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隐藏锚固件及包含其的建筑保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655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隐藏锚固件及包含其的建筑保温系统,所述种分体式隐藏锚固件包括锚盘部件和锚体部件,所述锚盘部件与所述锚体部件之间为分体式结构,所述锚体部件的两端分别具有连接端和锚固端,所述锚盘部件的一端用于嵌设在保温层内,所述锚盘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端,所述锚固端用于嵌设在混凝土墙体内。所述建筑保温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分体式隐藏锚固件。通过锚盘部件嵌设在保温层内,避免了锚盘部件的外露,外表面一体化平整度程度高,从而避免了后期抹灰找平增加施工难度与材料消耗量;且分体式隐藏锚固件不再形成冷热桥,不会引起保温效果的降低。采用分体式安装的形式,便于分体式隐藏锚固件的现场安装,降低了施工难度。

Separate Hidden Anchors and Building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Containing th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隐藏锚固件及包含其的建筑保温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隐藏锚固件及包含其的建筑保温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免拆保温模板在安装时为了进一步增加与混凝土墙体的牢固度,一般会采用锚固件。常规锚固件由锚体、锚盘组成,由保温板或免拆保温模板的外侧向内穿透板材本体并连接于混凝土墙体,使之板材与墙体更加固定。但由于锚固件的应用目前存在诸多问题:问题1:由于锚固件的安装方式,且锚盘自身存在2-4mm的厚度,无法完全与板材外侧面水平一致,给后期板材外侧抹灰找平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于找平层厚度的增加;问题2:锚固件的安装方式为穿透板材本体的形式,虽然锚固件材料不断在推陈出新,但冷热桥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并不能得到解决;问题3:应用于免拆保温模板时,因混凝土墙体为后浇筑,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振捣密实,普遍存在因振捣引起的锚固件移位问题。以上问题为后期抹灰找平增加施工难度与材料消耗量,同时,降低了建筑保温层的保温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隐藏锚固件及包含其的建筑保温系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体式隐藏锚固件,其包括锚盘部件和锚体部件,所述锚盘部件与所述锚体部件之间为分体式结构,所述锚体部件的两端分别具有连接端和锚固端,所述锚盘部件的一端用于嵌设在保温层内,所述锚盘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端,所述锚固端用于嵌设在混凝土墙体内。进一步地,所述锚盘部件包括有锚盘部和连接部,所述锚盘部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内,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锚盘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端,所述锚盘部自所述连接部外表面沿所述连接部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凸起。进一步地,所述锚盘部件还包括有若干个第一定位部,若干个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上,若干个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另一端均沿所述连接部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凸起。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内具有中空的连接腔,所述连接端插入所述连接腔内并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或者,所述连接部内具有中空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的内壁面具有若干个卡点,所述连接端插入所述连接腔内并卡扣于若干个所述卡点。进一步地,所述锚盘部的形状呈锥体;和/或,所述锚盘部上具有至少一个凹槽;和/或,所述锚盘部上具有至少一个穿孔。进一步地,所述锚体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尾部、锚固中部和锚尖部,所述连接尾部连接于所述锚盘部件,所述锚固中部和所述锚尖部均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墙体内。进一步地,所述锚体部件还包括有若干个第二定位部,若干个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锚固中部的外周面上,若干个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另一端均沿所述锚固中部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凸起。进一步地,所述锚体部件还包括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锚固中部的外周面上,所述限位部的另一端沿所述锚固中部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凸起,所述限位部用于抵靠于所述保温层的侧面。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的形状呈环状,且所述限位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穿孔。一种建筑保温系统,其包括如权上所述的分体式隐藏锚固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锚盘部件嵌设在保温层内,避免了锚盘部件的外露,外表面一体化平整度程度高,从而避免了后期抹灰找平增加施工难度与材料消耗量;且分体式隐藏锚固件不再形成冷热桥,不会引起保温效果的降低。同时,采用分体式安装的形式,便于分体式隐藏锚固件的现场安装,降低了施工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建筑保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省略了混凝土墙体。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建筑保温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省略了混凝土墙体。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建筑保温系统的分体式隐藏锚固件的锚盘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建筑保温系统的分体式隐藏锚固件的锚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锚盘部件1锚盘部11凹槽111连接部12连接腔121第一定位部13锚体部件2连接端21锚固端22连接尾部23锚固中部24锚尖部25第二定位部26限位部27穿孔271保温层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保温系统,该建筑保温系统包括分体式隐藏锚固件。该分体式隐藏锚固件包括锚盘部件1和锚体部件2,锚盘部件1与锚体部件2之间为分体式结构,锚体部件2的两端分别具有连接端21和锚固端22,锚盘部件1的一端用于嵌设在保温层10内,锚盘部件1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端21,锚固端22用于嵌设在混凝土墙体内。锚盘部件1可以通过现场安装在保温层10内,在保温层10的内侧将锚盘部件1嵌设在保温层10内部。锚盘部件1也可以通过工厂预制在保温层10内,在生产保温层10时,在工厂将锚盘部件1预埋进保温层10内部。通过锚盘部件1嵌设在保温层10内,避免了锚盘部件1的外露,外表面一体化平整度程度高,即锚盘部件1嵌设在保温层10的内侧而不会露出于保温层10的外侧,从而有效避免了因锚盘部件1的外露而无法完全与板材外侧面水平一致,且避免了后期板材外侧抹灰找平增加施工难度与材料消耗量;同时,锚盘部件1不穿透保温层10,使得分体式隐藏锚固件不再形成冷热桥,不会引起保温效果的降低。锚盘部件1设置在保温层10内之后,在现场安装对应的锚体部件2,通过连接端21连接于锚盘部件1,之后按要求架设钢筋、内模板、对拉钢筋及模板支护系统等,安装施工要求浇注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墙体,实现锚固端22连接在混凝土墙体内;经养护后拆除模板支护系统和内模板等,之后保温层10的外侧进行外饰面找平,最后在进行外饰面装饰。锚盘部件1与锚体部件2之间采用分体式安装的形式,便于分体式隐藏锚固件的现场安装,降低了施工难度。其中,保温层10可以为免拆保温模板。锚盘部件1包括有锚盘部11和连接部12,锚盘部11设置于保温层10内,连接部12的一端连接于锚盘部11,连接部12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端21,锚盘部11自连接部12外表面沿连接部12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凸起。锚盘部11沿连接部12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凸起,使得锚盘部11卡扣在保温层10的内部,有效防止锚盘部件1在安装至保温层10内产生脱落现象。连接部12内具有中空的连接腔121,连接端21插入连接腔121内并螺纹连接于连接部12。锚体部件2在安装时,通过连接端21插入至连接腔121内并与连接腔121的内螺纹相连接,连接牢固。锚盘部件1与锚体部件2之间也可以不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连接部12内具有中空的连接腔121,连接腔121的内壁面具有若干个卡点,连接端21插入连接腔121内并卡扣于若干个卡点。锚体部件2在安装时,通过连接端21插入至连接腔121内,使得连接端21与若干个卡点之间卡扣连接,连接非常方便且快速。锚盘部11的形状呈锥体,通过锥形设计便于锚盘部件1向保温层10内进行安装,同时锥形尾部还可防止安装后脱落。锚盘部11上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凹槽111。在工厂预制时,将锚盘部件1预埋进保温层10内部,然后浇注保温材料至模具内,通过在锚盘部11开设有凹槽111,使得保温材料进入至凹槽111内,有效加强了锚盘部件1与保温层10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了分体式隐藏锚固件的锚固效果。当然,锚盘部11上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穿孔。在工厂预制时,保温材料进入至穿孔内来有效加强了锚盘部件1与保温层10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隐藏锚固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锚盘部件和锚体部件,所述锚盘部件与所述锚体部件之间为分体式结构,所述锚体部件的两端分别具有连接端和锚固端,所述锚盘部件的一端用于嵌设在保温层内,所述锚盘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端,所述锚固端用于嵌设在混凝土墙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隐藏锚固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锚盘部件和锚体部件,所述锚盘部件与所述锚体部件之间为分体式结构,所述锚体部件的两端分别具有连接端和锚固端,所述锚盘部件的一端用于嵌设在保温层内,所述锚盘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端,所述锚固端用于嵌设在混凝土墙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隐藏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盘部件包括有锚盘部和连接部,所述锚盘部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内,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锚盘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端,所述锚盘部自所述连接部外表面沿所述连接部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凸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隐藏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盘部件还包括有若干个第一定位部,若干个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上,若干个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另一端均沿所述连接部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凸起。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隐藏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内具有中空的连接腔,所述连接端插入所述连接腔内并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或者,所述连接部内具有中空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的内壁面具有若干个卡点,所述连接端插入所述连接腔内并卡扣于若干个所述卡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丙强周夏麟刘念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圣奎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