。每根销轴B(6)的二端分别用一个螺丝(3)固定一个挡圈(4),作为在连杆组C(2)上的轴向定位。一对轴承座(12)安装在底座部件(21)内侧的墙板(21-2)上较高处,其中心到销轴D(10)的连线及延长线不会和销轴A(22)的中心线相交,确保运动时不会有死点。动力组件(8)是一套直线运动机构,一端与轴承座(12)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D(10)和连杆组A(7)的中段铰接,销轴D(10)用挡板(9)固定在连杆组A(7)上。本图中的动力组件(8)是丝杆组件,电机(8-4)和丝杆(8-1)通过变速箱(8-3)啮合,螺母座(8-2)和丝杆(8-1)啮合,都是普通技术。动力组件(8)也可以使用液压组件和其他一般直线运动机构。活动开关座(18)铰接安装在连杆组B(16)前面内侧,里面安装行程开关(13)。探测杆组件(17)由数个结构件组成,2根竖向探测杆(17-5)一头安装一对销轴(17-6),另一头焊接连接件(17-3),1根横向探测杆(17-1)与它们铰接,同时双方还通过拉簧(17-2)连接。1根横杆(17-4)与二侧的连接件(17-3)固定。整个探测杆组件(17)通过一对销轴(17-6)与底座部件(21)[或销轴C(20)]铰接。如果地面车位停放不当,载车板(1)、连杆组A(7)和连杆组B(16)摆动下降时的轨迹可能和地面停车碰擦时,探测杆组件(17)先于连杆组B(16)触碰,触发安装在活动开关座(18)里的行程开关(13),从而使下降动作停止。另2个行程开关(13)通过开关座(14)安装在底座部件(21)上,分别控制载车板(1)最低和最高2个位置。(11)是普通电控箱,可以安装在底座部件(21)上。(23)是路边草坪。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3、4、5:本实施例和图1中表达的结构基本相同。大底板(21-1)用12mm厚钢板,面积不小于1平方米,通过20个膨胀螺栓(19)固定在混凝土路面(15)上。连杆组A(7)中的上杆件(7-3)、下杆件(7-4)、横档(7-2)等采用方钢管焊接。后端通过一对销轴A(22)和底座部件(21)铰接,前端通过一对销轴B(6)和连杆组C(2)上的腰形孔(2-2)铰接。载车板(1)侧向固定在连杆组C(2)上。连杆组B(16)中的侧杆件(16-2)、横档B(16-3)也采用同规格方钢管焊接,后端通过一对销轴C(20)和底座部件(21)铰接,前端通过另一对销轴B(6)和连杆组C(2)上的圆孔(2-1)铰接。连杆组C(2)采用矩形钢管加工。载车板(1)本身采用普通技术,侧向固定在连杆组C(2)上。动力组件(8)采用丝杆组件。活动开关座(18)铰接安装在连杆组B(16)前面内侧,里面安装行程开关(13)。探测杆组件(17)通过一对销轴(17-6)与一对销轴C(20)铰接。另2个行程开关(13)通过开关座(14)安装在底座部件(21)上,调节它们的位置,可以让连杆组A和连杆组B垂直于地面,也可以让连杆组A和连杆组B朝后倾斜,使载车板停于路面外,不妨碍大型车辆的通行。电控箱(11)是普通技术,也安装在底座部件(21)上。(24)是地面停车,(25)是上层停车。本实施例中,方钢管的规格是120*120*5,矩形钢管的规格是200*100*8。墙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向悬臂式停车架,底座部件(21)通过若干膨胀螺栓(19)固定在混凝土路面(15)上,连杆组A(7)后端通过一对销轴A(22)和底座部件(21)铰接,前端通过一对销轴B(6)和连杆组C(2)上的腰形孔(2‑2)铰接,连杆组B(16)后端通过一对销轴C(20)和底座部件(21)铰接,前端通过另一对销轴B(6)和连杆组C(2)上的圆孔(2‑1)铰接,载车板(1)侧向固定在连杆组C(2)上,销轴A(22)和销轴C(20)用挡板(9)固定在底座部件(21)上,每根销轴(6)的二端分别用一个螺丝(3)固定一个挡圈(4),动力组件(8)一端与轴承座(12)铰接,另一端通过一对销轴D(10)和连杆组A(7)的中段铰接,2个行程开关(13)通过开关座(14)安装在底座部件(21)上,它的特征在于底座部件(21)下面是大底板(21‑1),连杆组C(2)的二侧有一组腰形孔(2‑2)和一组圆孔(2‑1),若干圆弧垫片(5)插入腰形孔(2‑2)和销轴B(6)的间隙中,一对轴承座(12)安装在底座部件(21)内侧的墙板(21‑2)上较高处,其中心到销轴D(10)的连线及延长线不会和销轴A(22)的中心线相交,活动开关座(18)铰接安装在连杆组B(16)前面内侧,里面安装行程开关(13),探测杆组件(17)通过一对销轴(17‑6)与底座部件(21)[或销轴C(20)]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向悬臂式停车架,底座部件(21)通过若干膨胀螺栓(19)固定在混凝土路面(15)上,连杆组A(7)后端通过一对销轴A(22)和底座部件(21)铰接,前端通过一对销轴B(6)和连杆组C(2)上的腰形孔(2-2)铰接,连杆组B(16)后端通过一对销轴C(20)和底座部件(21)铰接,前端通过另一对销轴B(6)和连杆组C(2)上的圆孔(2-1)铰接,载车板(1)侧向固定在连杆组C(2)上,销轴A(22)和销轴C(20)用挡板(9)固定在底座部件(21)上,每根销轴(6)的二端分别用一个螺丝(3)固定一个挡圈(4),动力组件(8)一端与轴承座(12)铰接,另一端通过一对销轴D(10)和连杆组A(7)的中段铰接,2个行程开关(13)通过开关座(14)安装在底座部件(21)上,它的特征在于底座部件(21)下面是大底板(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忠
申请(专利权)人:赵伟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