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为车轮的内胎充气的打气筒。目前使用的为车轮内胎充气的人力打气筒,都是采用了传统的结构,即有主管、底座、上端盖、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装有一个把手、另一端装有一个毛头构成。打气时,用手推把手,把手通过活塞杆推动毛头向下运动,使主管内的气压增高,给车轮的内胎充气。这种打气筒在使用中虽然比较方便,但是这种打气筒采用的用牛皮制造的毛头同主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毛头容易被磨坏。另一方面,这种打气筒在使用中应加一些润滑油,给毛头润滑。由于毛头吸油较多,在不用时容易将润滑油浸到打气筒的底座上,在使用中使得压出的气体含油量较高,这些油充入车轮内胎后,将会加速车轮内胎的老化,减少车轮内胎的使用寿命。再者,这种打气筒使用的毛头制造较困难,成本也较高,更换也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密封装置耐磨,而延长使用寿命的活塞式打气筒。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主管(6),在主管(6)的一端装有一个底座(1),另一端同上端盖(8)相连接,底座(1)上装有一个出气接头(2)。有一活塞杆(7)通过上端盖(8)的中心孔插入主管(6)内,活塞杆(7)的外端固定一把手(9),另一 ...
【技术保护点】
活塞式打气筒,包括底座[1],出气接头[2]、主管[6]、上端盖[8]、活塞杆[7]和同活塞杆[7]固定连接的把手[9],其特征在于:活塞杆[7]插入主管[6]的一端固定一个带有致少一个进气孔[3]的活塞[5],活塞[5]的侧面加工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装有密封圈[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泮浴,赵金秋,
申请(专利权)人:耿泮浴,赵金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