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487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铣刀,包括轴状的主体,本体上分为切削部和刀柄部,本体的直径为11.08mm至12.008mm,本体的长度为74mm至76mm,切削部的长度为30mm至30.5mm;切削部上设有若干螺旋状的外刃,外刃的刃角α为45°;切削部的端部设有若干与外刃对应的底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切除量大,加工效率高,可以减少刀具更换时间,从而达到降低制作成本的目的。

A End Milling C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铣刀
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领域,进一步涉及一种金属加工刀具,具体涉及一种立铣刀。
技术介绍
立铣刀是数控机床上用得最多的一种铣刀,立铣刀的圆柱表面和端面上都有切削刀,它们可同时进行切削,也可单独进行切削。主要用于平面铣削、凹槽铣削、台阶面铣削和仿形铣削。随着制造业对加工成本的控制,对高性能刀具需求越大。现有的铣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切屑与刀具前刀面、工件加工外貌的弹性变形与刀具后刀面之间的剧烈摩擦,会导致铣刀的刀刃很快磨损,需要频繁地对其更换,间接地提高了金属加工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切除率、加工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立铣刀,具体方案如下:包括轴状的主体,所述本体上分为切削部和刀柄部,所述本体的直径为11.08mm至12.008mm,所述本体的长度为74mm至76mm,所述切削部的长度为30mm至30.5mm;所述切削部上设有若干螺旋状的外刃,所述外刃的刃角α为45°;所述切削部的端部设有若干与所述外刃对应的底刃。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直径为12mm,所述本体的长度为75mm,所述切削部的长度为30mm。进一步地,所述外刃和所述底刃的数量为2nn为正整数个。进一步地,所述外刃和所述底刃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底刃相对于所述切削部端面圆心中心对称且均过对称轴布置。进一步地,所述底刃的前角β1为0°-2°,所述底刃的第一后角β2为5°至7°,所述底刃的第二后角β3为14°至16°,所述底刃的刃宽为4.15mm至4.25mm。进一步地,所述底刃的前角β1为0°,所述底刃的后角β2为6°,所述底刃的第二后角β3为15°,所述底刃的刃宽4.2mm。进一步地,所述外刃的前角γ1为-6°至-4°,所述外刃的第一后角γ2为9°至11°,所述外刃的第二后角γ3为28°,所述外刃第二后角γ3刃宽为所述外刃第一后角γ2刃宽的1.5倍。进一步地,所述外刃的前角γ1为-5°,所述外刃的后角γ2为10°。进一步地,所述底刃构成的前刀面向内凹,所述底刃与所述切削部端面的间隙角δ为0.5°,所述底刃的刀尖经过倒角。进一步地,所述刀柄部的末端经过的倒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铣刀,切除量大,加工效率高,可以减少刀具更换时间,从而达到降低制作成本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B-B的示意图,图3.本技术底刃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3中E-E的示意图,图5.图3中C-C的示意图,图6.图5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附图序号及名称:1、切削部,2、刀柄部,3、外刃,4、底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包括轴状的主体,本体上分为切削部1和刀柄部2,本体的直径为12mm,本体的长度为75mm,切削部1的长度为30mm;切削部1上设有若干螺旋状的外刃3,外刃3的刃角α为45°;切削部1的端部设有若干与外刃3对应的底刃4。刀柄部2的末端经过0.5×45°的倒角。如图3所示,外刃3和底刃4的数量为四个,底刃4相对于切削部1端面圆心中心对称且均过对称轴布置。如图4,底刃4的前角β1为0°,底刃4的第一后角β2为6°,底刃4的第二后角β3为15°,底刃4的刃宽4.2mm。如图2,外刃3的前角γ1为-6°,外刃3的第一后角γ2为10°,外刃3的第二后角γ3为28°,外刃3第二后角γ3刃宽为外刃3第一后角γ2刃宽的1.5倍。参照图5和图6,底刃4构成的前刀面向内凹,底刃4与切削部1端面的间隙角δ为0.5°,底刃4的刀尖经过倒角,倒角部分的长度为0.3mm。本技术的底刃过对称轴设置,增加了切刃的强度,前刀面向内凹同时提高了底刃的锋利度,底刃的刀尖经过倒角防止重切崩刃;外刃的前段采用圆弧角设计,提高了刀刃的强度,减少了铣刀在工作过程中的磨损速度,降低了铣刀的更换速度,从而起到间接减少加工成本的目的。此外,外刃的后段为前段的1.5倍,合理提供了足够的容屑空间也满足了切刃的强度要求。综上,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铣刀,包括轴状的主体,所述本体上分为切削部(1)和刀柄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直径为11.08mm至12.008mm,所述本体的长度为74mm至76mm,所述切削部(1)的长度为30mm至30.5mm;所述切削部(1)上设有若干螺旋状的外刃(3),所述外刃(3)的刃角α为45°;所述切削部(1)的端部设有若干与所述外刃(3)对应的底刃(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铣刀,包括轴状的主体,所述本体上分为切削部(1)和刀柄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直径为11.08mm至12.008mm,所述本体的长度为74mm至76mm,所述切削部(1)的长度为30mm至30.5mm;所述切削部(1)上设有若干螺旋状的外刃(3),所述外刃(3)的刃角α为45°;所述切削部(1)的端部设有若干与所述外刃(3)对应的底刃(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直径为12mm,所述本体的长度为75mm,所述切削部(1)的长度为3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刃(3)和所述底刃(4)的数量为2n(n为正整数)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刃(3)和所述底刃(4)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底刃(4)相对于所述切削部(1)端面圆心中心对称且均过对称轴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刃(4)的前角β1为0°-2°,所述底刃(4)的第一后角β2为5°至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英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