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稻专用微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263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水稻专用微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选取成年健康的畜禽粪便、水稻秸秆、稻壳和锯末,将畜禽粪便、水稻秸秆、稻壳和锯末按质量比1:3:2:0.5的比例混合,将混合后的物料通过粉碎机粉碎后搅拌均匀得到底料,将底料均匀平铺后在太阳下进行曝晒杀菌消毒,待底料含水量不高于15%时,进行二次粉碎,粉碎成粒度均一粉状物,向粉状物中一边加入清水,一边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得到糊状的发酵料。生物有机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a New Special Microbial Organic Fertilizer for 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稻专用微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肥料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稻专用微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作物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产生过程中,制品中的活微生物起关键作用。”微生物肥料是运用微生态学原理,微生态工程技术,使用微生物菌剂,使其吸附在有机载体上。施用后达到改善植物的微生态环境(物理、化学和生物环境),调控生态平衡,同时利用微生物(活菌)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改善作物的养分供应;向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生长物质,调控其生长,达到增产和改良品质;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土壤的肥力;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但是,目前使用的微生物肥料载体大都为凉性载体,吸附施用后微生物菌剂活性不高,特别是在水稻春天泡地时,地温下降,更导致微生物肥料中微生物活性急剧下降,无法达到预期的施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水稻专用微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水稻专用微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选取成年健康的畜禽粪便、水稻秸秆、稻壳和锯末,将畜禽粪便、水稻秸秆、稻壳和锯末按质量比1:3:2:0.5的比例混合,将混合后的物料通过粉碎机粉碎后搅拌均匀得到底料,将底料均匀平铺后在太阳下进行曝晒杀菌消毒,待底料含水量不高于15%时,进行二次粉碎,粉碎成粒度均一粉状物,向粉状物中一边加入清水,一边进行搅拌,清水与粉状物的质量比为9:11,搅拌均匀后得到糊状的发酵料;S2:将益生菌原液、营养剂和水按1:1:150的比例调和,得到混合稀释液,向发酵料中加入碱化剂调节PH值处于6.8-7.2,将混合稀释液与发酵料按质量比为17:200的比例混合在发酵料中,温度控制在27-32摄氏度之间进行发酵,发酵时长为:夏天7-14天,冬天15-30天,腐熟后即可得到有机肥料,发酵过程中,借助发酵翻抛机每2-3天翻抛一次,不断的将堆体翻堆大大增加了含氧量,也将发酵菌种更为均匀的与物料充分接触,增加腐熟度,加快发酵腐熟的进程;S3:在S2中所述的有机肥料在自用时只需将其与辅料混合后即可对田地进行施肥;S4:在对S2中所述的有机肥料进行贮存时需要先经过除臭、阴干再进行冷藏。优选的,在S2中所述的碱化剂为碳酸氢钙、碳酸钙和碳酸铵混合均匀,且碳酸氢钙、碳酸钙和碳酸铵质量比为:2:1:5。优选的,在S2中所述的营养剂为酪蛋白胨10.0克、牛肉浸取物10.0克、酵母提取液5.0克、葡萄糖5.0克、乙酸钠5.0克、柠檬酸二胺2.0克、吐温801.0克、磷酸氢二钾2.0克、七水硫酸镁0.2克、七水硫酸锰0.05克、碳酸钙20.0克、琼脂20.0克、蒸馏水1.0升,混合后搅拌均匀,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6.2-6.4,在高压锅中121摄氏度灭菌15分钟。优选的,其特征在于:在S3中所述的辅料为粉状干土、益生菌固体料和菜叶果皮,以3:1:3的比例充分混匀,施肥时,所述辅料与有机肥的重量比为1:15。优选的,在S4中所述的除臭具体为活性炭10-15份,沸石15-20份,果渣8-10份,其余为水,配制为除臭剂后向有机肥喷淋15-20分钟。优选的,在S4中所述的阴干具体为在30摄氏度以下,通风的房间内开启除湿机,对有机肥进行干燥10~12小时,然后关掉除湿机5~6小时,反复开启和关闭除湿机数次,直至有机肥料含水量为20%~25%。优选的,在S4中所述的冷藏具体为密封冷藏,冷藏温度处于-1~-8摄氏度之间冷藏,含氧量为10%-15%。优选的,在S1中所述的锯末为杉树锯末。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水稻专用微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有益效果在于:1、选取成年健康的畜禽粪便、水稻秸秆、稻壳和锯末作为有机肥料的底料,肥料的有效期长,肥力持久,缓和,无污染是生产有机、绿色和无公害食品的优质肥料;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疏松土壤,改良土壤,形成高标准农田,是化肥使用到顶后唯一能继续提高产量的重要和必须肥料(在大棚生产中的作用更为突出);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并且充分利用换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减少因生产化肥造成的能量消耗,并能有效的促进植物生长,减少了生活垃圾。2、将益生菌原液、营养剂和水调和,得到混合稀释液,益生菌即为发酵用的主要生物菌,益生菌参与的生态有机肥营养元素齐全,能够改良土壤,改善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生物有机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换性及植物成活率、增加有益菌和土壤微生物及种群。同时,在作物根系形成的优势有益菌群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水稻专用微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选取成年健康的畜禽粪便、水稻秸秆、稻壳和锯末,将畜禽粪便、水稻秸秆、稻壳和杉树锯末按质量比1:3:2:0.5的比例混合,将混合后的物料通过粉碎机粉碎后搅拌均匀得到底料,将底料均匀平铺后在太阳下进行曝晒杀菌消毒,待底料含水量不高于15%时,进行二次粉碎,粉碎成粒度均一粉状物,向粉状物中一边加入清水,一边进行搅拌,清水与粉状物的质量比为9:11,搅拌均匀后得到糊状的发酵料;选取成年健康的畜禽粪便、水稻秸秆、稻壳和锯末作为有机肥料的底料,肥料的有效期长,肥力持久,缓和,无污染是生产有机、绿色和无公害食品的优质肥料;S2:将益生菌原液、营养剂和水按1:1:150的比例调和,得到混合稀释液,益生菌参与的生态有机肥营养元素齐全,能够改良土壤,改善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生物有机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换性及植物成活率、增加有益菌和土壤微生物及种群。同时,在作物根系形成的优势有益菌群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毒,是一种环保型肥料,向发酵料中加入碱化剂调节PH值处于6.8-7.2,将混合稀释液与发酵料按质量比为17:200的比例混合在发酵料中,温度控制在27-32摄氏度之间进行发酵,发酵时长为:夏天7-14天,冬天15-30天,腐熟后即可得到有机肥料,发酵过程中,借助发酵翻抛机每2-3天翻抛一次,不断的将堆体翻堆大大增加了含氧量,也将发酵菌种更为均匀的与物料充分接触,增加腐熟度,加快发酵腐熟的进程;增强植物新陈代谢,促进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水稻专用微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选取成年健康的畜禽粪便、水稻秸秆、稻壳和锯末,将畜禽粪便、水稻秸秆、稻壳和锯末按质量比1:3:2:0.5的比例混合,将混合后的物料通过粉碎机粉碎后搅拌均匀得到底料,将底料均匀平铺后在太阳下进行曝晒杀菌消毒,待底料含水量不高于15%时,进行二次粉碎,粉碎成粒度均一粉状物,向粉状物中一边加入清水,一边进行搅拌,清水与粉状物的质量比为9:11,搅拌均匀后得到糊状的发酵料;S2:将益生菌原液、营养剂和水按1:1:150的比例调和,得到混合稀释液,向发酵料中加入碱化剂调节PH值处于6.8‑7.2,将混合稀释液与发酵料按质量比为17:200的比例混合在发酵料中,温度控制在27‑32摄氏度之间进行发酵,发酵时长为:夏天7‑14天,冬天15‑30天,腐熟后即可得到有机肥料,发酵过程中,借助发酵翻抛机每2‑3天翻抛一次,不断的将堆体翻堆大大增加了含氧量,也将发酵菌种更为均匀的与物料充分接触,增加腐熟度,加快发酵腐熟的进程;S3:在S2中所述的有机肥料在自用时只需将其与辅料混合后即可对田地进行施肥;S4:在对S2中所述的有机肥料进行贮存时需要先经过除臭、阴干再进行冷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稻专用微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选取成年健康的畜禽粪便、水稻秸秆、稻壳和锯末,将畜禽粪便、水稻秸秆、稻壳和锯末按质量比1:3:2:0.5的比例混合,将混合后的物料通过粉碎机粉碎后搅拌均匀得到底料,将底料均匀平铺后在太阳下进行曝晒杀菌消毒,待底料含水量不高于15%时,进行二次粉碎,粉碎成粒度均一粉状物,向粉状物中一边加入清水,一边进行搅拌,清水与粉状物的质量比为9:11,搅拌均匀后得到糊状的发酵料;S2:将益生菌原液、营养剂和水按1:1:150的比例调和,得到混合稀释液,向发酵料中加入碱化剂调节PH值处于6.8-7.2,将混合稀释液与发酵料按质量比为17:200的比例混合在发酵料中,温度控制在27-32摄氏度之间进行发酵,发酵时长为:夏天7-14天,冬天15-30天,腐熟后即可得到有机肥料,发酵过程中,借助发酵翻抛机每2-3天翻抛一次,不断的将堆体翻堆大大增加了含氧量,也将发酵菌种更为均匀的与物料充分接触,增加腐熟度,加快发酵腐熟的进程;S3:在S2中所述的有机肥料在自用时只需将其与辅料混合后即可对田地进行施肥;S4:在对S2中所述的有机肥料进行贮存时需要先经过除臭、阴干再进行冷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稻专用微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的碱化剂为碳酸氢钙、碳酸钙和碳酸铵混合均匀,且碳酸氢钙、碳酸钙和碳酸铵质量比为:2: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稻专用微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树成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