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铸钢锭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455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模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耐热铸钢锭模,包括锭模本体,所述锭模本体的外周壁和外底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条,每个所述加强条内开设有冷却通道,相邻的冷却通道相互连通,锭模本体底壁上的冷却通道连通有第一通管,靠近锭模本体周壁顶部的冷却通道连通有第二通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锭模由于增设了加强条,因此锭模的结构强度有所提高,即提高了锭模的耐热性。另外,在加强条内开设冷却通道,利用冷却液带走热量,能够加快锭模内液态钢水的冷却速度,缩短冷却时间,进而缩短锭模与钢水的接触时间,从而降低热量对锭模的影响以及缩短钢水对锭模的腐蚀时间,延长锭模的使用寿命。

Heat-resistant ingot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热铸钢锭模
本技术涉及铸造模具的
,具体公开了一种耐热铸钢锭模。
技术介绍
锭模,是指用于盛装熔融金属以及便于熔融金属冷却成型的容器或模具。在钢锭的铸造过程中,锭模是必备的设备,并且,锭模影响着钢锭的质量以及钢锭的生产成本。在钢锭的铸造过程中,先将液态的钢水加入至锭模中,直至钢水冷却成型,形成固体的钢锭,然后才对钢锭进行加工。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锭模对液态钢水的冷却效果较差,主要是由于盛装在现有锭模中的钢水只能通过钢水表面与外界空气接触交换热量来进行冷却,自然冷却的时间长,整个钢锭生产加工的周期相应地延长。并且,锭模长时间与业态钢水接触,不仅有热量传递给锭模导致锭模发生缓慢的热形变,还会存在钢水逐渐腐蚀锭模的问题,缩短了锭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耐热铸钢锭模,以解决现有锭模对液态钢水的冷却效果差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方案为:耐热铸钢锭模,包括锭模本体,所述锭模本体的外周壁和外底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条,每个所述加强条内开设有冷却通道,相邻的冷却通道相互连通,锭模本体底壁上的冷却通道连通有第一通管,靠近锭模本体周壁顶部的冷却通道连通有第二通管。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增设了加强条,因此锭模的结构强度有所提高,进而提高了锭模的耐热性,延长锭模的使用寿命。2、在加强条内开设冷却通道,利用冷却液与冷却通道接触带走钢水的热量,加快锭模内液态钢水的冷却速度,缩短钢水的冷却时间,进而缩短锭模与钢水的接触时间,从而降低热量对锭模的影响以及钢水对锭模的腐蚀时间,进一步延长锭模的使用寿命。3、从第一通管向冷却通道输入冷却液,以便冷却液能够充满所有加强条内的冷却通道后才会携带热量从第二通管离开,确保冷却液的利用率。进一步,所述锭模本体的侧壁顶部开设有防溢槽。液态钢水加入锭模本体的过程中,钢水会在锭模本体中荡漾,可能会荡出锭模本体,造成钢水的浪费,或者是操作人员不小心将过多的钢水加入锭模本体内,导致钢水溢出锭模本体而造成浪费。因此,在锭模本体的侧壁顶部开设防溢槽,溢出锭模本体的钢水将会流入防溢槽内,方便回收,避免钢水的浪费。进一步,所述防溢槽的底部放置有垫板,垫板固定连接有竖杆,竖杆的顶部伸出防溢槽设置。待防溢槽内的钢水冷却成型后,只需握住竖杆向上提出垫板即可将成型后的钢取出,方便工作人员回收。进一步,所述第二通管的侧壁连通有腔室,腔室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轴向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叶片,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锭模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出风管,所述扇叶位于出风管内,出风管远离扇叶的一端朝向锭模本体设置。利用冷却液从第二通管内的流动带动叶片转动,进而带动转轴转动,同轴固定连接在转轴上的扇叶转动产生气流,气流通过出风管向锭模本体吹去,加快锭模本体上方的空气流速,从而加快钢水的冷却速度,缩短钢水的冷却时间。进一步,所述转轴的中轴线与第二通管的中轴线垂直设置。转轴的中轴线与第二通管的中轴线垂直设置时,转轴上连接的叶片与第二通管内的冷却液的垂直接触面积大,叶片受到冷却液对其施加的冲击力较大,转轴转动的速度增大,以此使得扇叶产生更强的气流,加快钢水的冷却速度。进一步,所述锭模本体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吊耳。钢水冷却形成钢锭后,需要将锭模本体整体向上移动,将钢锭从锭模本体中取出,吊耳则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锭模本体进行移动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耐热铸钢锭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耐热铸钢锭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第二通管的左视纵向剖视图;图6为图4中出风管的局部左视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锭模本体1、防溢槽2、垫板3、竖杆4、吊耳5、加强条6、冷却通道7、第一通管8、第二通管9、腔室10、转轴11、叶片12、出风管13、扇叶14。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耐热铸钢锭模,包括锭模本体1,锭模本体1的侧壁顶部开设有防溢槽2,防溢槽2的底部放置有垫板3,垫板3固定连接有竖杆4,竖杆4的顶部伸出防溢槽2设置。锭模本体1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吊耳5,方便工作人员移动锭模本体1以取出冷却成型的钢锭。锭模本体1的外周壁和外底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条6,每个加强条6内开设有冷却通道7,相邻的冷却通道7相互连通。锭模本体1底壁上的冷却通道7连通有第一通管8,靠近锭模本体1周壁顶部的冷却通道7连通有第二通管9,第一通管8连通有进水管,第二通管9连通有出水管。具体实施过程如下:由于锭模本体1的外周壁和外底壁上增设了加强条6,因此,锭模本体1的结构强度得到了提高,进而提高了锭模本体1的耐热性,延长了锭模本体1的使用寿命。向锭模本体1内加入钢水时,钢水会在锭模本体1中荡漾,可能会荡出锭模本体1,造成钢水的浪费;或者是操作人员不小心将过多的钢水加入锭模本体1内,导致钢水溢出锭模本体1而造成浪费。若是有钢水溢出锭模本体1时,钢水不会滴落在地面上,而是会流入防溢槽2内,这样就避免了钢水的浪费。并且,在防溢槽2内的钢水冷却成型后,只需要工作人员手握竖杆4将垫板3提起,即可将成型后的钢取出,操作十分方便。冷却钢水时,利用进水管向第一通管8内输入冷却液,冷却液流经第一通管8进入冷却通道7内,由于冷却通道7是相互连通的,因此,冷却液将会从锭模本体1的底部的冷却通道7逐渐充满至锭模本体1的顶部的冷却通道7,这样,冷却液将会在充分与锭模本体1的冷却通道7接触后才会经第二通管9离开。过程中,冷却液与冷却通道7相互接触,冷却液将钢水的热量吸收带走,加快钢水的冷却速度,缩短钢水的冷却时间,进而缩短钢水与锭模本体1内壁的接触时间,从而降低热量对锭模本体1的影响以及缩短钢水对锭模本体1内壁的腐蚀时间,进一步延长锭模本体1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第二通管9的顶部侧壁连通有腔室10,腔室10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轴向上固定连接有八片叶片12,转轴11同轴固定连接有扇叶14。锭模本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出风管13,扇叶14位于出风管13内,出风管13远离扇叶14的一端朝向锭模本体1设置。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冷却液流经第二通管9时,将会对叶片12施加冲击力,从而使得叶片12转逆时针转动,继而带动转轴11逆时针转动,同轴固定连接在转轴11上的扇叶14逆时针转动,产生气流,气流经过出风管13改向吹向锭模本体1,使得锭模本体1上方的空气流速加快,进而加快钢水的冷却速度,缩短钢水的冷却时间,从而缩短钢水与锭模本体1内壁的接触时间,延长锭模本体1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耐热铸钢锭模,包括锭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锭模本体的外周壁和外底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条,每个所述加强条内开设有冷却通道,相邻的冷却通道相互连通,锭模本体底壁上的冷却通道连通有第一通管,靠近锭模本体周壁顶部的冷却通道连通有第二通管。

【技术特征摘要】
1.耐热铸钢锭模,包括锭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锭模本体的外周壁和外底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条,每个所述加强条内开设有冷却通道,相邻的冷却通道相互连通,锭模本体底壁上的冷却通道连通有第一通管,靠近锭模本体周壁顶部的冷却通道连通有第二通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铸钢锭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锭模本体的侧壁顶部开设有防溢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热铸钢锭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槽的底部放置有垫板,垫板固定连接有竖杆,竖杆的顶部伸出防溢槽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烈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业船舶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